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东晋的兴亡
东晋的建立:
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随后,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王导、王敦
司马睿
“王与马,共天下”
东晋初年
政治上由王导主持
军事上依靠王敦
王导
王与马,共天下
东晋虽然是司马氏政权的延续,但本身司马氏在政治上威望不高,整个朝廷都由世族大家把持,最先的是出身琅琊王氏的王导,其后又有陈郡谢氏的谢安、谢玄、王敦等等。
东晋的门阀政治
祖逖北伐
读《祖逖北伐图》,请讲讲“闻鸡起舞”的故事。
闻鸡起舞
东晋初期,多次北伐,曾收复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
因朝廷对北方将领不信任、多加牵制,最终未能恢复中原。
*
东晋的北伐:
东晋初期,多次北伐,曾收复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因朝廷对北方将领不信任、多加牵制,最终未能恢复中原。
中流击楫
东晋
前秦
vs
政局稳定
经济发展
“荆扬晏安,户口殷实”
淝水之战
稳定
灭亡
二、南朝的政治
南朝历史更替示意图
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东晋灭亡。在南北朝先后有刘宋、南齐、萧梁和陈四个政权的更迭,南方各朝的京城始终在建康(今南京)。
南朝更替:
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朝 代 建立者 时 间 都 城
南 朝 宋 刘裕 420—479年 建 康
齐 萧道成 479—502年
梁 萧衍 502—557年
陈 陈霸先 557—589年
南北朝政权的并立和更替
北魏
西魏
东魏
北齐
北周
北朝
南朝
秦
东汉
西汉
魏
蜀
吴
东晋
西晋
十六国
北朝
南朝
秦
西汉
东汉
魏
蜀
吴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南朝
北朝
咸阳
长安
洛阳
洛阳
成都
建业
洛阳
建康
建康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思考: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材料一: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从东汉末年开始,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逃往南方地区。
1、江南地区自然资源优越。
2、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社会生活安定。
思考: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材料二:魏晋以来(东汉末年以来),原居中原的客家先民不堪战乱和灾荒,纷纷从黄河流域向南逃往长江流域,最后定居在闽粤赣交界地区。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艺、文化,并与原居的闽越族长期相处,逐渐形成客家人。
1、北方战乱,人口南迁。为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2、南下移民和南方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
思考: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材料三:东晋政府……给予南迁人民免除税役的权利,加上这一地区战争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江南经济迅速发展……——摘编自《六朝的时代特征与“六朝文化”之形成》
南方统治者大多重视发展经济。
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1)优越的自然条件:如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2)南方战乱少,社会较安定。
(3)北方人的南迁为南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主要原因)
(4)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表现:
(1)修建水利工程,开垦大量良田
(2)水稻栽培技术有了提高。(开始使用粪肥)
(3)江南开始种植小麦
农业方面:
南方牛耕
龙骨水车
施 肥 图
施 肥 图
秦淮河坝复原图
南北朝时期,江南建筑了许多堤坝,用以调节水位高低,用于排洪和蓄水灌溉。
江南农业的开发
表现:
(1)冶铸技术进一步改进。
(灌钢法)
手工业方面:
(2)制瓷业发展迅速。
(青瓷烧制)
南朝·四双复系罐
南朝·青釉刻花单柄壶
南朝·青釉灯
1.“王与马,公天下”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个朝代的政治特征( )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D
2.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下列关于南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B.宋、齐、梁、陈都城都在建康
C.皇帝往往控制长江下游一带
D.宋武帝时,发生了大规模叛乱
D
B
4. 南朝时,北方的商人要去江南地区最繁华的城市去采购丝绸和瓷器,他们最应该去的城市是( )
A.广州 B.建康
C.扬州 D.荆州
B
3.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江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B.北方人南迁江南
C.江南土地肥沃
D.南方政局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