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 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第九课《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19) 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第九课《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17 22:3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学目标:
1、感受苏词豪放风格
2、理解映衬、虚实相济的写作特点
3、诵读、背诵
教学重点:了解苏轼的豪放词风
课时安排:一课时上课过程
一、关于导语在古代文学的大观园里,宋词是一块绚丽的园圃。而苏轼的词,是这块园圃中姹紫嫣红,及其耀眼的一片。其词或表现为牵黄擎苍,锦帽貂裘,挽弓射箭时的慷慨激昂;或表现为骤雨穿林,芒鞋竹杖,吟啸徐行时的开朗旷达;或表现为大江酹月,故国神游,缅怀英杰时的雄浑豪放。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苏轼的笔触,去往长江之上,赤壁之下,与他一起咏古抒怀!初读——感受词的内涵、作者情怀
二、苏词诵读(节奏语调读——声断气连读——融入情感读):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A、依照节奏、语调读。——师泛读,学生评。(反面例子)
B、古诗文诵读法,声断气连,读出韵味。(渐好)
C、苏词读法——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豪迈情感只有关西大汉能读出苏子的气概吗?咱们泰山大汉?泰山巾帼呢?1
D、同桌赏读——推荐诵读
E、诵读这阕词,给你怎样的感受?——豪迈?消极?评价学生的语言艺术感受能力,(中国人、文人的血脉情感是相通的。是不是这样的情感呢?又是如何阐发的这种情感呢?)以上是我们初步阅读诗歌所感受到的,下面,我们就通过细细品读,来进一步赏析。
三、关于题目念奴娇,词牌名,念奴是唐天宝年间著名歌妓,调名本此。赤壁,黄州(今湖北黄冈)赤壁,并非真正的三国赤壁古战场;这是一首怀古诗,一般怀古诗包括三部分,观眼前之景,思历史之人,抒一己之情。*:观眼前之景思历史之人抒一己之情。品读——赏析词的内容意境
四、品读赏析内容——写景
1、速读上阕,找出苏轼所观之景。观眼前之景:大江东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找出能概括这些景物的句子——江山如画
3、写景的句子中,哪几个字用得好?讨论分析2
“大江” “千古”——落笔便是宏大的空间和时间,大气磅礴,笔力非凡。流水喻时间流逝,历史的长河。“乱”江边怪石嶙峋峥嵘;“穿”江边山崖之高,上与天齐,写出了动态。夸张。“惊”浪涛如受惊的马在奔腾,形象生动。“拍”写出了浪涛的力度,拟人。“卷”写出了动态,力度,如见其形。“千堆”浪涛之多。“雪”写出了浪涛之色。比喻。概述上阕描绘了怎样的风景?乱石壁立,高耸入云,怒涛澎湃,雪浪千迭。(“乱”写出了岩石之险怪,“穿”写出了山崖直插云霄之高峻,此句用夸张手法写出了赤壁江山之“形”;“惊”写出了江水之澎湃,“拍”写出了浪涛搏击江岸之有力,此句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赤壁江山之“声”;“卷”写出了浪涛翻滚力量之浩大,“雪”写出了浪花之汹涌,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赤壁江山之“色”;这三句从正面描写赤壁江山的胜景,形、声、色俱全,勾勒出一幅雄奇壮丽的画面。)这些字词,准确描摹出了赤壁景色,如观其形,如闻其声,如见其色,如睹其态。雄奇壮丽,令人震撼。
4、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赤壁雄奇壮丽的风景
总之,写出了赤壁美景——壮美之景——壮美同一长江,在李后主的笔下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苏轼的笔下,则变得奔腾万里,气势磅礴。景色是不变的,让你的涵养、胸襟、气度,决定眼中的风景。(板书:所写壮阔之景)
5、齐读上阕,感受壮美。(重读:大、千、风流、乱、穿、惊、拍、卷)“江山如画”什么作用?总结上文。“一时多少豪杰”引起下文。
五、品读赏析内容——怀古
1、 “一时”何时?——三国
2、三国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你首先想到了谁?
3、苏轼想到了谁?——周瑜思历史之人——三国周郎赤壁
4、苏轼想到了周瑜的哪些事?周瑜是个怎样的人物?*:思历史之人—— 小乔初嫁(年轻有为)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儒将风雅)谈笑间(自信从容)樯橹灰飞烟灭(指挥若定)(板书:所怀风流之人)
看一下苏轼眼中的周瑜*:周瑜年龄24婚姻幸福美满相貌儒将风雅职位东吴大都督功业功成名就齐读关于周瑜的描写
1、三国时代英雄众多,苏轼为什么写周瑜?——自己的人生遭遇
2、苏轼生平及写作背景才华横溢的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一生宦海沉浮,但文学艺术成就颇丰。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上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又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在文学史上并称“三苏”。命运坎坷的苏轼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一待就是七年。仕途几经沉浮,元佑八年(1093)哲宗亲政,苏轼被贬到偏远的广东惠州。绍圣四年(1097),苏轼又被放逐到有天涯海角之称的儋州。公元1101年宋徽宗即位,苏轼得到赦免,但在北还时病卒于常州,享年66岁。苏轼临终前曾这样评价自己——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就是苏轼的一生,他之所以想到周瑜,就是在将自己和周瑜进行了对比。
*周瑜 苏轼
年龄 24
婚姻 幸福美满
遭遇:不幸
相貌:儒将风雅 早生华发
职位:东吴大都督团练副使
功业:功成名就
一事无成*:看周瑜——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叹自己——黄州惠州儋州州州失意
六、品读赏析情感
1、将自己和周瑜对比,苏轼颇为失意,沉溺于失意中了吗?诵读最后部分,分析苏轼的情感词的最后部分——“故国神游,......”找出诗人感慨的句子——人生如梦,感怀的词语——多情 笑
2、失意之外,最想表达的是什么情感呢?——旷达来看这一句“故国神游”,谁神游?
周瑜——应笑我多情,多情?多愁善感。笑,周瑜会笑我太多愁善感了。——如我这般的大英雄不也随滚滚的历史洪流远去了吗?你各人的这点坎坷不如意又算得了什么呢?(周瑜会对苏轼说什么?)
苏轼——应笑我多情。自己笑自己,这叫自嘲。因何自嘲?历史上的大英雄都已被历史的洪流挟裹而去,我这点小失意又算得了什么呢?(苏轼对自己说什么?)一樽还酹江月(自己的多情善感采取了自嘲态度,释怀)词人高举酒樽,将自己和一代代读者的目光引领到苍穹中的那轮皎洁的明月和身边滚滚的奔流的大江之上。什么情怀——旷达(板书:所抒旷达之情)诵读——赏析词的情感
七、诵读感受壮美之景,风流之人,旷达之情。观眼前之景:大江东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思历史之人:小乔初嫁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抒一己之情:多情 笑 一尊还酹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