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2.掌握陈胜和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正确分析秦末农民战争的原因;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重点)
学习目标
阅读 阅读
修长城
筑驰道
150万
修骊山陵、阿房宫70万
攻打匈奴30万
戍守五岭50万
材料:拒史书记载:税收20倍于古,三分之二的收成交给政府。假如一个农民收获900斤粮食,那么就要给国家600斤以上。
【自学质疑】阅读课本知识,50-51页第二段知识,完成学案知识梳理,将疑难问题反馈给老师。
赋税沉重
兵役徭役繁重
死刑:坑杀、腰斩、车裂、等十多种
秦法还规定: 族诛 连坐等
一人犯法,罪及三族
肉刑:割鼻、断腿、挖膝盖等
当时在秦朝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情景:
一人犯法,邻里连坐
焚书坑儒
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
刑法严酷
史料记载:诛杀兄弟、姊妹22人;杀害蒙恬等大臣不计其数;不断增加赋税和徭役……
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通过本课学习,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评价历史人物的功与过所持标准:
(1)不能绝对化,要全面分析,一分为二。
(2)要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3)要史论结合,不能空下结论。
【探究议题】
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不全面。(1)千古一帝说,侧重答秦始皇的历史贡献。(2)暴君说,需要答出他的暴政表现。总之,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看,功过相比,秦始皇功大于过,是值得肯定的。
1.赋税沉重。
2.兵役、徭役繁重。
3.刑法严酷。
4.秦二世统治更加残暴。
【大显身手】归纳秦朝暴政的表现
反抗
快速阅读课本有关“陈胜、吴广起义”部分并结合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填充表格内容,总结其历史意义。
陈胜、吴广起义
时 间 地点
口号 政权
直接原因
结 果
地 位
公元前209年
大泽乡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遇雨误期
失败
中国历史上第一大规模农民起义
【自学质疑】(一)
大泽乡
渔阳
陈
函谷关
×
咸阳
大泽乡起义→攻县城→占领陈,建政权→挺进关中→秦二世反扑→陈胜、吴广被害。
民心
【大显身手】说出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如果陈胜吴广在前行渔阳戍边的途中没遇雨,秦末的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
遇雨误期是直接原因
看图和阅读课本52页第三段课文,填充学案中后期领导人(项羽和刘邦)的事迹。
【大显身手】阅读典故—破釜沉舟,说出巨鹿之战的时间、战争双方、结果、特点。
秦朝灭亡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战争,即从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202年……史称“楚汉之争”。
战争目的
代表阶级
秦末农
民起义
楚汉
之争
战争性质
帝位之争
反抗秦的
暴政
农民阶级
封建地主
阶级
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斗争
农民战争
刘邦
项羽
广纳人才,势力壮大。
刚愎自用,众叛亲离,实力削弱。
取得胜利,建立汉朝。
最终失败,乌江自刎。
秦朝两世而亡和刘邦逆袭战胜项羽,给我们的共同启示是什么?
得民心者得天下;实行仁政,关注民生。
1. 、 发动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最后推翻秦王朝的是 领导的农民起义军。
陈胜
吴广
刘邦
2.“天下苦秦久矣”,是指( )
①赋税繁重 ②刑法苛严
③车同轨,书同文 ④徭役繁多
A.①④ B.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C
【达标检测】
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是指( )
A.项羽、刘邦起义 B.国人暴动
C.牧野之战,奴隶倒戈D.陈胜、吴广起义
D
4.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成语“破釜沉舟”来源于( )
A.垓下之战 B.长平之战
C.马陵之战 D.巨鹿之战
D
5.“楚汉之争”取得胜利的是( )
A.项羽 B.刘邦 C.陈胜 D.吴广
6、材料: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矣。
陈胜、吴广。
原因:秦朝的暴政。
(2)秦朝灭亡的史实给你哪些启示?
借古鉴今
通过本课学习使我们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从历史的兴替中汲取营养,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课型 新授课 课题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授课人
【教学目标】
1.掌握秦始皇与秦二世暴政的主要表现,培养总结归纳能力。2.掌握陈胜和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正确分析秦末农民战争的原因;认识到得民心者的天下的道理。(重点)3.知道楚汉之争的交战双方、性质和结果。教学难点:秦末农民战争的原因
【课堂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把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新阶段,然而又是什么让强大的秦帝国稳固江山的梦想仅仅十几年就灰飞烟灭了呢?(学生回答:秦朝实行暴政,引发秦末农民大起义,推翻了秦朝统治)(一)秦的暴政【自学质疑】自主学习课本50-51页第二段知识,完成知识梳理,将疑难问题反馈给老师。秦始皇(1)赋税沉重。迫使农民将 的收获物上缴国家。(2)徭役和 繁重。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3)法律 ,刑罚极为残酷。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单是死刑就有车裂、腰斩、活埋等十多种。(4)秦二世统治更加残暴。对民众的剥削更为残酷,恣意挥霍,穷奢极欲。【大显身手】小组代表展示归纳秦朝暴政的表现【探究议题】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通过本课学习,你对此有什么看法?(依据学情选择完成)陈胜、吴广起义【自学质疑】快速阅读课本有关“陈胜、吴广起义”部分并结合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完成表格相关内容。 陈胜、吴广起义发生时间地点口号政权名称直接原因结果历史地位【探究议题】如果陈胜吴广在前行渔阳戍边的途中没遇雨,秦末的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依据学情选择完成)原因:(1)根本原因:秦的暴政。(2)直接原因:戍守长城遇雨误期,按律要被处死。项羽刘邦起义:【自学质疑】看图和阅读课本52页第三段课文,填充学案中后期领导人(项羽和刘邦)的事迹。(1)项羽:在 中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2)刘邦:率军直抵秦都咸阳, 年,秦朝统治者投降,秦朝灭亡。【大显身手】阅读典故—破釜沉舟,说出巨鹿之战的时间、战争双方、结果、特点。楚汉之争【自学质疑】小组合作研读课本52页第四段课文及相关材料完成填充以下知识点性质:统治阶级为 ,展开的争战。【延伸拓展】多媒体展示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对比表格并分析。双方:西楚霸王 和汉王 。【对比分析】展示项羽、刘邦不同做法对比表格,点拨得出结论。3.逆转:势力强大的项羽,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处于弱势的刘邦收揽民心,善用人才,双方力量逐渐逆转。4.结果:刘邦军队将项羽包围在 ,项羽兵败自刎,刘邦取得最终胜利。【大显身手】楚汉之争的目的、交战双方、结果是什么?【探究议题】秦朝两世而亡和刘邦逆袭战胜项羽,给我们的共同启示是什么?(依据学情选择完成)【达标检测】 、 发动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最后推翻秦王朝的是 领导的农民起义军。2.“天下苦秦久矣”,是指( ) ①赋税繁重 ②刑法苛严 ③车同轨,书同文 ④徭役繁多 A.①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是指( )A.项羽、刘邦起义 B.国人暴动C.牧野之战,奴隶倒戈D.陈胜、吴广起义4.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破釜沉舟”与下列哪一场战役有关( )A.城襥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5.“楚汉之争”取得胜利的是( )A.项羽 B.刘邦 C.陈胜 D.吴广6.材料: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矣。(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指的是秦末农民大起义,请写出两位起义的领袖?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秦朝灭亡的史实给你哪些启示?【课堂小结】以古鉴今,知识升华。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