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4—7单元复习
——新中国的成就
【知识巩固】
一、 民族团结
1.民族分布特点: 以 为主体的各民族 。
2.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3..政治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⑴提出: 时候 正式确立: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⑵状况:建5个省级自治区( 自治区、 自治区、 自治区、 自治区、 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
⑶意义:有利于促进 ,是我国的一项 和 。
4.经济上------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⑴表现:西藏----我国五大牧区之一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国家商品粮基地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第二大橡胶基地
⑵典型:西部大开发 代表:孔繁森----“援藏干部”
5.西藏问题
(1)1951年, 。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 期间(1953—1957年): 、新藏、 公路。
(3)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西藏自治区。
(4)1961年,西藏地区胜利完成 ,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了主人,进入社会主义阶段,今天西藏成为我国的重要牧区。
(5)山东援藏干部 。
(6)我国对少数民族实施的两项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各民族共同发展。
(7)从西藏民族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中,得到哪些启示?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必要前提和必然结果;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才能促进共同发展、繁荣。
二、祖国统一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提出: 针对 问题提出。
2.含义:中国大陆---- 制度 港澳台---- 制度(50年不变)
(二).香港、澳门回归:
1.原因: 。
2.过程:⑴港:1984年底,中英签署联合声明,中国于 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⑵澳:1987年4月,中葡签署联合声明,中国于 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意义: 。
(三)海峡两岸的交往
一、台湾历史上的三次分离两次回归
1.台湾与祖国的第一次分离和回归:1624 殖民者入侵台湾;1662年, 收复台湾。
2. 台湾与祖国的第二次分离与回归:1895年,中日签订《 》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年抗战胜利台湾又回到祖国的怀抱。
3. 台湾与祖国的第三次分离: 年 败退台湾,台湾再次与祖国大陆分离。
1950年,美国发动朝鲜战争,将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对台方针的变化):
1.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 。 2。20世纪50年代: 方式解放台湾。
3.改革开放后:采取“ ”的对台基本方针。
4.1995年初: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 。(详见课本P62-3)
这是新时期推进祖国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变化:
1.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 ”政策, 年隔绝状态被打破。
2.1990年,成立 (台);1991成立 (中)。
3. 1992年,达成“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
3. 年,“汪辜会谈”达成共识“ ”,标志着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重要一步。
4.2000年3月以来,台湾政局发生变化。
四、台湾问题与香港问题的区别:前者是内政问题,后者是主权问题
解放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前提: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今天祖国统一的阻碍因素:“台独”分裂势力的分裂活动(最大威胁);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中国的完全统一必将实现。原因如下: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两岸同根同源;
(2)中国国力日益强大,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3)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正确的统一方针和政策;
(4)海内外中华儿女渴望祖国完全统一,岛内分裂势力不得人心;
(5)港澳顺利回归,繁荣稳定,成为“一国两制”的范例。
五、为实现台湾的回归,我们应该进行怎样的努力?
答:青少年要:①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②同“台独”等破坏祖国统一,分裂祖国的言行作斗争;③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使祖国强大.
认识:统一是历史潮流,台湾在祖国的怀抱里更加繁荣;一个中国是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分裂祖国活动注定要失败。
三、国防建设成就
(一).海军:
1.第一支海军---- (新中国成立前建立);有相继建 舰队。
2.1971年,自行研制出导弹驱逐舰; 年,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
3.20世纪90年代,海军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兵种: 、 、 、
等。
(二).空军:
1.战绩:空军建立初,参加 战争。 击落美国王牌飞行员的战斗机。
2.1956年,仿制成功第一架国产歼5型歼击机。又制造出歼击机、轰炸机、强击机。
三.战略导弹部队:
1.任务: 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年
2.导弹核武器:
四、外交成就:
1、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外交成就:
A.50年代外交成就
(1)在建国的第一年里,中国同 等 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2)1953年,周恩来第一次提出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 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亚非国际会议),提出“ ”的方针,①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②促进了中国同亚洲各国的团结与合作,③使中国赢得与会国的理解和尊重。
B.70年代外交成就
(1) 年10月, 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1971年, 秘密访华。
(3)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订《 》,中美关系正常化。
(4)1972年,日本首相 访华,中日建交。
(5) 年,中美正式建交。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建交公报》)
C。改革开放后外交成就
(1)1991年,中国加入“ ”(APEC)。
(2) 年,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中国迄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亚 会议。”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3)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
(4)2001年我国加入 (WTO)。
(5)2008年,
(6)2010年,
3、新中国取得辉煌外交成就的原因和意义
(1)原因:①我国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②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③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2)意义:为我国的现代化营造了一个和平的建设环境,加强了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贸联系,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4.中美关系: 20世纪70年代以前处于对抗关系,70年代以后走向正常化。
(1)全面冰冻:
①新中国成立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
②发动侵朝战争,企图进一步侵略中国。
③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派第七舰队到台湾海峡,阻止解放军收复台湾,干涉中国内政。中国人民实行了抗美援朝斗争,取得胜利。 (2)走向和解:
(1971年7月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访华)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1979年初,中美正式建交。结束了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
(3)当今中美关系的特点:友好发展是主流,有摩擦、矛盾。
(4)、中美关系存在问题:台湾问题(焦点);人权问题;贸易摩擦等。
(5)、中美两国可以合作的领域:维护世界和平、消灭和限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特别是核武器、保护世界环境、反对恐怖主义、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等方面
(6)结合中美关系发展的风雨历程,你认为未来两国关系怎样才能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
(3)中美关系存在着矛盾和摩擦,在曲折中发展。中美经济的互补性很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两国需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团结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五 科技、文学、艺术、体育、教育成就表
类 别 成 就
科技成就 核技术 原子弹: 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导 弹: ,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飞成功。 月,中近程地地导弹实现核爆炸。
航天技术 人造地球卫星: 年,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无 人 飞 船: 年,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 ”。载 人 飞 船: 年,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 ”。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 年,成功发射载人飞船“ ”。 2007年,第一颗探月卫星 。 2008年,成功发射载人飞船“ ”
籼 型杂交水稻 ① 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 -----“东方魔稻”②2001年,江泽民颁发 奖给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水利工程 三峡工程:不仅是当今世界第一大水利工程,也是规模空前的移民工程。
863计划 ① ,邓小平批示作出。随后形成《863计划纲要》②领域: 、 技术、 技术、 技术、 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1996年又加入 。
计算机网络技术 ①20世纪末,人类进入 时代。②应用:浏览新闻、查询信息、购物、上课、看病、通话、收发信件等。
文学 建国初期:①方 针:1956年,党提出“ ” ②代表作品: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 话剧--《茶馆》老舍 历史剧---《武则天》郭沫若文革后,改革开放以来:代表作品:1982年,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冬天里的春天》《李自成》《东方》
体育 群众体育:①毛泽东提出“健康第一”,体育列为学校重点课。②20世纪90年代,国家把体育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内容,建立完整体育制度,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体育成就:① 年,中国首次举办第11届亚运会。 ②2008年,首次举办第 届奥运会。 ③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 ,第25届世乒赛男单冠军。 ④中国第一个奥运冠军--- ,1984年,第 届洛杉机奥运会射击冠军⑤中国女排创世界大赛“五连冠”记录。
教育 科教兴国:①1986年颁布实施《 》; 年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②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③20世纪90年代,实施“ ”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 作为科教兴国奠基工程。高等教育:20世纪90年代初,高等教育大发展。
【试题链接】
1.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央政府为促进西藏地区发展而采取的措施有:
①废除了毫无人性农奴制,百万农奴翻身做了国家主人
②按照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对西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③从物力、财力、人力给与了支持,实行了改革开放、发展民族经济
④修建了青藏川藏新藏公路,现在又将青藏铁路修到了西藏,使其由过去的封闭到完全和祖国各地相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某历史兴趣小组的成员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80余年的奋斗历程。请你作为合作学习的伙伴,和他一起共同完成年代尺上与标号相对应的内容:
A ①开天辟地②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③澳门回归 B.①伟大转折 ②遵义会议 ③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C.①开天辟地 ②长征开始 ③“十五大”召开 D.①开天辟地 ②遵义会议 ③香港回归
3.中国共产党创建的人民军队已经走过了八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下列图片中能够见证这一历程的有:C
①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②工农革命军军旗 ③淮海战役总前委 ④1999年国庆阅兵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下列我国的基本国策中最能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一国两制
5.下列对周恩来重大历史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
①任职黄埔军校,培养军事政治人才 ②参加重庆谈判,争取国内和平 ③访问印度和缅甸,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出席万隆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