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公讳益,字舜良。祥符八年举进士及第,初为建安主簿。时尚少,县人颇易之,及观公所为,乃皆大畏服。其督赋税、未尝急贫民。或有所笞罚,唯豪剧吏耳。以故建安人尤爱之。尝病,阖县为祠祷。
改临江军判官。军多诸豪大姓之家,以财力自肆而二千石亦有所换为不法吏乘其然于没无所忌。公至,以义折正二千石①,使不能有所纵,以明惮吏,使不敢动摇。
吾尝闻乡里长老言,公为人倜傥有大志。及退归其家,敛色下气,致孝于父母,致爱于族人之间。位不满其志,故在外之所施用者,见于小而已②。 先人尝从公游,其言亦然。而吾又与其子安石友,故得知公事最详。其将葬也,遂为之铭。
(节选自曾巩《尚书都官员外郎王公墓志铭》)
[注释]①以义折正二千石:用道义纠正了知州的做法。②见于小而已:只是小部分(才能) 罢了。
1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乃皆大畏服/乃不知有汉( 《桃花源记》 )
B以财力自肆/以其境过清 (《小石潭记》)
C.以故建安人尤爱之/水尤清冽(《小石潭记》)
D.而吾又与其子安石友/其人视端容寂( 《核舟记》 )
13.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以财力/自肆而二千石亦有所挟为不法/吏乘其然干没玉所忌。
B.以财力自肆/而二千石亦有所挟/为不法吏乘其然干没无所忌。
C.以财力自肆/而二千石亦有所挟为不法/吏乘其然干没无所忌。
D.以财力自肆而二千石/亦有所扶为不法吏乘其然/干没无所忌。
1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督赋税,未尝急贫民。(3分)
(2)先人尝从公游,其言亦然。(3分)
15.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王益做建安主簿时,体恤百姓,一到任就深受百姓多戴,他生病了,全县为他祭神祈福。
B.王益到任后,偶尔拷打责罚百姓,使他们不能有所放纵,让官吏们有所明晓有所畏惧,使他们不敢有所动作。
C.王益为人洒脱,胸怀大志,在自己的职位上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抱负。
D.作者有感于王益的才德,又与其子王安石有交情,对王公了解详实,所以写下这篇墓志铭以表敬意。
上梅直讲书①
苏轼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升斗之禄②,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
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③与欧阳公实亲试之。轼不自意,获在第二。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容④,非亲旧为之请属⑤,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
(节选自《苏轼文集》卷四十八,有删改)
【注释】①梅直讲:梅尧臣,北宋诗人,曾任国子监直讲。本文为苏轼写给梅尧臣的信。②升斗之禄:微博的俸禄。③执事:指梅尧臣。④容:疏通关系。⑤属:通“嘱”。
1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谭记》
B. 其后益壮/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
C. 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前狼止而后狼又至《狼》
D. 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心乐之《小石谭记》
14. 下列选项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
A. 全石以为底《小石谭记》 B. 卷石底以出《小石谭记》
C. 以其境过清 《小石谭记》 D. 能以径寸之木《核舟记》
1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
(2)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
16. 梅尧臣喜欢苏轼的文章的原因是什么?苏轼认为什么才是真正值得快乐的事情?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督将士注坡跳壕,皆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凡有所举,谋定而后战,所向克捷。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然飞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
(选自毕沅《岳飞》,有删改)
【注释】①宵旰:天未亮就起床穿衣,天黑了才吃饭。②休舍:休息。③注坡跳壕:军事训练内容。注坡:从斜坡上急驰下去;跳壕:跃过壕沟。
13.下列选项中加点实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飞事.亲至孝(侍奉) B.饰名姝遗.之(遗留) C.皆铠.以习之 (穿上铠甲) D.卒.以此得祸(最终)
14.下列句中与 “谋定而后战”中的“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2 分)( )
A.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B. 一怒而.诸侯惧 C. 出淤泥而.不染 D. 人不知而.不愠
1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 分)
(1)凡有所举,谋定而后战,所向克捷。(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全文,试分析岳飞的形象。(6 分)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年十八,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父病绵历十旬,玄龄尽心药膳,未尝解衣交睫。太宗徇地渭北,玄龄杖策谒于军门。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
二十三年,驾幸玉华宫,时玄龄旧疾发,诏令卧总留台。及渐笃,追赴宫所,乘担舆入殿,将至御座乃下。太宗对之流涕,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敕遣名医救疗,尚食每日供御膳。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后疾增剧,遂凿苑墙开门,累遣中使候问。上又亲临,握手叙别,悲不自胜。皇太子亦就之与之诀。寻薨,年七十。废朝三日。
(选自《旧唐书·房玄龄传》,有删改)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未尝解衣交睫/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
B知无不为/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C.太宗对之流涕/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D寻薨,年七十/寻向所志(《桃花源记》)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停顿2处)( )(2分)
A. 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
B. 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
C. 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
D. 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3分)
太宗对之流涕,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3分)
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房玄龄十八岁的时候,被本州推举为进士,朝廷授予羽骑尉的官职,可谓年少有为。
B.父亲生病的时候,房玄龄的心思全部用在父亲的药物和膳食上,很晚才睡觉,可见他非常的孝顺。
C.皇帝非常看重房玄龄,房玄龄病重的时候,关心他病情的发展。下诏派名医救治他,叫掌管皇帝膳食的官员每天为他供应御膳。
D.房玄龄去世的时候70岁,朝廷三日不上朝。皇帝失去肱股之臣,非常悲痛。
陆秀夫,字君实,楚州盐城人。才思清丽,一时文人少能及之。性沉静,不苟求人知,每僚吏至阁,宾主交欢,秀夫独敛焉无一语。至察其事,皆治,庭芝①益器之,虽改官不使去已。德佑元年,边事急,诸僚属多亡②者,惟秀夫数人不去。庭芝上其名,除司农寺丞,累擢至宗正少卿兼权起居舍人。
二王走③温州,秀夫与苏刘义追从之,使人召陈宜中、张世杰等皆至,遂相与立益王于福州。宜中以秀夫久在兵间,知军务,每事咨访始行,秀夫亦悉心赞之,无不自尽。
王以惊疾殂④,群臣皆欲散去。 秀夫曰:“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将焉置之?古人有以一旅一成中兴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数万,天若未欲绝宋,此岂不可为国邪?”乃与众共立卫王。
至元十六年二月,崖山破,秀夫走卫王舟,而世杰、刘义各断维去,秀夫度⑤不可脱,负王赴海死,年四十四。
(节选自《宋史·陆秀夫传》,有删改)
[注释】①庭芝;即李庭芝,南宋名将。②亡:逃跑。③走:指逃亡。④租(cú):死亡。⑤度:估测。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项是(2分)
A.至察其事,皆治/察纳雅言(《出师表》
B.庭芝上其名/有仙则名(《陋室铭》)
C.每事咨访始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二章》)
D.天若未欲绝宋/绝巘多生怪柏(《三峡》)
13.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育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项是(2分)( )
例句:遂相与立益王于福州
A.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B.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C.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醉翁亭记》)
D.其一犬坐于前(《狼》)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庭芝益器之,虽改官不使去已。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陆秀夫的人物形象。陆秀夫和诸葛亮,都有一个特点—— “忠”,请你结合本文和《出师表》,谈谈对“忠”的看法。(5分)
田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人也。好读书,善击剑。初平元年,义兵起,董卓迁帝于长安。幽州牧①刘虞叹曰:“贼臣作乱,朝廷播荡。身备②宗室遗老,今欲奉③使展效臣节,安得不辱命之士乎?”众议咸称畴。虞乃备礼请与相见,大悦之,遂署④为从事,具其车骑。将行,畴曰:“今道路阻绝寇虏纵横称官奉使为众所指名。愿以私行,期于得达而已。”虞从之。
既取道,畴乃更上西关,出塞,傍北山,直趣朔方,循间⑤径去,遂至长安致命。诏拜骑都尉。畴以为天子方蒙尘未安⑥,不可以荷佩⑦荣宠,固辞不受。朝廷高其义。三府并辟⑧,皆不就。愿归侍虞。得报,驰还,未至,虞已为公孙瓒所害。畴至,谒祭虞墓,陈发章表⑨,哭泣而去。瓒闻之大怒,购求获畴⑩,谓曰:“汝何自哭刘虞墓,而不送章报于我也?”畴答曰:“汉室衰颓,人怀异心,唯刘公不失忠节。章报所言,于将军未美,恐非所乐闻,故不进也。且将军方举大事以求所欲,既灭无罪之君,又仇守义之臣,诚行此事,则燕赵之士将皆蹈东海而死耳,岂忍有从将军者乎!”瓒壮其对,释不诛也。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十一》,有删改)
【注释】①牧:官名,②备:作为。③奉:派遣。⑨署:任命。⑤循间:顺着小路。⑥蒙尘未安:意为流亡在外。⑦荷佩:承受,⑥三府并辟:三公官府同时召他做官。⑨章表:奏表,奏章。⑩购求获畴:悬赏捉拿将他捕获。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不可以荷佩荣宠,固辞不受/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唐雎不辱使命》
B.畴至,谒祭虞墓/色愈恭,礼愈至(《送东阳马生序》)
C.董卓迁帝于长安/所欲有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D.安得不辱命之士乎/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13.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2分)
今道路阻绝寇虏纵横称官奉使为众所指名
A.今道路阻绝/寇虏纵横/称官奉/使为众所指名 B.今道路/阻绝寇虏/纵横称官奉/使为众所指名
C.今道路阻绝/寇虏纵横/称官奉使/为众所指名 D.今道路阻绝/寇虏纵横称官/奉使为众/所指名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今欲奉使展效臣节,安得不辱命之士乎?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况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田畴想以私人身份暗自上路,说明他很聪明谨慎。
B.官府同时召他做官,他都没有应命。希望回去为刘虞做事.说明他重情重义。
C.田畴的下属全都推举他;刘虞慧眼识才,赏识并肯定田畴的能力。是田畴成功的原因之一。
D.公孙瓒很佩服他的回答,就没有杀他,并且向他人解释最后释放了他。
【参考答案】
王公讳益,字舜良。祥符八年举进士及第,初为建安主簿。时尚少,县人颇易之,及观公所为,乃皆大畏服。其督赋税、未尝急贫民。或有所笞罚,唯豪剧吏耳。以故建安人尤爱之。尝病,阖县为祠祷。
改临江军判官。军多诸豪大姓之家,以财力自肆而二千石亦有所换为不法吏乘其然于没无所忌。公至,以义折正二千石①,使不能有所纵,以明惮吏,使不敢动摇。
吾尝闻乡里长老言,公为人倜傥有大志。及退归其家,敛色下气,致孝于父母,致爱于族人之间。位不满其志,故在外之所施用者,见于小而已②。 先人尝从公游,其言亦然。而吾又与其子安石友,故得知公事最详。其将葬也,遂为之铭。
(节选自曾巩《尚书都官员外郎王公墓志铭》)
[注释]①以义折正二千石:用道义纠正了知州的做法。②见于小而已:只是小部分(才能) 罢了。
1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乃皆大畏服/乃不知有汉( 《桃花源记》 )
B以财力自肆/以其境过清 (《小石潭记》)
C.以故建安人尤爱之/水尤清冽(《小石潭记》)
D.而吾又与其子安石友/其人视端容寂( 《核舟记》 )
13.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以财力/自肆而二千石亦有所挟为不法/吏乘其然干没玉所忌。
B.以财力自肆/而二千石亦有所挟/为不法吏乘其然干没无所忌。
C.以财力自肆/而二千石亦有所挟为不法/吏乘其然干没无所忌。
D.以财力自肆而二千石/亦有所扶为不法吏乘其然/干没无所忌。
1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督赋税,未尝急贫民。(3分)
(2)先人尝从公游,其言亦然。(3分)
15.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王益做建安主簿时,体恤百姓,一到任就深受百姓多戴,他生病了,全县为他祭神祈福。
B.王益到任后,偶尔拷打责罚百姓,使他们不能有所放纵,让官吏们有所明晓有所畏惧,使他们不敢有所动作。
C.王益为人洒脱,胸怀大志,在自己的职位上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抱负。
D.作者有感于王益的才德,又与其子王安石有交情,对王公了解详实,所以写下这篇墓志铭以表敬意。
12.C
13.C
14.(1)他督查赋税,不曾逼迫贫苦百姓。(考点:其、未尝、急)每个点1分
(2)我的父亲曾经跟随王公外出求学,他说的也是这样(考点:先人、从、然)每个点一分
15.D
翻译
王公名益,字舜良。祥符八年王益参加科举考中进士,起初担任建安主簿一职。王公当时还年轻,当地人很轻视他,等到看了他做的事,才都十分敬畏佩服。他督查赋税,不曾逼迫贫苦百姓。有时也有拷打责罚,只是针对强横凶狠的官吏罢了。因此建安人特别喜爱王公。有一次他生病了,全县人为他祭神祈福。
(后来王公)改任临江军判官一职。军中有很多豪强大族,他们依仗财力肆意放纵,为非作歹。而知州也(因为)有所依仗而行不法之事,下面的官吏趁这样的情势,无所顾忌地侵吞他人财物。王公到任后,用道义纠正了知州的做法,使得他不能有所放纵,以此让官吏们有所明晓有所畏惧,使他们不敢有所动作。
我曾经听乡里年纪大的人说,王公为人洒脱,胸怀大志。等回到家里,敛容谦恭,对父母恪尽孝道,对族人奉行友爱。他目前的职位不能让他的抱负完全施展出来,所以在家外所表现的,只是小部分(才能)罢了,我的父亲曾经跟随王公外出求学,他说的也是这样。而我又与他的儿子王安石是朋友,因此得知王公的事情最详实。他将要下葬,于是为他写下了这篇墓志铭。
上梅直讲书①
苏轼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升斗之禄②,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
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③与欧阳公实亲试之。轼不自意,获在第二。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容④,非亲旧为之请属⑤,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
(节选自《苏轼文集》卷四十八,有删改)
【注释】①梅直讲:梅尧臣,北宋诗人,曾任国子监直讲。本文为苏轼写给梅尧臣的信。②升斗之禄:微博的俸禄。③执事:指梅尧臣。④容:疏通关系。⑤属:通“嘱”。
1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谭记》
B. 其后益壮/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
C. 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前狼止而后狼又至《狼》
D. 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心乐之《小石谭记》
14. 下列选项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
A. 全石以为底《小石谭记》 B. 卷石底以出《小石谭记》
C. 以其境过清 《小石谭记》 D. 能以径寸之木《核舟记》
1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
(2)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
16. 梅尧臣喜欢苏轼的文章的原因是什么?苏轼认为什么才是真正值得快乐的事情?
【答案】13. C 14. C
15. (1)(我)回来后思量这件事,认为人不能苟且于富贵之中,但也不应徒劳于贫贱的生活。
(2)我不久又听说,您喜爱我的文章,认为有孟轲的文风。
16. 因为苏轼文“有孟轲之风”。苏轼认为能够结交像欧阳修、梅尧臣这样的大贤人,并有机会向他们学习,成为他们的学生。这才是真正值得快乐的事情。
【解析】
【13题详解】
A.游:交游/游动;
B.益:日益/好处;
C.都解释为“到”;
D.乐快乐/以……为乐;
故选C。
【14题详解】
例句中的“以”意为:因为(而欧阳公也因为我能不作世俗的文章而录取我)。
A. 即“以全石底”,可译为:潭以整块石头为底。以:用,把;
B. 即“卷石底而出”,可译为: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以:意同“而”,表顺接;
C. 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凄清。以:因为;
D. 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以:在;
故选C。
【15题详解】
考查句子翻译。要注意翻译出重点字(包括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固定句式与特殊句式。
(1)中,重点词是“退(回来)、苟(苟且)、徒(徒劳)”;本句中“苟富贵”即“苟于富贵”,“徒贫贱”即“徒于贫贱”,状语后置,翻译时最好要还原。本句省略了主语“我”,翻译时要添上;
(2)中,重点词是“既而(不久)、其(指代我)、以为(认为)”。
【16题详解】
考查内容理解。要尽量从原文中找线索,引用原文作答。由“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可知梅尧臣喜欢苏轼的文章的原因是“有孟轲之风”;苏轼对欧阳修、梅尧臣仰慕已久,“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现在能够“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亦何以易此乐也!”可知:能够结交像欧阳修、梅尧臣这样的大贤人,成为他们的学生。才是真正值得快乐的事情。
点睛】参考译文
我七八岁的时候,才知道读书。听说如今天下有一位欧阳公,他的为人就像古代孟轲、韩愈一类人;又有一位梅公,跟随欧阳公交游,并且和他共同议论文章。从那时起,我日益成长,才能够读先生们的文章词赋,想象出先生们的为人,领会到先生们潇洒地摆脱世俗的快乐,而陶醉在自己的快乐之中。因为我当时刚刚学做诗赋骈文,想求得微薄的俸禄,自己估量没有什么才能可以进见诸位先生,所以来到京城一年多,不曾登门求教。
今年春天,天下的读书人聚集到礼部,先生和欧阳公亲自考查我们。我没有想到自己,竟得了第二名。我不久又听说,您喜爱我的文章,认为有孟轲的文风,而欧阳公也因为我能不作世俗的文章而录取我,因此我能留在及第的行列里,不是左右亲近的人先替我推荐,不是亲戚朋友为我请求嘱托,从前十多年里听到名声却不能进见的人,一下子竟成为知己。(我)回来后思量这件事,认为人不能苟且于富贵之中,但也不应徒劳于贫贱的生活,有大贤人而能成为他的学生,那也很值得自负了。如果凭一时的侥幸而得意,带着成队的车马和几十个随从,使里巷的小百姓围着观看并且赞叹他,又怎么能代替这种快乐啊!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督将士注坡跳壕,皆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凡有所举,谋定而后战,所向克捷。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然飞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
(选自毕沅《岳飞》,有删改)
【注释】①宵旰:天未亮就起床穿衣,天黑了才吃饭。②休舍:休息。③注坡跳壕:军事训练内容。注坡:从斜坡上急驰下去;跳壕:跃过壕沟。
13.下列选项中加点实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飞事.亲至孝(侍奉) B.饰名姝遗.之(遗留) C.皆铠.以习之 (穿上铠甲) D.卒.以此得祸(最终)
14.下列句中与 “谋定而后战”中的“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2 分)( )
A.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B. 一怒而.诸侯惧 C. 出淤泥而.不染 D. 人不知而.不愠
1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 分)
(1)凡有所举,谋定而后战,所向克捷。(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全文,试分析岳飞的形象。(6 分)
13.(2 分)B
14.(2 分)B
15.(3 分) ①凡是有军事行动,都要召集所有的统制,计策定了然后才开战,因此攻打哪
儿都能获胜。(采分点“凡”“而”“克捷”)
(3 分)②(他)每次推辞升官,一定说:“将士出力,我岳飞有什么功劳!” (采分点“推”
“效力”“何功之有”)
16. (6 分,每点计 2 分)①岳飞正直刚烈,忠心忧愤:从“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
下太平矣”这些言论可看出。②岳飞有情有义,关爱部下:从他把朝廷颁发下的犒劳,都平
均分给部下将士这一举动可看出。③岳飞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有勇有谋:从他的敌人也赞
叹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可看出。
岳飞伺候父母极为孝顺,家里没有侍女(自己亲自伺候父母)。吴玠素来佩服岳飞,希
望与他交好,把著名的美女打扮起来送给他。岳飞说:“皇上整天勤于政事,天没亮就穿衣
起床,天很晚才吃饭,难道现在是大将安心享乐的时候吗?”推辞不接受。吴玠大为叹服。
有人问(岳飞):“天下什么时候能太平?”岳飞说:“文臣不贪恋钱财,武臣不贪恋生命,
天下就太平了!”军队每次休整,(岳飞)督促将士跑下山坡、跃过壕沟,都(让将士)穿着 沉重的铠甲来训练。士兵假若拿百姓一缕麻来捆束牲口草料,立即斩首示众。士兵晚上宿营, 百姓开门希望接纳,没有人敢进去。军队的号令是”冻死也不拆(百姓的)房屋,饿死也不 抢劫掠夺”。士兵生病,(岳飞)亲自为他们调药。将领们到远方戍守,岳飞的妻子便慰问犒 劳他们的家人;为国而死的将领,为之痛哭,并抚育他们的遗孤。(皇上)有赏赐犒劳,都 分给军中官吏,丝毫不侵占百姓的财物。善于以少打多。凡是有军事行动,都要召集所有的 统制,计策定了然后才开战,因此攻打哪儿都能获胜,即使突然遭遇敌人也不惊慌。敌人因 此说:“撼动大山容易,撼动岳家军难。”张俊曾经问作战术,岳飞说:“仁爱、诚信、智慧、 勇敢、严厉,缺少一个都不可以。”每次调集军粮,一定皱着眉头说:“东南百姓的财力用尽 了!”(他)尊敬贤土,唱雅诗,做投壶游戏,谦和得就像一介书生。(他)每次推辞升官, 一定说:“将士出力,我岳飞有什么功劳!”但是他忠心忧愤,壮怀激烈,发表议论坚持正义, 不屈服于人,最终因此蒙受灾祸。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年十八,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父病绵历十旬,玄龄尽心药膳,未尝解衣交睫。太宗徇地渭北,玄龄杖策谒于军门。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
二十三年,驾幸玉华宫,时玄龄旧疾发,诏令卧总留台。及渐笃,追赴宫所,乘担舆入殿,将至御座乃下。太宗对之流涕,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敕遣名医救疗,尚食每日供御膳。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后疾增剧,遂凿苑墙开门,累遣中使候问。上又亲临,握手叙别,悲不自胜。皇太子亦就之与之诀。寻薨,年七十。废朝三日。
(选自《旧唐书·房玄龄传》,有删改)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未尝解衣交睫/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
B知无不为/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C.太宗对之流涕/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D寻薨,年七十/寻向所志(《桃花源记》)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停顿2处)( )(2分)
A. 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
B. 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
C. 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
D. 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3分)
太宗对之流涕,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3分)
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房玄龄十八岁的时候,被本州推举为进士,朝廷授予羽骑尉的官职,可谓年少有为。
B.父亲生病的时候,房玄龄的心思全部用在父亲的药物和膳食上,很晚才睡觉,可见他非常的孝顺。
C.皇帝非常看重房玄龄,房玄龄病重的时候,关心他病情的发展。下诏派名医救治他,叫掌管皇帝膳食的官员每天为他供应御膳。
D.房玄龄去世的时候70岁,朝廷三日不上朝。皇帝失去肱股之臣,非常悲痛。
A (2分)
12.A (2分)
13.(1)(房玄龄)小时候就很聪明,广泛地阅读了经书、史书,工于草书和隶书,善于写文章。(3分)
(2)太宗对着他流泪,玄龄也感伤悲咽得不能自我控制。(3分)
14.B(2分)
陆秀夫,字君实,楚州盐城人。才思清丽,一时文人少能及之。性沉静,不苟求人知,每僚吏至阁,宾主交欢,秀夫独敛焉无一语。至察其事,皆治,庭芝①益器之,虽改官不使去已。德佑元年,边事急,诸僚属多亡②者,惟秀夫数人不去。庭芝上其名,除司农寺丞,累擢至宗正少卿兼权起居舍人。
二王走③温州,秀夫与苏刘义追从之,使人召陈宜中、张世杰等皆至,遂相与立益王于福州。宜中以秀夫久在兵间,知军务,每事咨访始行,秀夫亦悉心赞之,无不自尽。
王以惊疾殂④,群臣皆欲散去。 秀夫曰:“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将焉置之?古人有以一旅一成中兴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数万,天若未欲绝宋,此岂不可为国邪?”乃与众共立卫王。
至元十六年二月,崖山破,秀夫走卫王舟,而世杰、刘义各断维去,秀夫度⑤不可脱,负王赴海死,年四十四。
(节选自《宋史·陆秀夫传》,有删改)
[注释】①庭芝;即李庭芝,南宋名将。②亡:逃跑。③走:指逃亡。④租(cú):死亡。⑤度:估测。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项是(2分)
A.至察其事,皆治/察纳雅言(《出师表》
B.庭芝上其名/有仙则名(《陋室铭》)
C.每事咨访始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二章》)
D.天若未欲绝宋/绝巘多生怪柏(《三峡》)
13.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育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项是(2分)( )
例句:遂相与立益王于福州
A.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B.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C.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醉翁亭记》)
D.其一犬坐于前(《狼》)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庭芝益器之,虽改官不使去已。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陆秀夫的人物形象。陆秀夫和诸葛亮,都有一个特点—— “忠”,请你结合本文和《出师表》,谈谈对“忠”的看法。(5分)
田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人也。好读书,善击剑。初平元年,义兵起,董卓迁帝于长安。幽州牧①刘虞叹曰:“贼臣作乱,朝廷播荡。身备②宗室遗老,今欲奉③使展效臣节,安得不辱命之士乎?”众议咸称畴。虞乃备礼请与相见,大悦之,遂署④为从事,具其车骑。将行,畴曰:“今道路阻绝寇虏纵横称官奉使为众所指名。愿以私行,期于得达而已。”虞从之。
既取道,畴乃更上西关,出塞,傍北山,直趣朔方,循间⑤径去,遂至长安致命。诏拜骑都尉。畴以为天子方蒙尘未安⑥,不可以荷佩⑦荣宠,固辞不受。朝廷高其义。三府并辟⑧,皆不就。愿归侍虞。得报,驰还,未至,虞已为公孙瓒所害。畴至,谒祭虞墓,陈发章表⑨,哭泣而去。瓒闻之大怒,购求获畴⑩,谓曰:“汝何自哭刘虞墓,而不送章报于我也?”畴答曰:“汉室衰颓,人怀异心,唯刘公不失忠节。章报所言,于将军未美,恐非所乐闻,故不进也。且将军方举大事以求所欲,既灭无罪之君,又仇守义之臣,诚行此事,则燕赵之士将皆蹈东海而死耳,岂忍有从将军者乎!”瓒壮其对,释不诛也。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十一》,有删改)
【注释】①牧:官名,②备:作为。③奉:派遣。⑨署:任命。⑤循间:顺着小路。⑥蒙尘未安:意为流亡在外。⑦荷佩:承受,⑥三府并辟:三公官府同时召他做官。⑨章表:奏表,奏章。⑩购求获畴:悬赏捉拿将他捕获。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不可以荷佩荣宠,固辞不受/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唐雎不辱使命》
B.畴至,谒祭虞墓/色愈恭,礼愈至(《送东阳马生序》)
C.董卓迁帝于长安/所欲有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D.安得不辱命之士乎/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13.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2分)
今道路阻绝寇虏纵横称官奉使为众所指名
A.今道路阻绝/寇虏纵横/称官奉/使为众所指名 B.今道路/阻绝寇虏/纵横称官奉/使为众所指名
C.今道路阻绝/寇虏纵横/称官奉使/为众所指名 D.今道路阻绝/寇虏纵横称官/奉使为众/所指名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今欲奉使展效臣节,安得不辱命之士乎?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况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田畴想以私人身份暗自上路,说明他很聪明谨慎。
B.官府同时召他做官,他都没有应命。希望回去为刘虞做事.说明他重情重义。
C.田畴的下属全都推举他;刘虞慧眼识才,赏识并肯定田畴的能力。是田畴成功的原因之一。
D.公孙瓒很佩服他的回答,就没有杀他,并且向他人解释最后释放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