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达标检测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达标检测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17 11:2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达标检测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7题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躇步(chú)    
圈定(quān)
莽莽(mǎnɡ)
称职(chènɡ)
B.陛下(bì)
模糊(mó)
炫耀(xuán)
澄澈(chénɡ)
C.狡猾(jiǎo) 
女娲(wā)
溅落(jiàn) 
踉跄(liànɡ)
D.庇护(bì) 
掺和(he)
孪生(luán) 
滑稽(jī)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雕像  缥缈  篷勃  眉开眼笑
B.愚蠢  疲倦  勋章  神通广大
C.忙禄  气概  灵敏  杞人忧天
D.钦差  泥潭  绵廷  灵机一动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上课经常迟到,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小强自从告别了网吧,爸爸妈妈的脸上终于现出久违的笑容。
B.成熟的人考虑问题时,往往都以实际利益为出发点,并且依照经验保守行事。
C.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严重污染了环境,周边居民纷纷打电话向有关部门投诉。
D.一个卫生城市的标志不仅在于市民较强的文明意识,更在于环境的洁净。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叫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
B.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C.女娲给自己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作“人”。
D.《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选自《伊索寓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6.从采用修辞手法的角度,选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
B.船只能缓缓行进,像一个在崇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进的旅人。
C.紧十八盘仿佛一条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峡当中。
D.塑像塑得精致、细腻,一个个都像活的。
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想象和夸张是童话的主要特征,故事是虚构的,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B.童话和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C.《女娲造人》是一则寓言,以幻想的形式解释了人类的起源。
D.《皇帝的新装》以“新装”为线索,按照皇帝“爱新装——做新装——展新装”的顺序展开故事情节。
8.根据提示填空。(5分)
(1)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其一)》]
(2)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3)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4)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一诗中想象未来某一天与家人团聚情景的诗句是:


9.综合性学习。(6分)
七年级(1)班同学准备举行阅读名著《西游记》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同学们想得到老师的同意与支持,若大家派你去完成这一任务,你应该怎么说?(2分)
(2)老师同意了大家的建议,但想先了解大家对名著《西游记》的阅读情况,要求先做一次调查,请你拟一份调查提纲(至少两条)。(2分)
(3)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试着完成下面的填空。(在横线上填写《西游记》中的人物名)(2分)
念紧箍咒——痛苦在后(猴)头
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杞人忧天》,完成10~13题。(10分)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因往晓之   ( 
 )
(2)天果积气   ( 
 )
11.翻译下列句子。(2分)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12.请从两个方面评价一下“杞人忧天”。(4分)
13.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一类人?(2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20分)
丑小鸭
①一天晚上,当美丽的太阳正在落下去的时候,有一群漂亮的大鸟从灌木林里飞出来。小鸭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美丽的东西。他们白得发亮,脖颈又长又柔软。这就是天鹅。他们发出一种奇异的叫声,展开他们美丽的长翅膀,从寒冷的地带飞向温暖的国度,飞向不结冰的湖泊。
②他们飞得很高——那么高,丑小鸭不禁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兴奋。他在水上像一个车轮似的不停地旋转着,同时把自己的脖子高高地向他们伸着,发出一种响亮的、奇异的叫声,连他自己也害怕起来。啊!他再也忘不了这些美丽的鸟儿,这些幸福的鸟儿。当他看不见他们的时候,他就沉入水底;但是当他再冒到水面上来的时候,却感到非常空虚。他不知道这些鸟儿的名字,也不知道他们要飞到什么地方去。不过他爱他们,好像他从来还没有爱过什么东西似的。他并不嫉妒他们。他怎能梦想有他们那样美丽呢?只要别的鸭儿准许他跟他们生活在一起,他就已经很满意了——可怜的丑东西。
③冬天变得很冷,非常的冷!小鸭不得不在水上游来游去,好使水面不至于完全冻结成冰。不过他游动的这个小范围,一天晚上比一天晚上缩小。水正在结冰,人们可以听到冰块的碎裂声。小鸭只好用他的一双腿不停地游动,免得水完全被冰封住。最后,他终于昏倒了,躺着一动也不动,跟冰块结在一起。
④大清早,有一个种田人经过这儿。他看到了这只小鸭,就走过去用木屐把冰块踏破,然后把他抱回家,送给他的妻子。小鸭这时才渐渐地恢复了知觉。
⑤小孩子们都想跟他玩,不过小鸭以为他们想要伤害他。他一害怕就跳到牛奶盘里去了,把牛奶溅得满屋子都是。女人惊叫起来,拍着双手。这么一来,小鸭就飞到黄油盆里去了,然后又飞进面粉桶里去了,最后才爬出来。这时他的样子才好看呢!女人尖声地叫起来,拿着火钳要打他。小孩子们挤做一团,想抓住他。他们又是笑,又是叫!——幸好大门是开着的。他便钻进灌木林中新下的雪里面去。他躺在那里,几乎像昏倒了一样。
⑥要是只讲他在这严冬所受的困苦和灾难,那么这个故事也就太悲惨了。当太阳又开始温暖地照着大地的时候,他正躺在沼泽地的芦苇里。百灵鸟唱起歌来了——这是一个美丽的春天。
⑦忽然间,他举起了翅膀:这翅膀拍起来比以前有力得多,马上就把他托起来飞走了。他不知不觉地已经飞进了一座大花园。这儿苹果树正开着花;紫丁香散发着香气,它那又长又绿的枝条垂到弯弯曲曲的溪流上。啊,这儿美丽极了,充满了春天的气息!三只美丽的白天鹅从树荫里一直游到他面前来。他们轻飘飘地浮在水上,羽毛发出飕飕的响声。小鸭认出了这些美丽的动物,于是心里感到一种说不出的难过。
⑧“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可是他们会把我弄死的,因为我是这样丑,居然敢接近他们。不过这没有什么关系!这比被人们打死,被鸭子咬,被鸡群啄,被看管养鸭场的那个女佣人踢和在冬天受苦要好得多!”于是他飞到水里,向这些美丽的天鹅游去。这些动物看到他,马上就竖起羽毛向他游来。“请你们弄死我吧!”这只可怜的小鸭说。他把头低低地垂到水上,只等着一死。但是他在这清亮的水上看到了什么呢?他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但那不再是一只粗笨的、深灰色的、又丑又令人讨厌的鸭子,而是——一只天鹅!
14.请结合上下文,说说画线句中丑小鸭感到空虚的原因。(4分)
15.请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别谈谈第⑥段在文中的作用。(5分)
16.在丑小鸭成为天鹅之前,选文中哪些地方暗示了它是一只天鹅?(6分)
17.选文中两次出现“太阳”,有哪些用意?(5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15分)
凡老先生的秘密
关小敏
凡老先生有个秘密。
他独自一人住在偏僻的森林旁边,一生钟爱的就是他居住的这幢房子。可是现在凡老先生得了严重的心脏病,需要到儿女们居住的城里治疗。对于这幢老房子,凡老先生的孩子们提议卖掉,但凡老先生一万个舍不得。
几个孩子带着小手电,来到了凡老先生的屋前,当他们发现窗户远高过他们的个头时,开始动脑筋想主意了。“卓林,爬上去!看看里面的老头儿到底在干什么。”叫肖图的男孩说道。
卓林似乎不太情愿,但最终还是硬着头皮顺着旁边的一根粗水管爬到窗户上,他朝里面望去,桌上摆放着许多医疗器具,有镊子、纱布、消毒水……
一个苍老的声音突然传来:“这里不是有大门吗?不用这么费劲去爬窗户……”
“快撤!”肖图一声惊呼,拽着胡忽快速消失在黑夜里。爬上窗户的卓林却手一滑,跌落下来。“唉,你这孩子,太不小心了!进屋上点药吧。”
凡老先生动作娴熟地帮卓林抹上药:“好像以前没有见过你,你是新搬来的吧?为什么要来这里?”
卓林鼓起勇气小声地说:“我家是一个月前搬来的,就租住在街尾的那间房子。肖图和胡忽说,如果晚上我和他们一块来这儿,就给我三份面包。我爸爸今天过生日,我和两个弟弟没钱买蛋糕……”
凡老先生怔怔地看着他,转身拿出一个蛋糕礼盒递给卓林:“拿回家和爸爸、弟弟们分享吧。你们住的是肖家的老房子,年久失修,都要准备拆掉了,住在里面一定很难受吧?”
“不难受,爸爸说,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
凡老先生称赞他有个好爸爸,脑中突然浮现一个想法:“你愿意帮我一个忙吗?从明天开始,你放学后就来我这儿,我想教你一些简单的医术。”卓林愉快地同意了。
“丁零零!”看到凡老先生有客人,卓林起身告辞。但走到门外,什么人也没有看见,身后的凡老先生打起了招呼:“您今天气色不错,再换一次药就没事了。”
他低下头,仔细一看,门前站着一只小松鼠,前肢还打着一个绷带:“麻烦凡老先生了!”
卓林似乎明白了什么。他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放学后便去跟凡老先生学习医术。在凡老先生的指导下,他学会给受伤的狼抹药,为中弹的鸽子做手术……
几天后,凡老先生的儿女们开着车来接他了。“我的孩子,你已经知道了我的秘密!应该也知道我想让你干什么!”凡老先生从兜里掏出一串钥匙放在卓林手里,“现在你是这幢房子的主人了,请你好好爱惜它,还有夜晚来访的动物朋友们。”
现在,凡老先生的秘密成了卓林一家人的秘密。
(选自《意林·少年版》)
1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3分)
19.凡老先生离开时,对卓林提出了怎样的期望?(4分)
20.凡老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21.本文的标题有何作用?(4分)
三、写作(50分)
22.《伊索寓言》中有一个马和驴的故事。某人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在旅途中,驴对马说:“如果你肯救我一命,那么请你分担一点我的负担。”马不听。驴精疲力竭,倒下死了。主人把所有的货物,连同那张驴皮,都放在马背上。马哭着说:“真倒霉!我怎么这样不幸?我不肯分担一点负担,却驮上了所有的货物,还加上这张皮!”
是啊,帮助别人是最好的美德,何况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请以“帮助自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7题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A.躇步(chú)    
圈定(quān)
莽莽(mǎnɡ)
称职(chènɡ)
B.陛下(bì)
模糊(mó)
炫耀(xuán)
澄澈(chénɡ)
C.狡猾(jiǎo) 
女娲(wā)
溅落(jiàn) 
踉跄(liànɡ)
D.庇护(bì) 
掺和(he)
孪生(luán) 
滑稽(jī)
【解析】A项“称”应读“chèn”;B项“炫”应读“xuàn”;D项“和”应读“huo”。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 )
A.雕像  缥缈  篷勃  眉开眼笑
B.愚蠢  疲倦  勋章  神通广大
C.忙禄  气概  灵敏  杞人忧天
D.钦差  泥潭  绵廷  灵机一动
【解析】A项“篷勃”应写作“蓬勃”;C项“忙禄”应写作“忙碌”;D项“绵廷”应写作“绵延”。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C )
A.他上课经常迟到,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解析】A.“不可救药”比喻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用在句子中有夸大之嫌,与句意不符;B.“随声附和”是贬义;D.“高谈阔论”是贬义。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A.小强自从告别了网吧,爸爸妈妈的脸上终于现出久违的笑容。
B.成熟的人考虑问题时,往往都以实际利益为出发点,并且依照经验保守行事。
C.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严重污染了环境,周边居民纷纷打电话向有关部门投诉。
D.一个卫生城市的标志不仅在于市民较强的文明意识,更在于环境的洁净。
【解析】A.将“自从”与“小强”调换位置。C.“排出”与后面的“噪声”搭配不当。D.应把关联词“不仅”和“更”所连接的部分对调。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 )
A.“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叫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
B.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C.女娲给自己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作“人”。
D.《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选自《伊索寓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解析】A项“说”后面的句号改为逗号;B项将句号放在引号里面;D项将句号放在最后。
6.从采用修辞手法的角度,选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D )
A.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
B.船只能缓缓行进,像一个在崇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进的旅人。
C.紧十八盘仿佛一条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峡当中。
D.塑像塑得精致、细腻,一个个都像活的。
【解析】D项表示联想到的内容,其他三项都是比喻。
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C )
A.想象和夸张是童话的主要特征,故事是虚构的,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B.童话和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C.《女娲造人》是一则寓言,以幻想的形式解释了人类的起源。
D.《皇帝的新装》以“新装”为线索,按照皇帝“爱新装——做新装——展新装”的顺序展开故事情节。
【解析】《女娲造人》是一篇神话,不是寓言。
8.根据提示填空。(5分)
(1)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其一)》]
(2)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3)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4)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一诗中想象未来某一天与家人团聚情景的诗句是: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9.综合性学习。(6分)
七年级(1)班同学准备举行阅读名著《西游记》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同学们想得到老师的同意与支持,若大家派你去完成这一任务,你应该怎么说?(2分)
示例:老师,您好!同学们想举行阅读名著《西游记》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以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希望能得到您的同意和支持,行吗?
(2)老师同意了大家的建议,但想先了解大家对名著《西游记》的阅读情况,要求先做一次调查,请你拟一份调查提纲(至少两条)。(2分)
示例:①家长是否支持你阅读《西游记》等课外书籍;②谈谈你了解《西游记》中的人物、故事情节的主要途径。
(3)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试着完成下面的填空。(在横线上填写《西游记》中的人物名)(2分)
唐僧
念紧箍咒——痛苦在后(猴)头
猪八戒
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杞人忧天》,完成10~13题。(10分)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因往晓之   ( 告知,开导 )
(2)天果积气   ( 果真 )
11.翻译下列句子。(2分)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下来,地会陷下去,自己没有地方依托,因而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12.请从两个方面评价一下“杞人忧天”。(4分)
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来形容不必要的无根据的忧虑,但是如果从积极方面看待“杞人忧天”的话,则是一种积极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且勤于探究的良好表现。
13.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一类人?(2分)
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为无根据或不必要的事而担心的人。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20分)
丑小鸭
①一天晚上,当美丽的太阳正在落下去的时候,有一群漂亮的大鸟从灌木林里飞出来。小鸭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美丽的东西。他们白得发亮,脖颈又长又柔软。这就是天鹅。他们发出一种奇异的叫声,展开他们美丽的长翅膀,从寒冷的地带飞向温暖的国度,飞向不结冰的湖泊。
②他们飞得很高——那么高,丑小鸭不禁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兴奋。他在水上像一个车轮似的不停地旋转着,同时把自己的脖子高高地向他们伸着,发出一种响亮的、奇异的叫声,连他自己也害怕起来。啊!他再也忘不了这些美丽的鸟儿,这些幸福的鸟儿。当他看不见他们的时候,他就沉入水底;但是当他再冒到水面上来的时候,却感到非常空虚。他不知道这些鸟儿的名字,也不知道他们要飞到什么地方去。不过他爱他们,好像他从来还没有爱过什么东西似的。他并不嫉妒他们。他怎能梦想有他们那样美丽呢?只要别的鸭儿准许他跟他们生活在一起,他就已经很满意了——可怜的丑东西。
③冬天变得很冷,非常的冷!小鸭不得不在水上游来游去,好使水面不至于完全冻结成冰。不过他游动的这个小范围,一天晚上比一天晚上缩小。水正在结冰,人们可以听到冰块的碎裂声。小鸭只好用他的一双腿不停地游动,免得水完全被冰封住。最后,他终于昏倒了,躺着一动也不动,跟冰块结在一起。
④大清早,有一个种田人经过这儿。他看到了这只小鸭,就走过去用木屐把冰块踏破,然后把他抱回家,送给他的妻子。小鸭这时才渐渐地恢复了知觉。
⑤小孩子们都想跟他玩,不过小鸭以为他们想要伤害他。他一害怕就跳到牛奶盘里去了,把牛奶溅得满屋子都是。女人惊叫起来,拍着双手。这么一来,小鸭就飞到黄油盆里去了,然后又飞进面粉桶里去了,最后才爬出来。这时他的样子才好看呢!女人尖声地叫起来,拿着火钳要打他。小孩子们挤做一团,想抓住他。他们又是笑,又是叫!——幸好大门是开着的。他便钻进灌木林中新下的雪里面去。他躺在那里,几乎像昏倒了一样。
⑥要是只讲他在这严冬所受的困苦和灾难,那么这个故事也就太悲惨了。当太阳又开始温暖地照着大地的时候,他正躺在沼泽地的芦苇里。百灵鸟唱起歌来了——这是一个美丽的春天。
⑦忽然间,他举起了翅膀:这翅膀拍起来比以前有力得多,马上就把他托起来飞走了。他不知不觉地已经飞进了一座大花园。这儿苹果树正开着花;紫丁香散发着香气,它那又长又绿的枝条垂到弯弯曲曲的溪流上。啊,这儿美丽极了,充满了春天的气息!三只美丽的白天鹅从树荫里一直游到他面前来。他们轻飘飘地浮在水上,羽毛发出飕飕的响声。小鸭认出了这些美丽的动物,于是心里感到一种说不出的难过。
⑧“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可是他们会把我弄死的,因为我是这样丑,居然敢接近他们。不过这没有什么关系!这比被人们打死,被鸭子咬,被鸡群啄,被看管养鸭场的那个女佣人踢和在冬天受苦要好得多!”于是他飞到水里,向这些美丽的天鹅游去。这些动物看到他,马上就竖起羽毛向他游来。“请你们弄死我吧!”这只可怜的小鸭说。他把头低低地垂到水上,只等着一死。但是他在这清亮的水上看到了什么呢?他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但那不再是一只粗笨的、深灰色的、又丑又令人讨厌的鸭子,而是——一只天鹅!
14.请结合上下文,说说画线句中丑小鸭感到空虚的原因。(4分)
因为他不知道这些鸟儿的名字,也不知道他们要飞到什么地方去。他爱他们,他们却离开了。他梦想有他们那样的美丽。
15.请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别谈谈第⑥段在文中的作用。(5分)
结构上承上启下(过渡,总结上文、开启下文)。内容上点明他困苦和灾难的终止,写出随着春天来临,故事将由悲转喜。
16.在丑小鸭成为天鹅之前,选文中哪些地方暗示了它是一只天鹅?(6分)
第①段写到天鹅时,说“他们发出一种奇异的叫声”,第②段又写他“发出一种响亮的、奇异的叫声,连他自己也害怕起来”,暗示这是天鹅的叫声。第⑦段说“这翅膀拍起来比以前有力得多”暗示了他从鸭到天鹅的蜕变。
17.选文中两次出现“太阳”,有哪些用意?(5分)
①交代时间,如选文第①段“美丽的太阳正在落下去”,点明了是傍晚时分;第⑥段“太阳又开始温暖地照着大地”,点出清晨来临,春回大地。②渲染气氛,如选文第⑥段“太阳”“照着大地”渲染了春天来临的喜悦气氛。③象征意义,“太阳”在文中象征光明。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15分)
凡老先生的秘密
关小敏
凡老先生有个秘密。
他独自一人住在偏僻的森林旁边,一生钟爱的就是他居住的这幢房子。可是现在凡老先生得了严重的心脏病,需要到儿女们居住的城里治疗。对于这幢老房子,凡老先生的孩子们提议卖掉,但凡老先生一万个舍不得。
几个孩子带着小手电,来到了凡老先生的屋前,当他们发现窗户远高过他们的个头时,开始动脑筋想主意了。“卓林,爬上去!看看里面的老头儿到底在干什么。”叫肖图的男孩说道。
卓林似乎不太情愿,但最终还是硬着头皮顺着旁边的一根粗水管爬到窗户上,他朝里面望去,桌上摆放着许多医疗器具,有镊子、纱布、消毒水……
一个苍老的声音突然传来:“这里不是有大门吗?不用这么费劲去爬窗户……”
“快撤!”肖图一声惊呼,拽着胡忽快速消失在黑夜里。爬上窗户的卓林却手一滑,跌落下来。“唉,你这孩子,太不小心了!进屋上点药吧。”
凡老先生动作娴熟地帮卓林抹上药:“好像以前没有见过你,你是新搬来的吧?为什么要来这里?”
卓林鼓起勇气小声地说:“我家是一个月前搬来的,就租住在街尾的那间房子。肖图和胡忽说,如果晚上我和他们一块来这儿,就给我三份面包。我爸爸今天过生日,我和两个弟弟没钱买蛋糕……”
凡老先生怔怔地看着他,转身拿出一个蛋糕礼盒递给卓林:“拿回家和爸爸、弟弟们分享吧。你们住的是肖家的老房子,年久失修,都要准备拆掉了,住在里面一定很难受吧?”
“不难受,爸爸说,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
凡老先生称赞他有个好爸爸,脑中突然浮现一个想法:“你愿意帮我一个忙吗?从明天开始,你放学后就来我这儿,我想教你一些简单的医术。”卓林愉快地同意了。
“丁零零!”看到凡老先生有客人,卓林起身告辞。但走到门外,什么人也没有看见,身后的凡老先生打起了招呼:“您今天气色不错,再换一次药就没事了。”
他低下头,仔细一看,门前站着一只小松鼠,前肢还打着一个绷带:“麻烦凡老先生了!”
卓林似乎明白了什么。他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放学后便去跟凡老先生学习医术。在凡老先生的指导下,他学会给受伤的狼抹药,为中弹的鸽子做手术……
几天后,凡老先生的儿女们开着车来接他了。“我的孩子,你已经知道了我的秘密!应该也知道我想让你干什么!”凡老先生从兜里掏出一串钥匙放在卓林手里,“现在你是这幢房子的主人了,请你好好爱惜它,还有夜晚来访的动物朋友们。”
现在,凡老先生的秘密成了卓林一家人的秘密。
(选自《意林·少年版》)
1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3分)
凡老先生一直在救助那些受伤的动物并找到接班人,他一直保守着这个秘密。
19.凡老先生离开时,对卓林提出了怎样的期望?(4分)
凡老先生把自己的房子送给了卓林,请他好好爱惜,还要他救助夜晚来访的动物朋友们。
20.凡老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善良、慈祥。
21.本文的标题有何作用?(4分)
概括全文的内容;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写作(50分)
22.《伊索寓言》中有一个马和驴的故事。某人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在旅途中,驴对马说:“如果你肯救我一命,那么请你分担一点我的负担。”马不听。驴精疲力竭,倒下死了。主人把所有的货物,连同那张驴皮,都放在马背上。马哭着说:“真倒霉!我怎么这样不幸?我不肯分担一点负担,却驮上了所有的货物,还加上这张皮!”
是啊,帮助别人是最好的美德,何况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请以“帮助自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500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