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1.2 比例的基本性质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1.2 比例的基本性质 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17 10:1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比例的基本性质
学习目标:
理解比例的意义, 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重点: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难点:探索并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流程:
一、自主学习
1、什么叫比例?
2、什么样的比能组成比例。
学法指导: 独立完成,组内交流后,口头展示。
二、合作探究
自学教科书41的内容,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1、什么叫比例的项?
2、比例中有几个项?分别叫什么?
2.4 : 1.6=60 : 40
2.4×40=( ) 1.6×60=( ) 你发现了什么?

3、你能把比例改写成分数形式吗?改写成分数后你还能找到比例的外项和内项吗?试试看。
2.4 : 1.6=60 : 40 或 — :—(分数)
三、交流展示
将你发现的规律及收获与同伴交流一下,看看大家是否同意?
四、课堂检测
1、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
2、在比列里,两个外项的( )等于两个内项的( ),这叫做( )。
3、在比例5∶6=1.5∶1.8里,外项有( )和( ),内项有( )和(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写成( )×( )=( )×( )
4、 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4.5∶2.7 = 10 ∶6 0.2∶2.5=4∶50
5、 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两组中的比能组成比例。
(1)6 : 3和 8 : 5 (2) 0.2 :2.5 和4 : 50
(3) false:false和false:false (4) 1.2:false和false:5

五、 总结提升
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存在着一种关系,你能发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