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方程整理和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整理知识,进一步认识用字母可以表示数量、单位、运算定律、计算公式、数量关系等。 
2、使学生在深刻理解等量关系的基础上,加深对方程的意义认识,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和方法,能熟练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3、培养学生独立整理、归纳、概括知识的能力,学会自主整理知识的方法,逐步建立知识网络结构。 
4、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我检查,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并总结经验,学会总结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1、使学生学会自己独立整理知识、建构知识网络图,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2、使学生在自主整理知识中加强交流,充分理解知识间内在的联系。 
教学难点: 
1、使学生学会自己独立整理知识、建构知识网络图,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2、使学生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并能自己独立或合作整理知识。 
教学过程: 
对话导入:老师发现每次上课的时候,有的同学能马上拿出数学书,有的同学却要找好久,因为他的桌子太乱了,只有经常整理,东西才能井然有序,方便拿取。我们的知识也是一样,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简易方程这单元,我们都学了哪些内容? 
生:等式的性质 解方程 用字母表示数........ 
师:哦,这么多知识,你能想办法用脉络图把它们清晰的表达出来吗?请小组讨论,讨论之前,先安静的看完老师列出的要求。 
1、每个人都把自己整理归纳的内容说给其他组员听,其他组员认真倾听,适当补充; 
2、把整理好的内容以归纳图的方式书写在小黑板上; 
3、小组讨论完后,小组派出代表上台展示汇报。 
 开始。 
(小组借助黑板写脉络图,老师巡查指导) 
请一到两个小组上台展示,展示之后下面的人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 
老师综合同学的意见,给出自己的脉络图。 
我们现在对本单元的三大块知识有了清晰的认识,现在我们进入实战! 
(出示用字母表示数的练习,点人回答) 
儿子今年a岁,已知父亲年龄比儿子岁数大30岁,父亲今年( )岁。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厘米,那么它的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比x的2倍少5的数,应是( )。如果X=20,那么式子的值是( ) 
同学们表现很棒,现在请观察上面的题目,说说我们在用字母表示数时有哪些容易出错或者说需要注意的地方? 
监控:1. a?表示2个a相乘,2a表示2乘以a ,或者表示2个a相加。 
 2. 在含有字母的乘法中,通常省略乘号。 
 3. 数字写在字母前面。 
 4. 乘1时1可省略。 
你们总结的太棒了,知道了容易错的地方,我们以后做的时候可要格外仔细! 
下面我们来解方程了(出示方程,一起回答) 
у+12=42 
6X=30 
这些难不倒大家,他们要变身了,你们还会吗? 
у+12=42------6χ+12=42------------6χ+2×6=42 
6χ=30---------5χ+χ=30------------6(χ+2)=42 
(请人回答与前面方程的联系) 
师:这一组方程说明什么? 
生:复杂的方程是由简单的方程变来的 
生:解决新问题可以把他变成熟悉的知识 
下面我要考考大家了,请完成我给出的练习,完成之后小组内自查,并思考容易出错的地方,小组代表汇报小组作业情况。 
(小组汇报,老师总结) 
 1. 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时,方程两边要同加同减同乘同除以相同的数,乘上和除以的数不能是0。 
 2. 解方程后别忘了检验。 
 3. 等号要对齐。 
同学们表现都很棒,下面我们进入第三块应用题的复习。 
(出示课本整理和复习2-4题,单独完成,上台汇报答案) 
一起总结解应用题注意事项。 
课堂小结:今天的课上完了,老师建议大家建立一个“个人成长档案”,记录下自己在学习 
 过程中的困惑和平日的错题,这样就可以使今后的总复习更有针对性,而且省时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