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25课《词五首》复习试题(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第25课《词五首》复习试题(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1-13 20:2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年级: 班级: 姓名: 考号:装 订 线
第25课《词五首》复习试题
2011年精选题
1. 给加横线字注音
斜晖脉脉( ) 白蘋洲( ) 貂裘( )( )
舴艋( ) 麾下炙( ) 霹雳( )
2. 1. ,载不动,许多愁。
2.《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将士壮志未酬、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
3.《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典的词句是 。(任写一句)
4.“酒”在古代诗词中很常见。除了课文中的几句外,请再找出两句与“酒”有关的诗句,并标明作者。
(1) 作者
(2) 作者
3. 1.《望江南》选自《 》,作者 ,晚唐时期人,是 派的重要作者之一。
2.《渔家傲·秋思》中,“渔家傲”是 ,“秋思”是 ,作者 ,我们学过他的著名散文《 》。
3. 和 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和 是婉约词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我们学过他们的作品有 。
4.《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现作者心中的英雄气概的典故是 ,表现作者希望得到重用的典故是 。
4. 阅读理解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 。过尽千帆皆不是, 。
1.将横线上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2.“望江南”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令她“肠断”的原因是什么
3.词中的景物描写对表现人物的感情有什么作用
5. 《渔家傲·秋思》描绘了苍凉冷寂的边塞景象,《江城子·密州出猎》则描绘了激情火热的狩猎场面,《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描绘了沙场秋点兵的豪壮场面。
请任意选择其中一首,立足原词,结合自己合理的想像,用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字把词中的景象或场面描绘出来。
6. 《渔家傲·秋思》中所写的塞外风景“异”在哪里 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7.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亲射虎,看孙郎”“遣冯唐”“射天狼”的典故分别表达什么意思
8. 名句品析
1.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藏洲。
2.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3.可怜白发生!
9. 阅读理解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词的开端三句,多用叠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为我们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
2.“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3.找出词中描写主人公愁烦苦闷心情的句子。
4.这首词倾泻了主人公的万千愁苦,是历来传诵之佳篇。古诗词中还有许多表现愁苦的句子,请写出两旬完整的诗(词)句。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溴渚①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②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③其面目,望洋向若④而叹日:“野语有之日,‘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⑤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⑥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注]①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②河伯:黄河水神。 ③旋:转,这里是改变的意思。 ④若:传说中北海的海神。 ⑤少:认为……少。 ⑥殆;危险。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
秋水时至( ) 两涘渚崖之间( )
不辩牛马( )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译文:
(2)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译文:
3.写出与本段文字有关的两个成语并且解释其中一个的含义。
成语:
含义:
4.请你谈谈从这则寓言中受到的启示。
11.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意思完整的古诗词句子
1.抒写友情的句子。
(1)
(2)
2.借月抒怀的句子。
(1)
(2)
3.描写自然风光的句子。
(1)
(2)
4.表现惜时劝学内容的句子。
(1)
(2)
5.与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似的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句子是 。
12. 下列分别是哪位作家的号
1.青莲居士( ) 2.东坡居士( )
3.柳泉居士( ) 4.易安居士( )
5.六一居士( ) 6.香山居士( )
13. 阅读理解
燕歌行(并序)
高 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成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寥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从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连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芙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刺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①!
[注]①李将军:据载: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苟,士以此爱乐为用。
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征戍( ) 因而和( )焉 逶迤( )( )
2.根据下面的提示摘抄诗中的原句。
(1)说明战斗发生的方位。
(2)写两军对垒时紧迫形势的诗句。
(3)揭露士兵与将领之间苦乐不同的诗句。
(4)写战斗中被围困的战士的痛苦的诗句。
(5)写边关战士浴m奋战、视死如归的诗句。
(6)写征夫思妇久别之苦的诗句。
3.“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4. 唐诗宋词历来被喻为我国历史文化中最璀璨的明珠。名篇佳句,不胜枚举。就本单元而言,词人笔下那“斜晖脉脉”长河落日”的自然景色,那“城外狩猎”沙场点兵”的生动情景,那“独倚危楼”无语泪流”的举止神情,一定会触动你的情思。令你陶醉其中,乐而忘返,回味无穷……
请以“陶醉”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600字以上。
15. 给加横线字注音
晖   嶂   勒   羌   擎  舴   艋   麾  
16. 词,是    兴起的一种       歌唱的新体诗。它在隋唐之际已经产生,一般称为“      ”,后来才称为“词”,又称“    ”“     ”等。
17. 温庭筠,原名  ,字    。晚唐太原祁人。是    派的重要作家。
18. 《武陵春》选自           ,李清照,    (朝代)女词人。
号       ,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19. 范仲淹(980--1052),字    ,    (朝代)    、    。苏州吴县人。范仲淹在   、  、  等文体创作上均有名篇传世。
20. 苏轼,    (朝代)    、    。字    ,号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是“     大家之一”,与父    ,弟    合称“    ”。
21. 辛弃疾(1140--1207),字    ,号    ,著有     ,存词600多首。强烈的     思想和    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占领,年轻时参加抗金军,后来提出抗金主张一直未被采纳。
22.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馀戮;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馀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节选自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文不甚深,体会爱国情感,概括大意。
答:
答案1. mò pín diío qiú zé měng huī pī lì
2. 1.只恐双溪舴艋舟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或: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任选一句即可)]
4.(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2)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岑参
3. 1.全唐五代词温庭筠花间
2.词牌名 题目 范仲淹岳阳楼记
3.苏轼辛弃疾柳永 李清照 《惠崇<春江晚景>》《西江月》《醉花阴》等
4.看孙郎遣 冯唐
4. 1.独倚望江楼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菰洲
2.盼夫早归的思妇形象;“过尽千帆皆不是”,衬托主人公失望、落寞的心情。
3.(提示:围绕“一切景语皆情语”.并结合具体诗句来谈)略
5. (提示:充分想像.补充细节.流畅表达)略
6. 《渔家傲·秋思》描述了与中原地区完全不同的塞外景色。“衡阳雁去”.秋天边塞的大雁向衡阳飞去,表明塞外天气极寒冷,与作者的家乡吴地(今江苏吴县)大不相同。“四面边声连角起”.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外特异的声音.这种“边声”当然也是中原所没有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这里当然和中原城市华灯初上时的景象迥然不同。这也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7. “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刺伤了老虎。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涑,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射天狼”。天狼星,据《晋书·天文
志》说是“主侵掠”的。这里,H以代指侵扰西北的西夏军队。苏轼在结句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8. 1.斜阳欲落未落.对失望女子含情脉脉,不忍离去.悄悄收着余咩;不尽江水似乎也懂得她的心情,悠悠无语流去。这里用拟人的手法写斜晖、流水。生动形象。“白藏洲”更添愁思。这两句是即景抒情。
2.虽是小小的春游。实不足慰藉词人之大愁,但词人却善于通过“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虚词欲抑先扬,翻腾挪转.把自身瞬间的微妙心理变化表现得曲折尽情.把暮春寡居的凄婉情思表现得那么生动真切,真不愧为“圣于词者”。
3.短短五个字,却蕴涵着丰富的内容:“可怜”的意思是可悲可叹,词人悲叹壮志未酬,“自发生”形象地表明自己年已衰迈,收复中原的理想难以实现,弦外之音是对朝廷苟且偷安的不满和愤慨。
9. 1.愁苦而凄厉的气氛。
2.表现了作者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
3.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4.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10. 1.(1)按时 (2)水边 (3)通“辨”.分辨(4)尽,完
2.(1)听到一些道理,就认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 (2)我曾经听说有人看不起孔子的学问,轻视伯夷的义。
3.如:望洋兴叹、贻笑大方、大方之家;望洋兴叹:本义是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力量的藐小,现在用来比喻要做一件事情力量(条件)不足而感叹无可奈何;贻笑大方:让内行人见笑;大方之家:指学识渊博的人或精于某种技艺的人。
4.(1)骄傲自满是由于见闻不广造成的。(2)围绕着“要虚心”来谈: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在事实面前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即使有点资本也不可骄傲。(3)只有善于自我反省的人,才能不断提高。(4)善于比较才能找出自己与别人的差距。
11. 1.(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3.(1)绿树林边合,青山郭外斜。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黑发不知勤学早。自首方悔读书迟。
5.长烟落日孤城闭
12. 1.李白 2.苏轼3.蒲松龄4.李清照5.欧阳修6.自居易
13. 1.(1)shù (2)hè(3)wēi yí
2.(1)从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2)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3)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4)铁衣远戍辛勤久。 (5)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6)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3.感叹战争的残酷,期盼有像李将军那样的有能之将成为军队首领,带领士卒赢得胜利。暗含了对大唐边关用人失误的讽刺与批评。
14. (提示:注重意境。主旨健康,表达流畅)略
15. huī; zhàng; lè; qiāng; qíng; zé; měng; huī
16. 唐五代;配合音乐;曲子词;诗余;长短句
17. 岐;飞卿;花间
18. 《李清照集校注》;南宋;易安居士;
19. 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散文;诗;词
20.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子瞻;东坡居士;唐宋八;苏洵;苏辙;三苏
21. 幼安;稼轩;《稼轩词》;爱国主义;战斗;
22. 誓为报国,于君于亲表其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