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新课导入
20世纪初期,在北大的讲坛上,有从海外归来的、西装革履的大力宣传新思想的进步人士;也有拖着长辫子、身穿马褂的满口之乎者也的封建遗老,他们相互抨击对方的思想观点,出现了激烈的思想冲突。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现象出现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2课:新文化运动!
学习目标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
2.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历史意义。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新课讲授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仅依靠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能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2.兴起的时间和标志
时间:
标志:
1915年
3.代表人物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青年杂志》的创刊(后改名为《新青年》)
4.重要阵地
北京大学和《新青年》
蔡元培
北京大学红楼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影响
1.内容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三纲: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
通常指仁、义、礼、智、信。
造成唐氏女子的悲剧是什么?
贞节烈女:民国初年,北京《中华新报》曾刊登一则新闻:有一女子唐氏19岁,许配张家,还未嫁过门,未婚夫就死了。为了做烈女,唐氏选择自杀殉夫,历尽了喝符灰水、吞金、上吊、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服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封建旧道德,旧文化(封建吃人礼教)。
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提倡民主与科学
科学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民主
人血馒头:他的母亲端过一碟乌黑的圆东西,轻轻说:“吃下去罢,--病便好了”。 小栓撮起这黑东西,看了一会,似乎拿着自己的性命一般,心里说不出的奇怪。十分小心的拗开了,焦皮里面窜出一道白气,白气散了,是两半个白面的馒头。
提倡文学革命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
干不了,谢谢。
文白之争“胡适婉拒做官”
简单明了
苦涩难懂
新文化运动“新”的声音
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
反对迷信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现象一
儒家传统思想
民主共和
民主共和
儒家传统思想
意义:
1、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思想的统治地位
现象二
我没见过他,怎么能爱上他?
我没有爱他,又怎么能嫁给他?
这简直是一件买卖,拿人去当牛马罢了。
我要保全我的人格,
还怎么能承认什么礼教呢?
——1919年的《新诗年选》摘录《自觉地女子》
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化学实验室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浮雕
意义:
2、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现象三 材料一:“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乱”。 ---陈独秀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钱玄同认为“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要“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
片面性:绝对否定东方文化和绝对肯定西方文化,是片面的,偏激的。
洋务运动
技术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制度
新文化运动
思想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近代化探索历程
名称
内容
特点
自强求富
变法图强
三民主义
民主科学
课堂小结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提倡民主和科学
新文化运动
时间:1915年《青年杂志》
兴起
内容
意义
代表人物、主要阵地
倡导文学革命
随堂演练
1、把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的是 (?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 )
A、《新青年》?????????????????B、《中外纪闻》
C、《民报》??????????????????? D、《申报》
C
A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 )
①陈独秀 ②李大钊???
③鲁迅??? ④胡适??? ⑤毛泽东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4、对新文化运动的意义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
A、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B、是一次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
C、民主、科学思想的普及教育运动
D、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运动
C
A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