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长度单位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长度单位 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17 09:56: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科
数学
年级/册
二年级(上)
教材版本
人教2011版
课题名称
第一单元《断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目标
理解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本质,学会用断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的方法即“尾巴-开头”。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物体的一端要与尺子的“0”刻度对齐,而断尺是没有“0”刻度的。用断尺测量时,同样需要确定一个刻度与物体的一端对齐,看另一端指向几,不过这时物体的的长度却不是相应的几厘米,而是要做差才能算出来,这是教学的难点;另一方面学生初次学习度量方法,对于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本质,即“确定一段长度里包含多少个长度单位”理解不深,所以学生不太明白“尾巴-开头”所表示的含义。
难点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在脑海中形成了测量时找“0”刻度对齐的定式思维,而用断尺测量长度时需要学生将测量方法进行迁移,二年级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不强,逻辑思维较弱,不容易理解“尾巴-开头”算出的就是“单位长度”的个数,也就是物体的长度。
教学方法
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探究知识的欲望。
2.通过对比、探究找到断尺测量物体的方法“尾巴-开头”,然后通过数“单位长度”个数的方法验证结论的正确性,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从而总结出用断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情境引入:
聪聪、明明、丽丽三个人是好朋友。星期天他们相约一起到游乐场去玩。当聪聪和明明来到丽丽家找丽丽时,看到丽丽正在家里急的团团转,差点哭出来,嘴里一直念叨:“这支铅笔的长度是多少呢?”原来爸爸要她量出铅笔的长度后再出去完,可是,她的文具盒里只有一把没“头”没“尾”的断尺,用断尺怎么测量铅笔的长度呢?小朋友们猜一猜这三个小伙伴能量出铅笔的长度吗?他们能顺利去游乐场吗?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1.探究测量方法
在了解事情原委后,聪聪和明明劝丽丽不要着急,一定会想出办法的。
他们首先回忆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第一步:先把物体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第二步: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第三步:读数,物体的右端对着刻度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这时丽丽说:“可是现在断尺上没有‘零’刻度,我们应该把铅笔的左端对准哪个刻度测量呢?”
聪聪想了一会说:“没有‘零’刻度,有“3”刻度,我们可以从3厘米的地方开始量。”
明明受到启发,欣喜的叫起来:“有了!我们把断尺上3厘米的刻度假想成“零”刻度去量。先把铅笔的左端对准断尺的3厘米,然后看铅笔的右端对着刻度几,再用右端对着的刻度减去左端对着的3厘米,算出的结果就是铅笔的长度。”
听了聪聪和明明的办法,丽丽认为他们说的有道理。
于是丽丽一手拿着铅笔,另一只手按着断尺,然后把铅笔的左端对准断尺上的刻度3,铅笔另一端恰好指向断尺的刻度9。
看着丽丽手中的铅笔盒尺子,明明说:“9-3=6(厘米),所以铅笔的长度是6厘米。”
算出结果后,3个小伙伴开心的笑了。
丽丽说:“谢谢你们帮我,原来断尺也能量出铅笔的长度,我们去游乐场玩吧!”
小朋友,你认为他们用断尺测量铅笔长度的方法正确吗?“9-3”算出的是铅笔的长度吗?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他们的方法对不对。
2.验证方法
首先我们把铅笔左端对准断尺的3厘米,右端恰好指向9厘米。我们知道测量物体长度时,物体有几个“1厘米”他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师:现在我们一起数一数,3厘米到9厘米之间有几个“1厘米”?
师生一起数(课件呈现每一个1厘米的长度),1个,2个,3个,4个,5个,6个,有6个“1厘米”。
师:其实“9-3”算出的就是刻度3与刻度9之间有几个“1厘米”,9-3=6,所以有6个“1厘米”,这和我们数“1厘米”的结果是一样的,所以铅笔的长度是6厘米。
3.总结方法
师:我们通过数有几个“1厘米”的方法验证了三位小朋友的方法是正确的,看来他们可以去游乐场玩了!
三位小朋友帮我们找到了用断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第一步:先把物体的左端对准断尺上的一个整厘米刻度(开头);第二步:看物体的右端对着断尺上的刻度几(尾巴);
第三步:物体的右端对着的刻度减去物体左端对着的刻度即“尾巴-开头”,算出的结果就是物体的长度。小朋友,你看明白了吗?下面我们用这种方法做一道练习。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练习1.:看一看,这片树叶的长度是多少?
94742015875
树叶的长度是5厘米,你做对了吗?
小结
小朋友,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会了用断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其实学数学怕的不是遇到问题,而是遇到问题后不会‘拐弯’想办法,只要肯动脑去思考,聪明的你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的!小朋友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小朋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