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百家争鸣(说课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1-13 21:3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浙江省高中历史新课程说课能力展示
必修Ⅲ专题一第1课
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之百家争鸣
说教学反思
说教法
说教学流程
说学法
说课提纲
说教材
1、教材地位
说教材
必修Ⅲ
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的辉煌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1.百家争鸣
2.儒学的兴起
3.宋明理学
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了解孔子生活的时代背景及主要生平;了解孔子、孟子与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入材料,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认识百家争鸣形成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现实的一些思想的举例,感受诸子百家为人类思想宝库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2、三维目标
3、重点难点
重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难点:认识百家争鸣形成的重要意义
确定的理由:基于课标、指标意见
突出重点:基于课标、指标意见
确定的理由:基于课标、指标意见、教材特点、学情
突破难点:如何变难为易、变抽象为通俗
4、教材内容
百家争鸣
第一子目:孔子和早期儒学
第二子目:老庄之学
第三子目:法家思想
第四子目:墨家主张
四目并列,分代四家;
突出典型;阐述思想。
1、教学理念
实施情境体验式教学,充分利用历史学科蕴含丰富图片、史料和音像资料的特点,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创设历史情境,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让学生“走近历史、感受历史,自主地理解和建构知识,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使学习过程成为掌握方法、自主体验、发展能力和生成情感的过程, 从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说教法
1、教学理念
实施问题探究教学方法,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师生从提供的背景、解决问题、交流成果等方面来组织和实施教学,以“问题”驱动课堂教学。由浅入深,学生由问题开始,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产生问题,不断促使自已进行探索。
说教法
2、教学方法
体验式教学法: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让知识在探究中生成
让思维在碰撞中闪光
问题探究法:
小组讨论法:
1、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爱做“白日梦”
学生的认知水平
专题史体系结构
高一学生常吃“夹生饭”
喜欢生动的、诗意的、文学的、艺术的历史
讨厌呆板的、枯燥的、乏味的、教条的历史
说学法
2、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伙伴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猎人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
学习新课
课堂小结
前后照应
课后探究
情感升华
说教学流程
流程一:
流程二:
流程三:
流程四:
论 语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历史。]
该不该“抬高孔子”
合作探究
学习新课
道家组
法家组
儒家组
墨家组
孔子曰:“仁者爱人。”
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孟子曰:“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
可覆舟。
“半部论语治天下”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孔子
治国思想:



儒家:
人人关系:
政治实践:
孟子
仁政 民贵君轻
学习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
荀子
天人关系:制天命而用之
请你给下列四幅漫画各取一个标题(要求四个字)
以柔克刚
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
庄周梦蝶
考考你的眼力
治国思想:
道家: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哲学思想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弱者道之用”
“柔弱胜刚强”
“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为无为,则无不治”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治国思想
道是世界之本
朴素辩证法
方法论
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
考考你的眼力
漫画一:
漫画二:
漫画三:
漫画四:
守株待兔
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智子疑邻
⑴给以上四幅漫画注入一个成语。 ⑵以上四幅漫画反映了哪些做人的道理?
要勤劳、诚实、与时俱进、不墨守成规、不感情用事……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 “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明其法禁,必其赏罚,尽其地力以多其积,致其民死以坚其城守,……此必不亡之术也。”
将“法”、“术”、“势”糅合为一
加强中央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主张改革,与时俱进
治国思想:
法家:
韩非子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治国思想:
墨家:
兼爱
非攻 非乐
非命
尚贤 尚同 节用 节葬
主张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治国思想:
墨家:
刻苦俭朴
自我牺牲
讲求功利
反对侵略战争,维护和平
提倡节约人财物力
反对命运之说,主张强力从事
不分贵贱,使用德才兼备的人
政令.思想.言行等要与圣王的意志相同一
反对奢侈浪费,主张勤俭节约
反对厚葬久丧,主张薄葬短丧
爱是相互的
精神
孔子说:我仁;
孟子说:我义
老子说:我以柔克刚;
庄子说:我顺其自然;
韩非子说: 把他们全抓了.
如果你是当时秦国的国君,面对
如此众多的主张,你会采用哪家的思想?为什么?
“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政治、经济变革引起思想学术变革
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
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面对社会剧
变,人们纷纷提出不同看法与方案
3、阶级关系上:诸侯争霸,“士”阶层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上:私学兴起,造就一大批知识渊博的文士
“百家争鸣”历史影响:
1、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2、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3、“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儒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
法家: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
道家: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
   等学生自我觉悟
案例·展示
现在某校的水电浪费现象比较严重,水电
部门通知,如果再超过一定的限度将停水停
电。请从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思想派别
出发,分别给出解决办法。
百家争鸣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老子
庄子
韩非子
墨子
生平思想文化教育成就
天人关系礼的思想
哲学政治思想
思想学说
思想学说
思想特点
仁政思想
课堂小结
前后照应
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异同
思想家 思想
比较     孔子 孟子 荀子
同 道德伦理的思想 爱人 仁政 仁义
政治思想 为政以德 仁政 君舟民水
异 人性论 性相近 性善论 性恶论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治国思想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适用时期
最终归宿
以德治国
无为而治
以法治国
兼爱非攻
汉武帝时期形成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法家严刑峻法为补充,兼采道家合理思想的治国模式
动荡年代、军阀割据时期
动荡结束之初,恢复生产、稳定民心、巩固统治
适宜于国家稳定,走上正规时期
在封建社会不可能实现
连连看
课后探究
情感升华
孔子诞辰2558年,2007祭孔大典9月28日在孔子故里举行。本届孔子文化节以“走进孔子、喜迎奥运、同根一脉、共建和谐”为主题 。本届文化节首次由山东省政府与国家文化部、教育部、旅游局和侨联联合主办,被媒介认为是中国大陆祭孔规格的大幅度提高。
——摘自《中国新闻网》
世界看孔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世界进程的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评价孔子:“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孔子在汉城
孔子在柏林
世界看老子
老子天下第一
《道德经》英文版
目前为止,可查到的各种外文版的《道德经》典籍已有1千多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除了《圣经》以外就是《道德经》。
《老子》哲学对康德、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尤其对医治一战后德国的精神创伤,起了重大作用。
在美国不但制定了“孙子的核战略”,而且又按照《孙子兵法》制定了新战术。
在日本《孙子兵法》被推崇为“兵学圣典”、“世界第一兵家名书”。
在欧洲,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拿破仑,在戎马倥偬的战阵中,手不释卷地披阅《孙子兵法》。
世界看孙子
《孙子兵法》用于企业管理
讨论思考:你认为诸子百家思想中哪些思想对现代中国仍具有借鉴意义?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仁义、礼节、诚信、忠孝、以德治国、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
人与自然和谐、辩证看问题、淡泊名利、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等
以法治国、与时俱进等
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提倡节俭、重视人才、严于律己等
以史为鉴,古为今用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的态度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摘自胡锦涛 《十七大报告》07年10月15日
胡锦涛
教学过程活动化
教学方法多样化
师生关系互动化
说教学特色
如何抽象理论具体化
如何古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如何关注个体与群体的互动
说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