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 4.6 神奇的眼睛 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 4.6 神奇的眼睛 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17 15:4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神奇的眼睛
完成情况
班级: 姓名: 组号:
一、自主预习?探究新知


(一)情景体验
体验 老花镜和近视镜
活动1:把一个老花镜放在阳光下,调整老花镜与地面的距离,注意观察现象。
活动2:把一个近视镜放在阳光下,调整近视镜与地面的距离,注意观察现象。
(1)活动1中,太阳光经过老花镜后会 (选填“发散”或“会聚”),由此你猜想老花镜可能是 。
(2)活动2中,太阳光通过近视镜后会 (选填“发散”或“会聚”),由此你猜想近视镜可能是 。
体验 照相机的使用
活动1:用照相机拍摄近处物体使其能在底片上成像。
活动2:用照相机拍摄远处物体使其能在底片上成像。
(1)照相机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
(2)活动 中,物体在底片上成像较大。
(二)教材助读
1.眼睛的光学结构:眼睛看物体和 成像的原理是一样的,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 , 相当于光屏,人的眼睛能看到物体,是该物体经过晶状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 像的结果。
2.凸透镜的应用:
(1)放大镜:是 透镜,原理是u(2)照相机:原理是u>2f是的凸透镜成像,成 , 的像,且胶卷相当于 。
(3)投影仪: 原理f(三)预习自测
1.老年人所戴的“老花镜”的镜片是 ,青少年所戴的“近视镜”的镜片是 。
2.市场上出售的一种“人参”酒,在酒瓶中浸一支人参,你看到浸没在瓶中的人参实际上是( )
A.实物 B.等大的人参实像 C.放大的人参实像 D.放大的人参虚像
3.用放大镜接近细小的指纹,可以观察到指纹的 、 的 像。用放大镜看窗外较远的树,可以看到树的 、 的 像。
我的疑惑: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二、课堂探究?快乐学习
探究1:眼睛的视物原理
结合预习及经验,思考下列问题:
1.如图是眼睛构造示意图, 相当于凸透镜, 相当于光屏。
2.如图是眼睛视物的示意图,眼睛的视物原理是什么?物体在视网膜上成什么像?

3.观察图并想一想,正常眼睛可以看清远处物体和近处物体是通过调节什么来实现的?

探究2:视力的矫正
⒈观察近视眼和远视眼图形,结合图形分析:
(1)近视眼与正常眼比较,近视眼的晶状体变 ,会聚能力 ,使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 。
(2)远视眼与正常眼比较,远视眼的晶状体变 ,会聚能力 ,使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 。
2.结合近视眼成像图分析,要使像成在视网膜上,需将折射光线变得 (选填“会聚”或“发散” )一些,故应使入射光线变得 (选填“会聚”或“发散”)一些。故需用 透镜来矫正。
3.结合远视眼成像图分析,要使像成在视网膜上,需将折射光线变得 (选填“会聚”或“发散”)一些,故应使入射光线变得 (选填“会聚”或“发散” )一些。故需用 透镜来矫正。
探究3:透镜的应用
结合预习及“体验”,思考下列问题:
1.使用放大镜时,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有什么要求? 。
放大镜成像的原理是 。
2.照相机成像有什么特点? 。
照相机成像的原理是 。
3.显微镜和望远镜各有什么作用?
课堂小结
1.了解眼睛有简单构造和眼睛视物的基本原理。
2.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方法。
3.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三、当堂达标?体验收获
三、当堂达标?体验收获
(一)基础过关
1.正常人的眼睛能看清远处或近处的物体,这是由于( )
A.不断改变物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B.不断改变像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C.不断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2.下列所示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3.利用一片远视眼镜片做成像实验时,不能得到( )
A.放大的实像 B.放大的虚像
C.倒立的实像 D.倒立的虚像
4.如图所示,小刚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 )
(二)拓展延伸(选做)
图5
5.张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某个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的特点与图5所示的像的特点相同。张明看到这种现象马上明白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幻灯机 D.潜望镜
6.用照相机给一个小工艺品拍照时,小工艺品距离照相机40cm,所得到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则该照相机的镜头焦距可能是( )
A.20cm B.10cm C.28cm D.40cm
7.小明利用电脑上的视频摄像头给自己拍数码登记照。小明在距离镜头 处;如果觉得像偏小,他应该 (选填“靠近”或“远离”)镜头
【答案】
【自主预习?探究新知】
情景体验
体验 老花镜和近视镜
(1)会聚;凸透镜(2)发散;凹透镜
体验 照相机的使用
(1)实(2)1
教材助读
1.照相机;凸透镜;视网膜;倒立、缩小的实
2.(1)凸;正立、放大的虚
(2)倒立;缩小;光屏
(3)倒立;放大;凸透镜;光屏
预习自测
1.凸透镜;凹透镜 2.D
3.正立;放大;虚;倒立;缩小;实
【课堂探究?快乐学习】
探究1:
1.晶状体;视网膜
2.眼睛的视物的原理是凸透镜成像原理,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厚薄
探究2:
⒈(1)厚;强;前(2)薄;弱;厚;
2.发散;发散;凹
3.会聚;会聚;凸
探究3:
1.使物体在放大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凸透镜成像(u<f)
2.倒立、缩小的实像
凸透镜成像(u<2f)
3.显微镜可以观察微生物、细胞等肉眼无法看见的物体。望远镜能使很远的物体成像在眼前。
【当堂达标?体验收获】
基础过关
1.C 2.B 3.D 4.C
拓展延伸
5.C 6.B
7.2倍焦距以外;靠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