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课件(26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课件(26张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17 09:38:42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复习巩固
【问题一】: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问题二】: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谁呢?
新课导入
7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学习目标

通过识读地图,知道战国七雄形成的过程,著名的兼并战争,认识诸侯兼并是战国时期社会的重要内容。

通过阅读和分析史料,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国家强大的需要。

通过观看《都江堰工作原理》视频,知道都江堰的修建概况,构成体系、功能和意义,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战国七雄
春秋列国形势图
战国列国形势图
【问题一】:春秋时期的大国晋国去哪里了?韩赵魏是怎么来的?
【问题二】:战国七雄指的是哪七个大国?分别在什么位置?







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上中下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
1
2
3
兼并
长平之战是中国战国时代的一场大规模野战。战役前后耗时3年,以秦军胜利,赵军失败而告终。是役秦军前后杀死赵国军人45万,被后人认为是战国形势的转折点。自此战后,其他的诸侯国均不再有对抗秦军的实力。秦统一中国的战争从而只剩下时间问题。
这时期的战争有什么特点?
情景剧——《纸上谈兵》


商鞅变法
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山西战国墓葬中发掘出来的“牛尊”
秦孝公
我们得富国强兵啊,才可能在战争中取胜!
交给我了,我来推行变法该革!!!
唉,我也不想打了,可人家别的诸侯国都在进行改革,秦国要是被灭了可如何是好。。。。
怎么样才能富国强兵呢?
秦孝公
百姓甲、乙、丙……
不要再打了啊~~~~~~
目的
时间
人物
总结归纳:






作用: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丁牛通过努力开垦许多荒地,这些荒地都是非法的,让他寝食难安。他的三个儿子老大喜欢干农活,老二喜欢习武,老三喜欢捣鼓小手工,现如今三个儿子到了成家立业的时候了。这些事都让他愁……
丁牛的烦恼
合作研讨:怎么帮助丁牛解决他的愁呢?
地主
农民
士兵
旧贵族
材料一:《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材料二:(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通“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商鞅变法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启示
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符合历史潮流的。
2.变法不是一帆风顺的,要勇于同旧势力作斗争


都江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主要构造
作用
特点
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
天府之国

今日小结
韩、赵、魏;
楚、燕、齐;
后来居上国为秦;
商鞅变法功劳大;
帮助秦国统天下;
李冰修筑都江堰;
古人智慧真是赞。
当堂达标
1.山西省的宣传语是“山西旅游,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晋善晋美。晋国在战国时期分裂为(

A.韩、赵、燕
B.郑、宋、楚
C.韩、赵、魏
D.秦、齐、楚
2.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以下战争中,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阪泉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桂陵之战
3.战国七雄中,后来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对六国造成威胁的是(

A.秦
B.楚
C.赵
D.齐
4.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其变法的直接目的是(

A.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实现富国强兵
C.缓和社会矛盾
D.增强东周王室实力
5.据《华阳国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记载中描述的应是(

A.灵渠
B.长江三峡
C.长城
D.都江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