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语文
年级/册
四年级(上)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一单元 1《观潮》
教学目标
想象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既生动又有层次地描述钱塘江大潮壮观景象。
重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
通过理解重点句子,想象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从学生角度分析
展开想象,将凝固的语言转化为钱塘江大潮的壮观画面,具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方法
通过品读句子,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既生动又有层次地描述钱塘江大潮壮观景象。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多少人盼望着能亲眼目睹这大自然的美景,今天让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象的翅膀,来感受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1.感受潮来时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
2.小组讨论: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描述大潮的“奇”的?
3.感受奇的声音和形态。
(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这个句子把大潮的声音比作闷雷滚动,暗示潮水来势凶猛。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①比较句子。
A.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B.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C.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C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浪比作“千万匹白色战马”写出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看潮人的心情越来越激动。
②“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个句子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潮来时声音之大,震耳欲聋。
③“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写出了潮水铺天盖地、如万马奔腾般奔涌而来的具体样子。
4.整体回归,从图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如果你是小导游,你会怎样向同学介绍钱塘江大潮?
小结
刚才我们仿佛追随作者一起身临其境的去观赏了一次钱塘江大潮,他的壮丽、它的雄奇,令我们叹为观止,使我们深深折服。真不愧为“天下奇观”,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