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大一统:
指国家所有权力统一于皇帝,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公元前87年):
7岁被立为太子,16岁登基为帝,70岁驾崩,在位54年。
他创造了多项制度,进一步巩固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把西汉王朝推向鼎盛。
突破课题
【学习目标】
1、理解“大一统”的内涵
2、说出汉武帝在政治、思想、经济、军事四个方面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3、说出“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容和作用
4、理解“思想上的统一要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5、理解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历史主题
【课程标准】
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ch?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7-58页第一目“推恩令”的实施,包括两则“相关史事”,自主完成学案【基础梳理一】(2分钟),梳理如下问题:
1、汉武帝在政治集权上面临一些问题,这主要是指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股势力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2、针对诸侯王权力过大问题,汉武帝采纳
________的建议实行削藩,颁布“_________”;汉武帝继续削爵、夺地、除国,镇压叛乱
3、针对地方豪强地主土地兼并、为害乡里,汉武帝设立______制度,代表朝廷监查地方。
诸侯王
豪强地主
主父偃
推恩令
刺史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7-58页第一目“推恩令”的实施,包括两则“相关史事”,自主完成学案【基础梳理一】(2分钟),梳理如下问题:
1、汉武帝在政治集权上面临一些问题,这主要是指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股势力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2、针对诸侯王权力过大问题,汉武帝采纳
________的建议实行削藩,颁布“_________”;汉武帝继续削爵、夺地、除国,镇压叛乱
3、针对地方豪强地主土地兼并、为害乡里,汉武帝设立______制度,代表朝廷监查地方。
诸侯王
豪强地主
主父偃
推恩令
刺史
政治困境
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主父偃
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汉武帝又以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
你送來的贡金成色不够,
对朕不敬,削你的爵位!
刘彻即位时郡国形势图
酎金夺爵
zhòu
刘彻晚年郡国形势图
“齐国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三……”
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刺史制度
强宗豪右(豪强),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二千石(官员)不奉诏,遵旧典,倍公问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
——《汉仪》
监察地方;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的“上”从其“计”的目的是(
)
A
发现和推荐人才
B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
巩固边疆地区
D
实现民族和解
夯实一下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8页第二目,包括一则“相关史事”,自主完成学案【基础梳理二】(1分钟),梳理如下问题:
1、汉武帝在统一思想上面临一些问题,这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这一问题,汉武帝采纳________的建议实行“______、_________”;使儒家________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在教育上,在_____兴办______,以“五经”即___
_____
______
_____
_____作为教材,考察合格后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诸子百家学说盛行,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
董仲舒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忠君守礼
长安
太学
《诗》
《书》
《礼》
《易》
《春秋》
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
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诸侯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
淮南王刘安,招用诸子百家几千人著书立说,编写《淮南子》,针对初登基帝位的汉武帝刘彻,反对他所推行的政治改革。
思想困境
结合课本第58页第三段正文,观看视频,完成如下问题:
1、视频中的“董公”是指________,他所说的“道统”是指哪家学说?__________
2、通过君臣对话,皇帝决定采纳董公的建议,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儒家忠君守礼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儒学居主导地位,被历代王朝推崇,影响深远。
思想上的统一要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顾颉刚《中国历史众生相》
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热播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一定的了解,其治国核心思想来源于(
)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根本目的是(
)
A
加强中央集权
B
推行儒学教育
C
破格录用人才
D
窒息学术空气
夯实一下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9页第三目,自主完成学案【基础梳理三】(1分钟),梳理如下问题:
1、汉武帝在控制经济上也面临一些问题,这主要是私人有_____,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_____手中,富商大贾唯利是图,不顾国家和民族大义。
2、面对这些问题,汉武帝主要从三个方面逐一击破:
(1)把_______收归中央,统一铸造_______
(2)盐铁经营权_____
(3)在全国范围内统一________,_________
铸币权
豪强
铸币权
五铢钱
国有官营
调配物资
平抑物价
材料一:讨匈奴,通西域,军费开支浩繁,加上天灾不断,百姓四处流亡,国库空虚。
材料二:富商大贾[gǔ],冶铸鬻(yù)盐,财或累万金,而不左公家之急,黎民重困。
——《史记·平准书》
译:大商人冶铁铸币卖盐,家财积累到万金,却不帮助解决国家的急难,黎民百姓陷于重困之中。
2.商人(掌控国家经济命脉)控制铸币权和盐铁
经营权;唯利是图,不关心国事
1.国家财政困难
经济困境
把铸币权收归中央,
统一铸五铢钱
1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3
实行盐铁官营、
专卖
2
国家掌控经济命脉,改善国家财政状况,为汉武帝后续政策奠定经济基础。
汉武帝采取的利于抑制大商人谋取暴利的措施是(
)
A
统一文字
B
统一铸造五铢钱
C
开通大运河
D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夯实一下
材料一:
强大的匈奴与虚弱的西汉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娄敬鉴于美人计的效用,便向刘邦提出与匈奴和亲的主张……匈奴经常小规模入侵,但无大规模的南下行动。
——新华网
《
历史上的“汉匈和亲”》
军事困境
材料二: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
——《史记·平准书》
漠北大战
河
套
河西走廊
卫青
霍去病
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抗衡
秦朝疆域图
秦始皇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汉武帝巩固了大一统局面,扩展了“西域”。奠定了中国的疆域。
征发匈奴开通西域的过程之中,他(汉武帝)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就是把汉家和亚洲以外的地区连接起来,这是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地走向了世界。
——百家讲坛孙家洲
《汉武盛世的历史透视》
汉武帝
巩固大一统王朝
经济大一统
政治大一统
军事大一统
思想大一统
历史小剧场
有请演员登场!
闫鹏旭饰
汉武帝
牟昱霖饰
皇孙刘进
张
驰饰
汉武帝贴身仆人
对话地点:御花园
汉武帝
巩固大一统王朝
经济大一统
政治大一统
军事大一统
思想大一统
统一铸币
盐铁官营
均输平准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推恩令
削爵夺地
刺史制度
抗击
匈奴
本课小结
本课重点易错字词:(请拿出听写纸)
诸侯王
豪强地主
主父偃
推恩令
削爵、夺地、除国
一蹶不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
正统
忠君守礼
推崇
铸币权
五铢钱
盐铁官营
奠定
漠北战役
巩固大一统
鼎盛时期
请做学案上的材料题
分析下列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材料一:汉初中央与封国力量对比
中央人口
封国人口
中央辖郡
封国辖郡
单位:个
(1)材料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
(2)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颁布“推恩令”;削爵、夺地、除国。
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根据以下两幅图说说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的不同态度。
秦始皇:焚书坑儒(抵制)
汉武帝:独尊儒术(推崇)。
汉代讲经图
目的:
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治
思考(选做题)
态度不同:
从汉武帝开始,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一千多年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