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2比大小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2比大小 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17 19:2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数学
年级/册
一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三单元《比大小》
教学目标
正确区分“>”和“<”的用法,并正确地用它们表示比较数大小的结果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知识点本身内容复杂:在用“>”“<”和“=”号进行数的大小比较时,因为“>”和“<”长得比较像,所以学生容易混淆“>”和“<”,不能正确用它们表示比较数大小的结果。
难点分析
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理解困难: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在“>”和“<”的使用时,经常会混淆,不能通过抽象思维先对数字进行大小区分,再通过对“>”和“<”号进行对比,即它们都是开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不同的是“>”号开口向左,“<”号开口向右。从而正确用它们表示数的大小。
教学方法
1.通过数形结合,让学生理解大数在前面用“>”,小数在前面用“<”。
2.通过对比教学,让学生理解“>”和“<”都是开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不同的是“>”号开口向左,“<”号开口向右。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创设情境:美丽花果山上,三只可爱的小猴子正在讨论如何分水果?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一起去帮它们分一分吧!
2.提出问题:如果每只小猴子吃1个梨、 1个桃子、 1根香蕉,这些水果够分吗?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讲授新课
1.认识“=”
通过引导学生帮助小猴子分桃子,探究得出猴子和桃子的同样多,它们的数量同样多,即大小关系是相等,得出3=3,教学读法:3等于3,并得出等于号的用法是两边数一样大用“=”号。
2.认识“>”
通过引导学生帮助小猴子分香蕉,探究得出猴子比香蕉多,它们的数量大小关系是3>2,教学读法:3大于2,得出大数在前用“>”号来比较大小,并得出大于号的特征是开口朝左边,尖尖朝右边。
3.认识“<”
通过引导学生帮助小猴子分梨,探究得出猴子比梨少,它们的数量大小关系是3<4,教学读法:3小于4,得出小数在前面用“<”号来比较大小,并得出小于号的特征是开口朝右边,尖尖朝左边。
4.小结知识点,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比较数大小的运用方法:两边数一样大用“=”,大数在前用“>”,小数在前用“<”。“>”和“<”都是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的开口朝左边,“<”的开口朝右边。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练习巩固
1.看图填一填
2.比大小
3.数一数、比一比
4.涂一涂,填一填。
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和“=”,并学会用它们来比较数的大小,“>”和“<”都是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的开口朝左边,“<”的开口朝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