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大自然的声音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大自然的声音 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17 21:0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三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部编版)
课题名称
单元七 21大自然的声音
教学目标
找到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的关键句并填写在图表中,借助图表说出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本文以读为主,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声音的美妙,而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具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分析
本篇散文,文字优美,作者把声音用语言描写出来,需要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稍有难度。
教学方法
通过情境朗读和想象画面,初步感受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通过关键语句,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直接导入,感知“美妙”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描写大自然声音的散文,一起读读课题吧!(齐读课题)
2、同学们,你们有留心听过大自然的声音吗?谁来说说?
(学生汇报)
3、宁老师也带来一些大自然的声音,我们来听听!(播放鸟鸣、蛙叫、虫鸣等)
(1)刚刚听了很多声音,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感受?(生汇报)
(2)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指名读)
过渡语:那大自然中有哪些美妙的声音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初读课文 检测生词
(多媒体出示)自读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圈画出描写声音的词语。
词语找到了吗?谁想和我们大家分享你找到的词语。
预设1:我找到了“嘀嘀答答、叮叮咚咚、淙淙、潺潺”等。
拟声词有一种魔力,读到它我们仿佛可以听到这儿美妙的声音。
预设2:我找到了“雄伟的乐曲 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等。
这些词语可以让我们想象到画面,感受美妙的声音。
认读词语,读准字音。
过渡语:用这样分类识词的方法来积累词语,对我们以后的作文有很大的帮助。
三、整体感知
课文中围绕“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这一自然段到底写了谁的美妙声音?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用“---”画出相关句子。
学生汇报每个自然段的关键句,完成课后第二题。
(1)第 2 自然段,找到关键句“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2)第 3 自然段,找到关键句“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3)第 4 自然段,找到关键句“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3、借助关键句,了解课文内容。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四、精读课文第 2 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 2 自然段,勾画生动语句,体会“美妙”。
2.学生进行交流汇报。把自己觉得美妙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也可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3.教师在学生自由交流的基础上相机指导,点拨关键。
预设指导1:
句子: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引导:关注四个“不一样”,想象有哪些“不一样”。边读边想象,边想象边读。不一样的季节进行拓展运用。
春天的风是______它_______,那是______的乐曲。
夏天,暴风雨到来,狂风_____,那是____的乐曲。
秋天的风是______它_______,那是______的乐曲。
冬天的风是______它_______,那是______的乐曲。
预设指导2:
句子: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引导:理解“呢喃细语”。学生想象画面,通过关键词感受微风和狂风声音的不同之处。在生活中你在哪里听过这些声音?
小结
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去欣赏了音乐家风为我们大家演奏的乐曲。在学习风这个自然段时,同学们读了自己喜欢的句子,想象了画面,读出了自己的感受。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式,课后你们可以运用这种方法自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说说你又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下节课我们继续和大家欣赏大自然的美妙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