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学习目标
思维脉络
1.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描述运动系统的组成及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
3.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一、运动系统的组成
关节
关节软骨
关节囊
摩擦
肌腱
肌腹
关节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二、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1.骨的运动: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骨的运动要靠 的牵拉。?
2.骨骼肌的特性: 。?
3.运动的发生
(1)当骨骼肌受 传来的 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 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2)协作:一组骨骼肌只能 骨改变位置,而不能将骨 ,骨的复位要靠另一组骨骼肌的收缩牵拉,可见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
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例如,屈肘时, 收缩, 舒张;伸肘时, 舒张, 收缩。?
骨骼肌
受刺激而收缩
神经
刺激
关节
收缩牵拉
复位
两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4.运动的调节: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 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5.动物运动的意义:强大的运动能力,有利于动物寻觅 、躲避 、争夺 和繁殖后代,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神经
食物
敌害
栖息地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1
2
3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是由哪些结构组成的?( )
A.骨、关节和肌肉
B.骨和肌肉
C.肌腱和肌肉
D.肌肉和关节
答案
答案
关闭
A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1
2
3
2.由于要进行高强度的训练,运动员膝关节的软组织容易损伤,软组织附着在( )
A.关节头
B.关节腔
C.关节囊
D.关节头和关节窝
答案
答案
关闭
D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1
2
3
3.生物课堂上王老师指着自己受伤的左臂,幽默地说是伤了“支点”。王老师所说的“支点”是( )
A.骨
B.骨骼肌
C.关节
D.神经
答案
答案
关闭
C
1
2
1.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骨的位置变化是在骨骼肌的牵拉下完成的。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同一块骨骼肌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当骨骼肌收缩的时候,就会牵拉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动物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组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许多组肌群(屈肌肌群和伸肌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下共同协调完成的。在这一过程中,骨就相当于杠杆,而肌肉的牵拉起着动力作用,关节相当于支点。只有三者协调配合,才能准确完成某一动作。
1
2
【例题1】
课堂上,同学们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民更是两手托腮,冥思苦想。请问此时小民上肢的肌肉收缩情况是( )
A.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
B.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C.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D.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解析:小民两手托腮,是一个屈肘动作。人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答案:B
名师提醒:一块骨骼肌就是一个器官,其中有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具备完成运动的能力。
1
2
2.关节的结构
人体的骨骼由206块骨连接而成,约占体重的20%。骨与骨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三种:头部颅骨的各骨之间多以骨缝相连,不能活动;脊椎骨之间以椎间盘相连,活动范围小;其他骨之间多以关节相连。
1
2
【例题2】
下列关节的结构中,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缓冲震动的是( )
A.关节囊
B.关节窝
C.关节软骨
D.关节头
解析: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以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增强了关节的灵活性。
答案:C
名师点拨:关节的结构特点:既牢固又灵活。
(1)与关节牢固性有关的结构特点:关节头位于关节窝内,增加了关节的牢固性;关节囊及其周围的肌肉和韧带包绕着整个关节,使两骨连接更加牢固。
(2)与关节灵活性有关的结构特点:关节软骨及关节囊内表面分泌的滑液,可以减小两骨之间的摩擦,使运动更加灵活。
关节的这些结构特点与它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相适应。(共11张PPT)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学习目标
思维脉络
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说出某种动物行为的成因。
3.进行“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的活动。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一、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动物 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 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另一类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 和 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 。?
生来
遗传物质
生活经验
学习
基础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2.行为举例
(1)蚯蚓经过多次尝试后,学会了走迷宫,蚯蚓的行为属于
。
(2)刚出生的小袋鼠爬到母袋鼠的育儿袋中吃奶属于 。
(3)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给金鱼喂食,属于 。
(4)大山雀偷喝牛奶时被其他山雀看到,其他山雀也偷喝牛奶,其他山雀的行为属于 。?
(5)刚孵化的菜青虫就知道吃十字花科植物的叶子属于 。
(6)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一根蘸有水的树枝钓取白蚁吃,属于 。?
3.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 的变化。?
4.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 ,学习行为越 。
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复杂环境
强
复杂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二、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
1.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 法和 法,以及这两种方法的结合。?
2.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
(1)提出问题: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是什么行为?
(2)做出假设: 。?
(3)制订计划并实施计划:
①制作 的两个迷宫,在一个迷宫的一端放好食物,将小鼠放在迷宫的 ,观察小鼠经过
通过迷宫获取食物的过程;?
②等小鼠能够顺利 获取食物后,换用另一个 ,观察小鼠通过迷宫获取食物的时间是否缩短了。?
(4)得出结论: 。?
观察
实验
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是学习行为
完全相同
另一端
“尝试与错误”
通过迷宫
相同的迷宫
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是学习行为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1
2
3
4
1.决定蚕“作茧自缚”行为的是( )
A.遗传物质
B.学习
C.激素
D.生活环境
答案
答案
关闭
A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1
2
3
4
2.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蜘蛛结网
B.猴子骑车
C.谈虎色变
D.老马识途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猴子骑车、谈虎色变、老马识途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答案
解析
关闭
A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1
2
3
4
3.尺蠖静止不动时形似树枝,枯叶蝶形似枯叶,这些行为都属于( )
A.取食行为
B.生殖行为
C.防御行为
D.迁徙行为
答案
答案
关闭
C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1
2
3
4
4.动物的下列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公鸡报晓
B.小狗算算术
C.候鸟迁徙
D.蜜蜂采蜜
答案
答案
关闭
B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列表比较如下。
【例题】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
B.蜘蛛结网属于先天性行为
C.老马识途属于学习行为
D.鸟类迁徙属于学习行为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蜘蛛结网是蜘蛛一出生就有的,属于先天性行为。老马识途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鸟类的迁徙是鸟的一种本能,属于先天性行为。
答案:D(共14张PPT)
第三节 社会行为
学习目标
思维脉络
1.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点。
2.阐明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3.进行“探究蚂蚁的通讯”的活动。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一、社会行为的特征
1.常见的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有白蚁、蜜蜂、 、
、 、 等。?
2.白蚁群体成员的分工
(1)工蚁:觅食、筑巢、照料蚁后产下的卵、饲喂 等。
(2)兵蚁:专司蚁穴的 。?
(3)蚁后:专职的“ ”。?
(4)蚁王:与蚁后交配。
猴
狒狒
象
鹿
其他白蚁
保卫
产卵机器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3.狒狒群体的等级关系
(1)等级划分:狒狒群体中,根据个体 、力量 、
和 的不同,排成等级次序。?
(2)“首领”的权利和义务
①优先享有 ;?
②优先选择 场地,其他成员对它会做出表示 的姿态,对它的攻击不敢反击;?
③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 ,并且与其他 共同保卫这个群体。?
4.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 ,有的群体中还形成 。?
大小
强弱
健康状况
凶猛程度
食物和配偶
栖息
顺从
行动
雄狒狒
组织
分工
等级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二、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其他个体
动作
气味
引诱剂
物质流
信息流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1
2
3
4
5
1.下雨之前,经常可以看到蚂蚁大军有组织地迁往高处,这一现象说明蚂蚁具有( )
A.取食行为
B.社会行为
C.攻击行为
D.繁殖行为
答案
答案
关闭
B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1
2
3
4
5
2.在动物的社会行为中,最占优势者( )
A.主要表现在攻击行为上总是获胜者
B.是最后享用食物者
C.往往是雌性个体
D.最后选择栖息场所
答案
答案
关闭
A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1
2
3
4
5
3.下列属于动物间通讯的是( )
①兔子逃跑时竖起尾巴 ②鸟发现敌害时发出鸣叫声
③狗外出时用尿液来标记路线 ④动物筑巢
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动物的通讯是指一个动物群体中的某个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动物之间传递信息是通过声音、动作、气味等实现的。本题中动物筑巢不属于动物间的通讯,属于动物的繁殖行为。
答案
解析
关闭
D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1
2
3
4
5
4.许多动物个体间都能进行信息交流,当一只黑长尾猴发现不同的敌害时会发出不同的叫声,这种信息交流的方式为( )
A.动作
B.气味
C.声音
D.体色
答案
答案
关闭
C
知识清单
预习自测
1
2
3
4
5
5.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下列动物行为不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牧羊犬看护山坡觅食的羊
B.狒狒“首领”优先享有食物
C.“雁阵”由经验丰富的“头雁”带领
D.兵蚁专司蚁巢的保卫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狒狒“首领”优先享有食物、“雁阵”由经验丰富的“头雁”带领、兵蚁专司蚁巢的保卫,体现了群体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因此属于社会行为。牧羊犬看护山坡觅食的羊属于学习行为,不具有社会行为的特点,不属于社会行为。
答案
解析
关闭
A
1
2
1.动物的社会行为
1
2
【例题1】
社会行为有利于动物群体的生存,下列能体现社会行为的是( )
A.蜻蜓点水
B.乌贼释放墨汁
C.蜘蛛结网
D.蜂群中的蜜蜂各司其职
解析: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蜻蜓点水是繁殖行为;乌贼释放墨汁是防御行为;蜘蛛结网是取食行为;蜂群中的蜜蜂各司其职是社会行为。
答案:D
1
2
2.动物信息交流的方式
1
2
【例题2】
下列动物行为不属于动物“通讯”的是
( )
A.蜜蜂的舞蹈动作
B.长尾猴发现豹时会发出一种叫声
C.小动物闻到老虎气味纷纷逃避
D.乌鸦见到老鹰时大声鸣叫
解析:小动物闻到老虎气味纷纷逃避是一种防御行为,不属于动物间的“通讯”。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