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课题3 水的组成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氢气的性质,知道氢气是一种环保燃料
通过水的电解实验推断水的元素组成,深入理解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会从元素组成的角度区分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水的化合和分解实验的认识,形成研究物质组成的一般思路。
在进行水的电解实验活动中,培养观察和描述能力、分析和推理能力、归纳和评价能力。
通过对纯净物的分类的学习,形成分类这一重要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水的组成化学史的学习,认识到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2.形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
1.基于水的电解实验的证据推理;
2.从元素组成的角度区分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
教学难点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教具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
药品:稀硫酸 锌粒 泡泡液
仪器:铁架台 铁夹 点火器 大试管 带橡胶管的单孔橡皮塞 试管(2个)水槽 酒精灯
学生实验:
药品:蒸馏水 氢氧化钠
仪器:水电解器 学生电源 导线(2根)火柴 酒精灯 木条
环节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评价要点
导入
新课
【复习旧知】
水经过过滤等操作得到洁净的水,蒸馏得到纯水,水能否再分呢,由什么组成呢?
承上启下,引发对水组成的思考。
观察学生的表现,是否注意到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
证据推理
氢气的性质
【水的组成发现历史】
1.2000年前,水被认为是组成物质的一种元素。
【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认识?
2.普利斯特里的魔术——教师演示氢气的性质实验和氢气的爆炸实验
【问题】请依据演示实验推测氢气的性质。
3.卡文迪许
【问题】为何遗憾,对你有什么启发?
拉瓦锡——相反的实验
【问题】如何研究水的组成?
启发学生思考科学探究是获取知识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初步培养证据推理能力和规范描述现象的能力。
通过氢气的爆炸实验,深刻认识氢能源的危险性。
通过水的组成相关化学史的介绍,形成研究物质组成的一般思路。
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及对问题的回答情况,评价学生是否初步形成氢气的检验方法和基于证据的推理能力。
是否形成研究物质组成的思路方法。
合作探究
水的电解
5.【实验】水的电解
【问题】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存在什么关系呢?
【PPT】水的符号
1661795194310H2O
H2O
学生分组完成水的电解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归纳,及资料的补充再强化学生的证据推理能力。
依据推理得出的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把水的符号提出来,为后面学习化学式做准备。
观察学生实验的操作是否规范,现象的记录是否准确。
关注学生是否能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不变推出水的组成;是否能依据体积比及补充资料推理出水分子的构成。从而评价学生证据推理能力是否形成。
讨论交流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活动探究
物质分类
6.【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过渡】对于宏观上的现象,都能用微观的理论去分析解释,那么,从微观的角度看,水的电解是如何发生的呢?
【动画】水的电解微观模拟。
【问题】原子 元素
分子 物质
【练一练】
利用微观动画模拟水的电解,将微观粒子模型化,直观化,更好的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通过对水的电解微观的分析,用微观的理论解释化学变化中元素不变的原因和物质改变的原因,梳理宏观概念和微观概念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把物质、名称、符号写在卡片上,在活动中,将理论性的知识实践化,在活动中感受分类的思想。
关注学生是否能规范的表达原子、元素、分子、物质等宏观与微观上的概念。
观察学生能否依据元素的组成进行分类
7.【物质分类】
【我会分】
将写有物质名称的卡片,从所含元素种类的角度,对以下物质进行分类。
拓展提升
氢能源
【氢能源】
【视频】“烧水”汽车
用水替代“汽油”形成认知上的冲突,认识形成元素不变的唯物主义观念。
关注学生能否形成服务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思维导图,整理思路,化简为繁,以小组为单位绘制本节课的思维导图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思维导图
观察是否能充分运用思维导图工具进行课本知识的梳理
测评
【测评】
完成测评练习
学以致用,当堂检测
是否能独立完成达标检测
作业
【作业】
以水的发现历程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论文。
学生为了完成论文,必然要查阅一些资料,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兴趣,发现化学的乐趣!
关注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