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速记
1.淝水之战:383年,前秦和东晋,前秦败。
<影响>前秦土崩瓦解,北方陷入分裂和混战局面。
2.北魏孝文帝改革:
<措施>①文治,移风易俗②迁都洛阳③推行汉化措施:讲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通婚。
<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
3.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表现>①经济交往密切②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影响>注入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活力,丰富了物质、精神文化,奠定了隋唐时期繁荣的基础。
夏商周
秦汉
隋唐
宋元
明清
魏晋南北朝
承上
启下
春秋战国
中国古代史各阶段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
科技与文化
1.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与文化: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书法、绘画及雕塑。
2.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
学习目标
有人将古代中国100项居世界第一的发明与发现作了统计和归类,发现这100项成就属于商周时期的有3件,春秋战国时期的有19件,秦汉时期的有32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20件,隋唐五代时期的有14件,宋元时期的11件,明清时期的则只有1件。魏晋时期的科技成就你知道多少?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的成就?
1
课堂导入
有一位北方人,他热衷于农作物,写成了《齐民要术》一书,你知道他是谁吗?生活在哪个朝代?
有一位数学家,最早提出了具有“极限”思维圆周率正确计算方法,被科学家称“割圆术”你知道他是谁吗?生活在哪个时代?
我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被后人誉为:“书圣”。你知道我是谁吗?我生活在什么时代?
他从小就对科学研究有兴趣,最突出的是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你知道他是谁吗?生活在哪个朝代?
猜猜我是谁?
贾思勰 北朝
刘徽 魏国
王羲之 东晋
祖冲之 南朝
自主学习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
领域
时期
人物
成就
农学
数学
天文历法
北朝
贾思勰
著《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南朝
祖冲之
《缀术》;精确计算出圆周率小数点以后七位数
南朝
祖冲之
《大明历》
贾思勰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贾思勰青年时代,正值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高峰,朝廷议政以农为首,督办农业,违者免官。太和九年(485年)又实行均田制,把无主荒地分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规定种植五谷和瓜果蔬菜,植树造林。统治者的励精图治,农业生产的蒸蒸日上,为贾思勰撰写农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成书背景
作品目录
卷一:耕田、收种、种谷各1篇。
卷二:谷类、豆、麦、麻、稻、瓜、瓠、芋等13篇。
卷三:种葵(蔬菜)、蔓菁等12篇。
卷四:园篱、栽树(园艺)各1篇,枣、桃、李等果树栽培12篇;
卷五:栽桑养蚕1篇,榆、白杨、竹以及染料作物10篇、伐木1篇。
卷六:畜、禽及养鱼6篇。
卷七:货殖、涂瓮各1篇(酿造)、酿酒4篇。
卷八、九:酿造酱、醋,乳酪、储存22篇,煮胶、制墨各1篇。
卷十:非中国(指北魏以外)物产者1篇,记热带、亚热带植物100余种,野生可食植物60余种。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北朝】
02
①总结农业生产经验
②强调遵循自然规律
③改进农业生产技术
内容
《齐民要术》
19世纪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先生称《齐民要术》为“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 这一书被翻译成多种外文传阅,在国际上有着广泛影响,尤其是日本非常重视此书。
贾思勰(xié)
后魏高阳太守,齐郡益都人,撰《齐民要术》,采据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起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举凡五谷、瓜果、蔬菜、树木之栽培,牲畜、家禽、鱼类之饲养,酒、酱、醋、豉脯、羹、臛(肉羹)、葅(泡菜)、饼、饭、饴、糖之制作,及煮胶、造笔墨之法,皆有论述。
——《魏书.贾思勰传》
如今我搜集经传书籍,援引民间歌谣;向有经验的老成之士询问求教,并通过实践验证;从耕种田地之术到酿造、腌制之法,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生产的技术经验。帮助谋生的经验技术,无不都写在书里。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02
①
②
③
④
(1)《齐民要术》内容
(2)《齐民要术》意义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北朝】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
强调遵循自然规律
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和工具
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
2、《齐民要术》
02
成功原因:
以民生为本;采集民间歌谣谚语;注重实践;善于学习和吸收他人和前人成果
贾思勰故里山东寿光
有关《齐民要术》的现代浮雕
阅读课文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学习贾思勰的哪些精神?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科学家
祖冲之
人物档案
姓名
朝代
职业
主要成就
1.
2.
3.
祖冲之
南朝
科学家
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制定《大明历》
制造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人物扫描
二、科学家祖冲之?
03
我国对圆周率的研究历史:
西汉 刘 歆 3.1547
东汉 张 衡 3.16
曹魏 刘 徽 3.14
南朝 祖冲之 3.1415926(7)
关于圆周率,你知道多少呢?
刘徽的“割圆术”
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时,正多边形的周长就无限接近圆的周长,它的面积的极限是圆面积。
“割之弥细,
所失弥少,割
之又割,以至
于不可割,则
与圆合体而无
所失矣。”
实践体验
西汉 刘歆 3.1547
东汉 张衡 3.1622
曹魏 刘徽 3.1416
南朝 祖冲之
3.14159 26535 897 932 384 626……
二、科学家祖冲之?
祖冲之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是世界第一个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比欧洲早了约1000年。
追求客观真理和知识是人的最高和永恒的目标。---爱因斯坦
03
自主学习2
领域
时期
人物
成就
书法
绘画
雕塑
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曹魏
西晋
东晋
北魏
钟繇
独创楷体
设置书博士
王羲之
“书圣”,《兰亭集序》
《魏碑》
东晋
顾恺之
《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使书写的载体变得快捷便利,也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
东汉以后成为一种艺术
钟繇(151年-230年),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推动了楷书(小楷)的发展,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
《宣示表》
“钟繇书法,高古纯朴,超妙入神。”
--《书法正传》
钟繇在当时一个著名书家韦诞家中看见一篇蔡邕论笔法的文章,苦求不得,至于捶胸吐血,曹操即以五灵丹救之。及诞死后,繇阴发其冢,始得之,书遂大进,可见他对艺术的执著追求。
锺繇的代表作《宣示表》
锺繇和胡昭是曹魏时的书法名家。锺繇独创楷书书法,后世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西晋设置书博士,规定用锺、胡书法作为标准书体。锺繇的代表作《宣示表》。
王羲之七岁学书,十二岁习笔法,每日临书不辍,终身练笔不止,用池中水蘸笔习字,染黑了一池水。尔后,他遍访名川大山,学习各家书法,并领悟到博采众长之后必须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讲求书法有己意,从此创出自家体。
——《王羲之的魏晋风度与书法境界》
唐太宗:“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集序》
“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天下第一行书”
书圣
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集序》
钟繇《宣示表》局部
王羲之《兰亭集序》摹本
艺术欣赏
生活年代:
涉及领域:
代表作:
称号:
王羲之
东晋
书法
“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集序》
“书圣”
王羲之的行书、楷书、草书摆脱了以往带有隶、篆的痕迹,当时的人就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北魏统治者崇尚汉族文化,书法艺术受到重视,流传下来的碑刻书体(魏碑),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魏碑体
张猛龙碑
《龙门二十品》
(南北朝时期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以北魏为最精,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四种。
东晋的顾恺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画家,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南北朝时期的统治者为了宣扬佛教,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著作。
问题: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上的突出成就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2、绘画、石窟艺术和地理学
04
3.代表作: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绘画
2.涉及领域:
1.生活年代:
东晋
4.特点:
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
1.北魏时期,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两大宝库是什么?
2.为什么选择在这两个地方?
3.这一时期,凿窟造像之风为什么盛行?
佛教在我国的广泛传播;统治者对佛教的支持。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大同和龙门曾是北魏的都城所在地。
大同云冈石窟
洛阳龙门石窟
敦煌—莫高窟
大同—云冈石窟
洛阳—龙门石窟
天水—麦积山石窟
世界主要石窟分布图
中国四大石窟
背景: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
2)、石窟艺术
04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艺术欣赏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北的武州山北崖上,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现存主要洞窟53个,大小造像51000多躯。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云冈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云冈石窟内佛像
位于今河南洛阳市南的龙门山,是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开始动工开凿,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宋诸朝,雕凿不绝。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碑刻题记2800余块。
????????????????????????????????????????????????????????????????????????????????????????????????????????????????????????????????????????????????????????????????
龙门石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与云冈石窟做比较,有什么区别?反映了什么问题?
云冈石窟胡人的味道很重,图中的北魏帝后及大臣所穿的全都是汉服,反映了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活动探究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材料研读
请回答:
1这是《水经注》对什么地方的描写?
2《水经注》的作者是谁?试简单介绍《水经注》
知识拓展
04
3)、地理学《水经注》
1.喜欢旅游的同学,如果要了解我国古代的山川河流情况,应查阅( )
A《论衡》 B《水经注》
C《齐民要术》 D《九章算术》
2.书法成为一种艺术开始于( )
A、西汉末年 B、东汉末年
C、三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
B
B
当堂检测
3.“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形容的是( )
A、王羲之的书法 B、顾恺之的绘画
C、云冈石窟的浮雕 D、龙门石窟的浮雕
4.北魏统治者修建石窟、佛像的目的是( )
A、宣扬佛教 B、弘扬艺术
C、发展旅游 D、迫使人民信教
A
A
当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