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掌握《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和巴黎公社的性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利用课件提供的文字、图片等资料,认识工人的最初斗争形式;马克思、恩格斯的高尚情操以及他们所创立理论的正确;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政权性质及其不可避免的失败结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马克思和恩格斯选择为人类谋福利作为自己职业的高尚情操和巴黎公社的战斗精神都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值得发扬。
【教学重难点】
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难点:巴黎公社。
【教学过程】
导课·明标
展示材料:
14770101146810
3068320356235
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发起人类纪元“千年第一思想家” 这一命题进行了校内征询、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屈居第二。 随后,英国BBC广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马克思仍然是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世界历史》
演示:“马克思位居第一”和“马克思仍然是第一”。
师:在世纪之交,人们回望过去的千年,马克思被一致推举为“千年第一思想家”。你知道为什么称马克思为“千年第一思想家”吗?他的思想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哪些影响?让我们共同走进历史缅怀这位伟人。
课题: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展示:学习目标:
1.说出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
2.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构成。
3.知道《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时间、意义。
4.识记巴黎公社成立的时间、性质。
5.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自主·探究
要求:根据下列问题,认真默读课本第98-101页的内容(大字精读,小字粗读),并在相应的位置标出要点,限时6分钟:
1.概述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
2.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3.《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时间、意义?
4.国际工人协会成立时间、斗争目标?
5.巴黎公社成立时间、性质、结果?
师生展评
展示:《马克思、恩格斯图片》
师: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被称为时代风云中的两颗巨星。进入第一篇章学习:
第一篇章 时代巨星——马克思与恩格斯
师:介绍马克思,他的全名是卡尔·马克思,犹太民族,国籍是德国,他的称谓很多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革命家。。。人生经历也很丰富。1分钟准备,补充马克思的人生简历。
学生:据提示词展示,补充:
1818年5月5日:
中学时代:
博士毕业后:
在巴黎:
1848年:
1849年:
1883年3月14日:
师:同学们回答的不错。这就是马克思光辉的一生。1935年,17岁的马克思在中学毕业作文中写到:
展示:
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
我们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这样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指定一学生朗读。
问:马克思在青少年时代的理想是什么?
学生回答。
师:作为中学生,我相信大多数同学都树立了远大理想,有了明确人生目标。哪位同学愿意分享自己的理想目标。
几名学生分享。
师: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愿同学们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马克思是伟人也是常人,他热爱生活,重情重义。
展示: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的伟大会见,开始了长期合作的革命实践活动。
师: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友谊长达40年,正如列宁所说: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两人共同深入到工人生活中去。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进行,给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展示:
材料一 1785年英国棉纺织品的产量是4000万码(1码=0.914米),1850年增加到20亿码,增长了49倍;英国生铁产量从1740提的1700多吨增加到1850年的225万吨,增长了1300多倍。
材料二 19世纪初期的工作条件:在棉纺工厂,每天工作14小时,厂房卫生通风条件极差,车轮转动的声音震耳欲聋,低矮、拥挤、点着煤气灯的车间,充斥着令人厌恶的煤气毒臭...人们吸进去导致严重的肺结核。这种工厂被称为“人间地狱”。
住房条件更差,又污秽又缺少家具。他们睡觉的地方常常是用麻袋、一堆棉屑或一捆麦秸铺成的......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生活、工作条件差 工资低,工作时间长。
问:谁创造了社会财富?谁占有?
学生回答:工人,资本家。
师: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无产阶级越来越贫穷,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逐渐暴露。
师: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表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无产阶级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
师:马克思、恩格斯结合自身的革命经验,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精华,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第二篇章 光辉思想——《共产党宣言》
展示:《共产党宣言》书影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让统治者在共产主义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问:《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时间?作者?是为哪个组织起草的纲领?
学生回答:1848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共产主义者同盟。
问:《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师:通过一段经典诵读来了解。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完成大屏幕上的四个问题:
1.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2.运动中最坚决、起推动作用的部分:
3.不可避免的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4.取代资产阶级旧社会的是:
学生回答。
展示:1.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运动
运动中最坚决、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共产党
3.不可避免的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
4.取代资产阶级旧社会的是:共产主义社会
解释:共产主义社会:
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学生看书100最后一段正文。
学生回答:
师: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体系,是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指引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是实践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不断发展,是开放的理论。
过渡:有了科学理论,无产阶级开始了伟大尝试、艰辛实践—巴黎公社。
展示:
第三篇章 艰辛实践——巴黎公社
师: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史称?
学生回答:第一国际。
成立时间: 斗争方式: 斗争目标:
学生脱离课本回答。
师:巴黎公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第一次运用。
展示:
背景: 过程: 性质: 结果:
问题:巴黎公社为什么会失败?
展示:
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也就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并不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马克思
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与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1871年的法国尚不具备这些基本条件。
——列宁
学生分组讨论: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无产阶级力量薄弱。
师:为了纪念巴黎公社,为纪念巴黎公社,鼓励无产阶级继续斗争,实现自己的解放。巴黎公社失败后的第二天,鲍狄埃创作诗篇《国际歌》,后来,法国工人作曲家狄盖特为《国际歌》谱曲。
展示: 欧仁·鲍狄埃《国际歌》词作者 比尔·狄盖特《国际歌》曲作者
师:巴黎公社,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世界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的胜利,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中国创造了奇迹,实现三次飞跃!!!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和巴黎公社运动,领略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友谊和创新精神,以及巴黎人民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鼓舞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链接中考
1.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921年秋,郭寿生在烟台海军学校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该小组主要研究、宣传的内容包括( )
①三民主义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
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④科学社会主义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2.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得到广泛传播,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开始指引工人运动沿着正确的道路迅速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共产党宣言》有力地指导了英国的宪章运动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共产党宣言》发表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D.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
3.列宁说:“马克思的学说是人类在19世纪创造的优秀成果一一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马克思的学说”诞生标志是( )
A.宪章运动的开展 B.巴黎公社的成立
C.《共产党宣言》发表 D.十月革命的胜利
4.在《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下,1864年,欧洲各国工人建立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随后的俄国十月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等相继展开。这表明马克思主义诞生( )
A.只适合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 B.是中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经验的总结
C.只适合中俄两国的暴力革命 D.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