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固 体
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科学态度与责任
1.知道什么是晶体和非晶体、单晶体和多晶体;能从微观结构认识、区分单晶体、多晶体和非晶体。
2.知道晶体和非晶体在外形上和物理性质上的区别。了解晶体的微观结构。 1.通过实验体验得到单晶体和非晶体物理性质不同结论的过程。
2.了解固体材料在各个方面的应用。 实验探究晶体和非晶体各项物理性质的异同。 晶体的各向异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知识点一 晶体和非晶体
[观图助学]
如图观察食盐颗粒和松香的外形,它们的外形各有怎样的特征?
再用显微镜观察精盐和松香粉末的外形,两者有什么样的差别吗?
1.固体的分类
(1)晶体:如石英、云母、明矾、食盐、硫酸铜、蔗糖、味精等。
(2)非晶体:如玻璃、蜂蜡、松香、沥青、橡胶等。
2.晶体和非晶体的比较
(1)单晶体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非晶体没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
(2)晶体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非晶体沿各个方向的物理性质都是一样的,表现为各向同性。
3.多晶体
一些固体,由许多小的晶粒(单晶体)组成,这些小的单晶体的取向杂乱无章,把它称为多晶体,它没有确定的几何外形,也不显示各向异性,仅保留了在一定压强下具有确定熔点的特征。
[思考判断]
(1)所有晶体都具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外形。(×)
(2)没有固定熔点的固体一定是非晶体。(√)
(3)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的一定是非晶体。(×)
知识点二 晶体的微观结构
[观图助学]
观察食盐晶体和金刚石的微观结构图,看它们的原子(或离子)排列有什么特点?
食盐晶体的微观结构 金刚石的微观结构
1.组成晶体的原子(或分子、离子),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
2.微观结构的不同,造成晶体与非晶体形状和物理性质的不同。
3.在不同条件下,同种物质的微粒按照不同规则在空间排列,可以生成不同的晶体,例如石墨和金刚石。有些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非晶体,例如天然水晶熔化后再凝固成石英玻璃。
[思考判断]
(1)同一种物质只能形成一种晶体。(×)
(2)有些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晶体。(√)
(3)金刚石是晶体,石墨是非晶体。(×)
雪花是水蒸气凝华时形成的晶体,它们的形状虽不同,但都是六角形的图案。食盐晶体总是立方体形,明矾晶体总是八面体形,石英晶体(俗称水晶)的中间是一个六棱柱,两端是六棱锥,像雪花、食盐小颗粒、明矾等都是单晶体。
几种晶体的几何形状
(1)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与方向有关,在不同的方向上物理性质各不相同称为各向异性。
(2)多晶体和非晶体的物理性质与方向无关,在各个方向都相同,称为各向同性。
(3)单晶体的各种物理性质并不是均表现为各向异性。
各向异性的微观理解
如图所示是一平面上晶体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沿不同方向所画的等长线段AB、AC、AD上物质微粒的数目不同。线段AB上物质微粒较多,线段AD上较少,线段AC上更少。正因为在不同方向上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不同,才引起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物理性质不同。
(1)对熔点的解释
给晶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一部分微粒有足够的动能,克服微粒间的作用力离开平衡位置,使规则的排列被破坏,晶体开始熔化,熔化时晶体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破坏规则的排列,温度不发生变化。
(2)有的物质有几种晶体
这是由于它们的物质微粒能够形成不同的晶体结构,例如碳原子按不同的结构排列可形成石墨和金刚石,二者在物理性质上有很大不同,白磷和红磷的化学成分相同,但白磷具有立方体结构,而红磷具有与石墨一样的层状结构。
核心要点 对晶体和非晶体的理解
[观察探究]
(1)几种常见的晶体的几何形状和外形。
晶体的外形
(2)几种常见的非晶体。
请分析归纳单晶体、多晶体及非晶体的异同。
[探究归纳]
晶体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其区别和联系如下:
[试题案例]
[例1] 下列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所有的晶体都表现为各向异性
B.晶体一定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形状不规则的金属一定是非晶体
C.大粒盐磨成细盐,就变成了非晶体
D.所有的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解析 只有单晶体才表现为各向异性,故A错误;单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形状,而多晶体无规则的几何形状,金属属于多晶体,故B错误;大粒盐磨成细盐,而细盐仍是形状规则的晶体,在放大镜下能清楚地观察到,故C错误;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晶体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无确定的熔点,故D正确。
答案 D
方法凝炼 判断晶体与非晶体、单晶体与多晶体的方法
(1)区分晶体与非晶体的方法:看其有无确定的熔点,晶体具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仅从各向同性或者几何形状不能判断某一固体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2)区分单晶体和多晶体的方法:看其是否具有各向异性,单晶体表现出各向异性,而多晶体表现出各向同性。
[针对训练1] 在甲、乙、丙三种固体薄片上涂蜡,由烧热的针接触其上一点,蜡熔化的范围如图甲、乙、丙所示,而甲、乙、丙三种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丁所示,以下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A.甲、乙为非晶体,丙是晶体
B.甲、乙为晶体,丙是非晶体
C.甲、丙为非晶体,乙是晶体
D.甲为多晶体,乙为非晶体,丙为单晶体
解析 由图甲、乙、丙可知:甲、乙各向同性,丙各向异性;由图丁可知:甲、丙有固定熔点,乙无固定熔点,所以甲、丙为晶体,乙为非晶体,其中甲可能为多晶体,丙为单晶体,故D正确。
答案 D
核心要点 晶体的微观结构
[要点归纳]
晶体的微观结构及特点
(1)组成晶体的微粒(分子、原子或离子),依照一定的规则在空间中整齐地排列。
(2)晶体中微粒的相互作用很强,微粒的热运动不足以使它们克服相互作用而
远离。
(3)微粒的热运动表现为在平衡位置附近不停地做微小的振动。
物质的微观结构决定其宏观物理性质,改变物质的微观结构可以改变物质的属性,如碳原子可以组成性质差别很大的石墨和金刚石,有些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试题案例]
[例2] (多选)有关晶体的微观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同种元素的原子按不同结构排列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B.同种元素的原子按不同结构排列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C.同种元素形成晶体只能有一种排列规律
D.同种元素形成晶体可能有不同的排列规律
解析 同种元素的原子可以按不同结构排列,形成不同的物质,不同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同,例如:由碳元素组成的石墨和金刚石的密度、机械强度、导热性能、导电性能和光学性质等都有很大差别,所以B、D正确,A、C错误。
答案 BD
温馨提示 物体的宏观性质是由微观结构决定的,单晶体和非晶体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微观结构不同,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也是由微观粒子排列的特点决定的。
[针对训练2] 在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都是按照各自的规律排列的,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晶体的这种微观结构可用来解释( )
A.单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非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B.晶体能溶于水,非晶体不能溶于水
C.晶体的导电性比非晶体强
D.晶体的机械强度不如非晶体
解析 单晶体内的原子按一定规律排列,因此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在物理性质上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而非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A正确;这种微观结构不能解释晶体能溶于水、晶体的导电性、机械强度,也不能解释非晶体的各向同性,B、C、D错误。
答案 A
1.(晶体和非晶体)下列固体中全是由晶体组成的是( )
A.石英、云母、明矾、食盐、雪花、铜
B.石英、玻璃、云母、铜
C.食盐、雪花、云母、硫酸铜、松香
D.蜂蜡、松香、橡胶、沥青
答案 A
2.(晶体和非晶体)(多选)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一定不是晶体
B.有些晶体的物理性质与方向有关,这种特性叫做各向异性
C.若物体表现为各向同性,它就一定是非晶体
D.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解析 只有单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形状,而多晶体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选项A错误;有些晶体的物理性质与方向有关,这种特性叫各向异性,选项B正确;若物体表现为各向同性,则可能是多晶体,也可能是非晶体,选项C错误;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选项D正确。
答案 BD
3.(晶体的微观结构)(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具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是因为物质微粒是规则排列的
B.有的物质能够生成种类不同的几种晶体,因为它们的物质微粒能够形成不同的空间结构
C.凡具有各向同性的物质一定是非晶体
D.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晶体内部结构决定的
解析 晶体的外形、物理性质都是由晶体的微观结构决定的,A、B、D正确;具有各向同性的物质不一定是非晶体,多晶体也具有这样的性质,C错误。
答案 ABD
4.(晶体的微观结构)(多选)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是由于( )
A.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不同
B.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相同
C.晶体内部结构的无规则性
D.晶体内部结构的有规则性
解析 晶体的各向异性取决于晶体内部结构的有规则性,即不同方向上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不同。故A、D正确。
答案 AD
基础过关
1.(多选)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
B.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C.所有晶体都是各向异性的
D.多晶体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
解析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A错误,B正确;晶体中的单晶体各向异性,多晶体各向同性,所以C错误;单晶体有确定的几何形状,而多晶体和非晶体均无确定的几何形状,所以D正确。
答案 BD
2.某球形固体物质,其各向导热性能相同,则该物体( )
A.一定是非晶体
B.可能具有确定的熔点
C.一定是单晶体,因为它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D.一定不是单晶体,因为它具有各向同性的物理性质
解析 导热性能各向相同的物体可能是非晶体,也可能是多晶体,因此,A错误;多晶体具有确定的熔点,因此B正确;物体外形是否规则不是判断是否是单晶体的依据,应该说,单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是“天生”的,而多晶体和非晶体也可以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当然,这只能是“后天”人为加工的,因此C错误;因为单晶体区别于多晶体和非晶体在于其物理性质上的各向异性,但导热具有各向同性,不代表所有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同性,比如,导电可能是各向异性,故D错误。
答案 B
3.下面哪些现象能说明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
A.食盐粒透明,橡胶不透明
B.金刚石的密度大,松香的密度小
C.冰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松香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
D.石墨可导电,沥青不导电
解析 透明程度、密度和导电性不是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A、B、D错误,C正确。
答案 C
4.(多选)下列固体物质哪些是晶体( )
A.雪花 B.黄金
C.玻璃 D.食盐
解析 玻璃是非晶体,雪花、食盐是晶体,黄金是金属,各种金属材料是晶体(属晶体中的多晶体),所以A、B、D正确。
答案 ABD
5.(多选)图中a、b是两种不同物质的熔化曲线,根据曲线,你认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是一种晶体的熔化曲线
B.b是一种晶体的熔化曲线
C.a是一种非晶体的熔化曲线
D.b是一种非晶体的熔化曲线
解析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熔点对应的温度),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不断加热,非晶体先变软,然后熔化,温度却不断上升,因此a是晶体,b是非晶体。
答案 AD
6.(多选)对下列几种固体物质的认识,正确的有( )
A.食盐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食盐是晶体
B.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蜂蜡是晶体
C.天然石英表现为各向异性,是由于该物质的微粒在空间的排列不规则
D.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组成它们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不同
解析 晶体的特点是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点,食盐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食盐是晶体,A正确;蜂蜡是非晶体,B错误;天然石英表现为各向异性,是由于该物质的微粒在空间的排列规则,C错误;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组成它们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不同,D正确。
答案 AD
7.晶体内部的分子有序排列为如图所示的空间点阵(图中的小黑点表示晶体分子),图中AB、AC、AD为等长的三条线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处的晶体分子可以沿三条线段发生定向移动
B.三条线段上,晶体分子的数目相同,表明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同性的
C.三条线段上,晶体分子的数目不同,表明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解析 晶体中的分子只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不会沿三条线段发生定向移动,故A错误;三条线段上晶体分子的数目不同,表明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故B、D错误,C正确
答案 C
能力提升
8.(多选)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是有规则地排列的,而非晶体内部物质微粒排列是不规则的
B.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是静止的,而非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是不停地运动着的
C.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并不是绝对的
D.在物质内部的各个平面上,微粒数相等的是晶体,微粒数不等的是非晶体
解析 晶体具有规则的形状,是晶体内部物质微粒有规则排列的宏观表现;不管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组成物质的微粒永远在做热运动;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使晶体各个平面上的微粒数也不一定相等,故A、C正确,B、D错误。
答案 AC
9.(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
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
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
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变为晶体
解析 晶体并不会因为颗粒的大小而改变,即使敲碎为小颗粒,仍然是晶体,A错误;根据是否有固定的熔点,可以把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单晶体有各向异性,B正确;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晶体,如金刚石和石墨,C正确;晶体的分子排列结构如果遭到破坏就可能形成非晶体,反之亦然,D正确。
答案 BCD
10.(多选)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质量相等,加热过程中,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从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以判断( )
A.甲、丙是晶体,乙是非晶体
B.乙是晶体,甲、丙是非晶体
C.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低
D.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高
解析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是温度不发生变化,这是晶体的重要特征,由题图知甲、丙为晶体,乙为非晶体,故A正确,B错误;从熔点上看甲温度到t2时才熔化,故C错误,D正确。
答案 AD
11.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可以得到物质表面原子排列的图像,从而可以研究物质的结构。如图所示的照片是一些晶体材料表面的STM图像,通过观察、比较,可以看到这些材料表面的原子排列有着共同的特点。这些共同的特点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在确定方向上原子有规律地排列,在不同方向上原子的排列规律一般不同
(2)原子排列具有一定的对称性等
12.如图所示为食盐晶体结构示意图,食盐的晶体是由钠离子(图中〇)和氯离子(图中●)组成的,这两种离子在空间中三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都是等距离地交错排列的。已知食盐的摩尔质量是58.5 g/mol,食盐的密度
是2.2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1023 mol-1,试估算食盐晶体中两个最近的钠离子中心间的距离。
解析 1 mol食盐中有NA个氯离子和NA个钠离子,离子总数是2NA,摩尔体积V与摩尔质量M与物质密度ρ的关系为:V=,所以一个离子所占的体积为:V0==。
由图可知V0就是图中每四个离子所夹的正立方体的体积,此正方体的边长d==,
而最近的两个钠离子中心间的距离
r=d=·=1.41×
m≈4×10-10 m。
答案 4×10-1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