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战火纷飞百余载,
朝阳初起忆江南。
上述文字都在怀念“江南”,尤其是白居易的词,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你知道江南是在哪里吗?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得到开发的吗?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统治腐朽、皇帝昏庸
八王之乱
西晋灭亡
五胡内迁
西晋的兴亡:
266年司马炎--316年司马衷
温故知新
西晋灭亡后,内迁的少数民族和中原地区的汉族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统称为“十六国”
前秦
温故知新
预习展示
东晋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分别是什么?
南朝的起止时间、南朝政权有哪些?
一、东晋的兴亡
东晋的建立
317年
都城:
建康
人物:
司马睿
晋元帝司马睿
(276年-323年)
时间:
东晋的政权特点
东晋依靠北方南迁和南方本地的世家大族建立其统治,大权掌握在世家大族手里.
“王与马,共天下”
王导
(276年—339年)
先吾着鞭
中流击楫
闻鸡起舞
东晋初期,以祖逖北伐为代表,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但最终未能收复中原。
淝水之战
战役的双方
战役的特点
战役中的成语故事
已学过的类似战役
前秦和东晋
以少胜多
投鞭断流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城濮之战
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
东晋在淝水之战中战胜前秦,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相对稳定的局势,使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东晋灭亡。
二、南朝的政治
朝代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西晋
宋
—479年
齐
萧道成
479年—502年
梁
萧衍
502年—557年
陈
陈霸先
557年—589年
完成两晋、南朝简表
洛阳
建康
东晋
南
朝
司马炎
司马睿
刘裕
266年—316年
317年—420年
420年
萧衍
宋
420年
建康
齐
建康
西
魏
东
魏
梁
建康
陈
建康
南北朝政权的变化
魏
蜀
吴
西晋
十六国
北魏
宋齐梁陈
东汉
隋朝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东晋
北朝
南朝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楚越地区,地广人稀,以稻米为饭,以鱼类为菜,刀耕火种,水耨除草,瓜果螺蛤,不须从外地购买,便能自给自足。···所以,江淮以南既无挨饿受冻之人,也无千金富户。
司马迁描述的江南,人烟稀少,经济相对落后。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果隋赢蛤,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长江以南……土地广阔,产物丰厚,老百姓安家乐业,耕种勤劳,有的郡一年的稻谷成成熟,就够好几个郡食用了。……蚕丝绵花布匹绸缎的富饶,能够供给整个天下百姓的衣穿。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梁)沈约《宋书》
《宋书》描述的江南非常富裕,经济发达。
想一想:为什么《宋书》里描写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会有这些不同?
益州
荆州
扬州
浙江
北方人口南迁示意图
福建
广东
看看哪个小组归纳的最全最好!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②北民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③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④人民的辛勤劳动
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P91
5.统治者政策:奖励耕织、兴修水利。
1.农业方面:
南方牛耕
水碓
水磨
秦淮河坝复原图
(1)开垦荒地
(2)兴修水利
(3)改进技术
(4)多种经营
施肥
原产南方的稻
北方传入的麦
北方传入的粟
铁铧
铁钯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
(南朝·梁)沈约:《宋书·沈昙庆传》
锦质护膊
红地云珠日天锦
2.手工业方面:
(1)缫丝织布
(2)制瓷
(3)冶铸
(4)造船
(5)造纸
(6)制盐
东晋织成履
2.商业方面:
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梁都之时,城中二十八万户,西至石头,东至倪塘,南至石子冈,北过蒋山,东西南北各四十里。”
——《金陵记》
丹阳(今南京)旧京所在,人物本盛,小人率多商贩,君子资于官禄,市厘列肆,埒于二京(超过长安、洛阳)。
——《隋书·地理志下》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为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经济中心”与“经济重心”的
区别
“中心”涉及政治的影响,一般来讲首都在哪儿,就在哪儿形成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统一时期,一般只有一个中心,分裂时期,则可能有多个中心。
“经济重心”则是指经济最发达、地位最重要的某个较大地区。
1、要保持安定环境;
2、要注重引进人才,引进技术。
3.
充分发挥自然优势,因地制宜
思考: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启示?
课堂小结:
东晋
南朝
东晋的建立
前秦统一北方
淝水之战
南朝政权的更迭
江南地区的开发
(原因表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