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粤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11课《歌曲 《木瓜恰恰恰》》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花城粤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11课《歌曲 《木瓜恰恰恰》》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2-17 21:1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木瓜恰恰恰》
(花城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十一课)

【教学理念】
本课设计主要围绕以下几点:
1、教学设计理念体现新课标的精神,以情镜引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多感官增强视听效果,创设情境。通过印尼小男孩的介绍将学生带进印度尼西亚,
教学手段采用听、唱、模仿、律动、表演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给学生一种快乐的享受。
2、让学生把握学习的主动权,从体验、发现、表演等来感受音乐美和享受音乐的乐趣,在最后的活动中,大胆用各种小打击乐器进行合奏将整个课堂推向新的高潮,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课堂的活力。
【教学分析】
《木瓜恰恰恰》是印度尼西亚民歌,表现了印尼水果商贩叫卖的情景。歌曲通过欢快、活泼的旋律,并运用了“恰恰恰”的声势衬词与生活化的歌词演唱,使歌曲显得富有生活情趣,活灵活现地表现出卖瓜人的喜悦心情。歌曲为4/4拍,大调式,三段体。第一乐段由弱起小节开始,4个乐句的节奏相同;第二乐段运用了连续的切分节奏,把欢快的情绪推向高潮;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重复再现。
由于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孩子,他们具有想象力丰富、表现力强的特点,开始从被动的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渐渐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给他们提供了足够的音乐实践空间,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创造,利用玩、听、唱、动、创等多种手段调动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同时,师生互动共同参与活动,以音乐、舞蹈为纽带,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把学生带进一种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中,带给他们一种快乐的享受。
【教学目标】1、在音乐活动中熟悉和了解亚洲民间歌曲和音乐,增进对亚洲音乐的认识和喜爱,愿意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它们。
2、能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和喜悦心情,了解印尼相关文化以及“叫卖调”。
3、学生能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用自己喜欢的动作和打击乐器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1、学唱歌曲,体验印度尼西亚的民歌风格。
2、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1、正确的演唱歌曲的弱起小节及切分音。
2、能用乐器、舞蹈与歌唱相结合的形式来表现歌曲。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水果道具、导游旗、打击乐器、铃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情境导入
1、走进印度尼西亚
引入语音
师:孩子们,想不想到印度尼西亚看一看呢?(想)那就跟着老师一起出发吧!
2、律动:
师:下车啦,同学们,快跟上我!咦?还有同学走得慢,我们来催催他们好吗?听一听老师是怎么催促他们的,一会儿你们也来试试吧!
3、引入节奏(出示节奏图,引导学生整齐地拍读)
(1)X︳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嗨, 快 来 吧,快 来吧 , 快 来 吧,快 来吧,
(2) X X X X X X︱X -0 ︳
再 不 来 就 掉 队 啦!
(3)X︳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X -0 ︳
嗨, 快 来 吧,快 来吧 , 快 来 吧,快 来吧, 再 不 来 就 掉 队 啦!
4、播放视频,简介印尼
师:我们的小分队终于到齐啦!孩子们,这是一个神奇的国度,你们瞧:
(1)欣赏图片,师简介印尼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东南亚国家,约由17508个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因此被称为“千岛之国”,同时也是一个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这里自然资源丰富,热带的风光、漫长的海岸线,还有珍贵的名胜古迹,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2)欣赏印尼风光视频。
师:让我们来领略一下印度尼西亚的美景吧!(播放视频)
接下来就跟着老师,我们一起到集市上看一看吧!看看集市上卖的都是什么呢?
三、新课教学
1、播放歌曲视频
师:同学们,这集市上在叫卖的都是什么呀?(水果)
没错,每逢水果丰收时,果农们都会把新鲜的水果运到集市上去卖,城里的人们就都赶过去争相购买。同学们,你们听过集市上的叫卖吗?有没有同学发现发现这里的人叫卖的方式有什么特别之处吗?谁来告诉我?(学生回答)
2、节奏模仿
师:我们来看一看,是不是呢?有……
X ︳X X X X X X︱X X X X X X︱X X X X X X︱X -0 0 ︳
有 番石榴, 有菠萝, 有芒果,有香蕉,有 榴 莲,还 有 都 古。
师:发现了吗 ,老师读的是不是有些特别呢?这是一个什么节奏?
生:切分节奏。(板书)
师:你们也来读一读好不好? (学生模仿跟读)
师:大家学得真像。既然是叫卖歌,那我们就再来听听它是怎么唱的吧!(播放片段)师:听清楚了吗?让我们也来试试吧!(跟琴哼唱)
师:别忘了,还有主打的产品,是什么呀?(木瓜)。对了,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同学们,这首叫卖歌跟我们以前学的歌曲比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听范唱)
生:在每个乐句的后面都带有“恰恰恰”。
师:没错,“恰恰恰”是衬词,正因为有了衬词的加入使得这首歌变得更加的有趣、生动,同时也表现了卖水果的人什么样的心情?(高兴、喜悦)那带着这种心情跟着我一起来读一读好吗?
四、学唱歌曲
3、师生合作,接唱歌曲
(1)师生完成A段,生唱衬词“恰恰恰”
(2)接唱小游戏(分组)
师:大家完成的真不错,老师还想和大家一起唱呢,那我们来玩个游戏吧!老师唱A段歌词,随时走动,指到哪个组的同学就由哪个组来唱“恰恰恰”,会唱歌词的同学也可以轻声跟老师一起唱,准备好了吗?
(3)随琴演唱A段
师:同学们和老师配合得很默契,相信你们会把唱词的部分一样能生动的演唱出来,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4、完成B段
师:大家学得真快,你们看,接下来一段是不是很简单呢?我们前面唱过了对吗?为了让大家唱的更准确我们来把唱名唱一唱吧。(随琴唱唱名)
师:真不错,那就让我们一起完成第二段歌词好不好?(琴带唱)
5、完成AB段,加入律动
6、活动:小小水果摊(小组合作)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卖东西的人叫卖、推销他们的产品吗?(见过)老师这里有一些水果,想一想,如果你是老板,你打算怎么推销你的水果呢?请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你们的讨论。
(1)从外形、味道、价格等方面介绍你的产品(桔子、芒果、香蕉……)。
(2)请学生分别叫卖不同的水果,其他学生评价。
师:听了几位同学的叫卖,你们更喜欢谁的叫卖呢?为什么?
(3)引入木瓜,学生形容。
师:老师这里有些木瓜,我想再请一位同学说一说,你打算怎么推销这种水果呢?
归纳木瓜的特点:皮薄、个大、味鲜、便宜(出示关键词)
(4)把木瓜的特点唱进歌曲中(再听范唱)
师:你们听,叫卖的人是不是也跟我们一样这么推销木瓜的呢?(听范唱第三段)
这段旋律是不是很熟悉呢?和前面哪一段一样?(第一段)对了,所以,这是一首ABA结构的歌曲。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推销这美味的木瓜吧!(齐唱第三段)
7、完整演唱
师:大家都学会了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唱起来吧!(完整唱))
五、创编与律动
1、律动,情景表演
师:同学们唱的真好听,今天我们学的这首叫卖歌叫什么名字呢?(揭示课题)我们一起说:《木瓜恰恰恰》。孩子们,果农在收获丰收的同时,还要把水果运到集市上卖,这一路抬的抬,挑的挑,多辛苦呀。让我们用最美妙的歌声来帮助他叫卖吸引更多的顾客前来购买吧!想一想,你能用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动作来推销我们的水果呢?一会儿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它表现出来好不好?(播范唱)
2、加入打击乐器伴奏(分组,围圈律动)
师:同学们表演的真是有模有样。这欢快的歌声给这个热闹的集市增添了一分新的生机,热情好客的果农们为了感谢我们为他们做的精彩表演,特别邀请我们加入他们的行列。老师发现我们的同学有的唱得很好,有的跳得很棒,那你们想不想更热烈地表达你心中的感受呢?让我们一起加入我们的小乐器,唱起来跳起来好吗?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们真的很了不起,老师要给你们点一个赞。今天大家玩的开心吗?(开心)从你们纯真的笑脸上、欢快的舞蹈中,我看到了你们的热情!那么,你收获了什么呢?老师希望你们把今天的收获和快乐分享给你身边的小伙伴们,老师很高兴今天和大家共同度过了难忘而又愉快的一段旅程,最后让我们带着歌声结束我们的印尼之旅吧!







【板书】
木瓜恰恰恰

X ︳X X X X X X︱X X X X X X︱X X X X X X︱X - 0 ︳
有 番石榴, 有菠萝, 有芒果,有香蕉,有 榴 莲,还 有 都 古。

X X X 切分节奏

木瓜的特点:皮薄、个大、味鲜、便宜


曲式结构:A+B+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