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单元期末复习整合(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单元期末复习整合(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17 15:0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上:中国近代史
(1840——1949年)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一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二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三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四、五单元)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第六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第七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社会生活
教育文化事业
第八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一单元)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侵略
反抗
第一单元
18世纪60年代
1839
1840
1842
1851
1853
1856
1860
1864
侵略
反抗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林则徐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关天培、陈化成相继牺牲
太平天国运动
金田起义
定都天京
天京事变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鸦片战争
原因
经过
结果
影响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中国禁烟运动
鸦片输入的目的
鸦片输入的危害
虎门销烟的时间、意义
时间
1840——1842
民族英雄
(1)关天培:虎门战争;(2)陈化成:吴淞战争。
失败,签订《南京条约》
内容
危害及之后的条约
失败原因及教训
开始沦为
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因
经过
结果
影响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修约要求遭到失败。
时间
1856——1860年
主要事件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失败,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内容
《北京条约》内容
沙俄侵占中国中国北方大片土地
借口
英—亚罗号事件;法—马神甫事件
进一步加深
太平天国运动
原因
根本原因
外部原因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尖锐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时间
1851——1864年
筹备
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经过
1851年金田起义→永安建制→1853年,定都天京→1856年,军事上达到全盛→1856年,天京事变由盛转衰→1864年天京陷落,运动失败。
前期:《天朝田亩制度》
后期:《资政新篇》
失败原因
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第一单元限时训练(满分50分)
1.虎门销烟的时间、意义。(3分)
2.鸦片战争的原因。(2分)
3.鸦片战争开始结束的时间(2分)列举战争中的两位英雄人物及战争(3分)
4.《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及内容。(5分)
5.鸦片战争的影响。(4分)
6.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2分)
7.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及结束时间。(2分)
8.《天津条约》内容。(3分)
9.《北京条约》内容。(4分)
10.火烧圆明园的两个国家。(2分)
1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4分)
12.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标注时间)(6分)
13.《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目的、局限性。(5分)
14.太平天国后期的纲领性文件。(1分)
15.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2分)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技术
制度
思想
开端
太平天国运动
两次鸦片战争均已失败 告终
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
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
侵略加深
近代化探索
第二单元
1861
1868
1894
1895
1898
1900
1901
侵略
19世纪60年代
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抗争与探索
洋务运动开始
洋务运动
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洋务运动
时间
目的
背景
失败原因评价
进19世纪60到90年代中期
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
洋务运动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当时清政府内外交困,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
建新式海陆军
军事工业
内容
代表人物
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
口号
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民用工业
培养新式人才
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课本21页江南制造总局图片)
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京师同文馆
甲午中日战争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原因
经过
结果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及资本主义经济扩张需要。
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
时间
1894——1895年
过程
1894年,丰岛海战→1894,平壤战役→黄海海战(大东沟战役)→辽东半岛战役(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门户开放
《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影响
时间、原因、内容、影响
戊戌变法的背景: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封建势力进行阻挠破坏
发生
发展
高潮
结局
公车上书揭开序幕
创办报刊组织学会
百日维新实行变法
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戊戌变法
背景
兴起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加深。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公车上书
时间
领导人物
核心内容
影响
发展
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推动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为变法运动做了思想准备。
高潮
百日维新
时间
目的
开始标志
内容
结局
失败原因及教训
影响
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时间
原因
1900——1901年
根本原因
进一步瓜分中国
直接原因
镇压义和团运动
背景
口号及意义
目的
性质
失败原因及影响
参与国
英俄德法美日意奥
(鹰饿的话每日一熬)
过程
1900年,八国联军两千多人从天津向北京进犯,义和团在廊坊阻击敌人,之后联军攻占大沽炮台,天津的义和团在清军的帮助下,与侵略军在老龙头车站展开激战,并炮轰紫竹林租界,在天津保卫战中,清军直隶提督聂士成壮烈殉国,1900年7月天津陷落。8月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下令“剿杀”义和团。
结果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
辛丑条约
时间
内容
影响
第二单元限时训练
1.洋务运动时间。(1分)
2.洋务运动的口号、代表人物及目的。(3分)
3.列举洋务运动的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各三个,分开写)(6分)
4.洋务运动创办的三支海军。(3分)
5.如何评价洋务运动。(5分)
6.甲午中日战争开始及结束时间。(2分)
7.列举甲午中日战争中的3个民族英雄并指出牺牲于哪场战役(6分)
8.《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1分)内容(4分)。
9.《马关条约》的影响。(3分)
10.公车上书时间、背景、领导人、内容及影响。(5分)
11.百日维新开始的标志。(1分)
12.戊戌变法运动的影响。(6分)
13.《辛丑条约》影响。(2分)
列强侵略
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三单元)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中华民国的创建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辛亥革命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成立兴中会
领导广州起义
成立同盟会
时间
地点
提出三民主义
1894年
美国檀香山
宗旨
振兴中华
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意义
标志着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诞生。
时间
1895年
地点
广州
人物
孙中山、陆皓东等会党人员
结果
起义消息泄露,起义失败
背景
时间
地点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革命团体
1905年
日本东京
目的
为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性质
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意义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成立
准备
时间
地点
两大成果
组织上
1911年10月10日
湖北武昌起义爆发,结果武汉三镇光复,湖北军政府成立。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的建立
思想上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三民主义的提出
军事上
萍浏醴起义、安庆绍兴起义、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黄花岗起义的意义)
中华民国的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时间、临时大总统、首都、国旗、纪年、成立标志
颁布时间、机构、内容、性质、意义。
结局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退位,清朝统治结束。
评价
性质、影响、局限性
教训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行不通。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二次革命
袁世凯复辟帝制
导火线
背景
时间
过程
结果
准备
对内实行独裁统治
对外出卖国家
称帝
1915年底,袁世凯称帝,改国号中华帝国,定1916年为洪宪元年。
护国战争
准备
爆发
结果
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梁启超、蔡锷离京,前往南方筹划讨伐袁世凯事宜。
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军阀割据
直系、皖系、奉系军阀
护法运动
时间
领导者
原因
结果
融会贯通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项目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不同点
发动国家
国际背景
时间
开始标志
签订条约
条约影响
侵略范围
最能反映侵略意图的条款
列强所处阶段
经济侵略方式
1.中国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项目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同点
发动国家
英国
英、法
日本
英俄德法美日意奥
国际背景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1840—1842年
1856—1860年
1894—1895年
1900—1901年
开始标志
1840年6月英军入侵广东海面
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
1894年7月,丰岛海战
签订条约
《南京条约》
《天津》《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条约影响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侵略范围
东南沿海
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
长江中下游、内地
京津地区
最能反映侵略意图的条款
五口通商、协定关税
增开通商口岸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列强所处阶段
自由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
经济侵略方式
商品输出
资本输出
1.中国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南京条约》VS《北京条约》VS《天津条约》VS《马关条约》VS《辛丑条约》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条约名称
背景
时间
地点
内容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2.《南京条约》VS《北京条约》VS《天津条约》VS《马关条约》VS《辛丑条约》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条约名称
背景
时间
地点
内容
《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
1842年
南京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五亿(议)港元“
《天津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
1858年
天津
①公使驻京;②增开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长期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
1860年
北京
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④赔款也大幅度增加。
《马关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
1895年
日本马关
(1)割辽东半岛(后赎回)、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割地) ?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赔款)?增开重庆、沙市、苏杭四口为通商口岸。 (增开商埠)④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两口分工“)
《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年
北京
”前(钱)进(禁)兵馆
3.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技术
制度
思想
开端
3.洋务派VS维新派VS革命派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项目
洋务派(洋务运动)
维新派(戊戌变法)
革命派(辛亥革命)
不同点
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主张通过变法,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
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正太,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相同点
向西方学习,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
(1)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呈现出层层递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特点;
(2)中国近代化探索都是为了争取民族独立、救亡图存,但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3)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救中国,资本主义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4)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4.孙中山生平
1894年 成立兴中会
1895年发动广州起义
1905年成立同盟会,在《民报》发刊词中阐明“三民主义”
1907年 领导广西镇南关起义
1910年领导广州黄花岗起义
1912年1月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3年发动二次革命
1915年发表《讨袁檄文》,影响护国战争
1924年1月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4年创办黄埔军校
5.历史年代计算
(1)初期和末期:一个世纪的初期和末期在计算时,要注意公元前后的问题。公元前后正好相反。
(2)跨越公元前后的(即跨元年):两个年代相加再减一。
(3)年代换世纪:从某个年代的百位数算起,百位数加1,其它不变。
(4)中华民国纪年算法:民国元年为1912年,羧酸年代减去1911年即可。
求民国年: 民国年= 公元年 - 1912年 + 1
求公元年: 公元年= 民国年 +1912年 - 1
6.中华民国VS南京临时政府
中华民国:存在于1912年——1949年,分三个时期,即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南京临时政府:是中华民国的一个时期,只存在3个月(1912年1月——3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