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5章 第5节 “基本”粒子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5章 第5节 “基本”粒子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17 19:1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节 “基本”粒子
核心 素养 物理观念 科学思维
1.了解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2.了解近代发现的粒子。
3.知道粒子的分类。
4.了解夸克模型的内容。 体会感受科学发展过程中蕴藏着的科学和人文精神。
知识点一 “基本”粒子和发现新粒子
[观图助学]
如图显示的是质子对质子碰撞后粒子的径迹,分叉的径迹表明有新的粒子产生,这是否说明质子仍有其内部结构呢?即质子可能是由更小的粒子组成。
1.“基本”粒子不基本
“基本粒子”:直到19世纪末,人们认为光子、电子、质子、中子是“基本粒子”,随着科学的发展,一方面逐渐发现了数以百计的新粒子,它们都不是由中子、质子、电子组成的;另一方面科学家又发现质子、中子等本身也有自己的复杂的结构。因此,20世纪后半期,就将“基本”二字去掉,统称粒子。
2.发现新粒子
(1)20世纪30年代以来,人们对宇宙射线的研究和加速器、对撞机的开发及应用,现已发现的新粒子达400多种。
(2)反粒子
实验中发现,存在着这样一类粒子,它们的质量、寿命、自旋等物理性质与过去已经发现的粒子相同,而电荷等其他性质相反,这些粒子叫作反粒子。
[思考判断]
(1)质子、中子、电子都是不可再分的基本粒子。(×)
(2)质子和反质子的电荷量相同,电性相反。(√)
知识点二 粒子的分类和夸克模型
1.粒子的分类
目前发现的粒子大体可被分为强子、轻子、规范玻色子和希格斯玻色子几种类别。
2.夸克模型
(1)夸克的提出:1964年美国物理学家盖尔曼提出了强子的夸克模型,认为强子是由夸克构成的。
(2)夸克的种类:上夸克(u)、下夸克(d)、奇异夸克(s)、粲夸克(c)、底夸克(b)、顶夸克(t)。
(3)夸克所带的电荷量:夸克带的电荷为元电荷的-或+。
(4)夸克的意义:电子电荷不再是电荷的最小单位。
(5)夸克的“禁闭”:夸克不能以自由的状态单个出现,这种性质称为夸克的
“禁闭”。
粒子 类型 发现
科学家 发现
时间 基本特点
原子 道尔顿 1803 -
电子 汤姆孙 1897 质量比质子小得多,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质子 卢瑟福 1911 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中子 查德
威克 1932 质量和质子的质量几乎相等,不带电
19世纪末,人们都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
发现了电子、质子和中子后,许多人认为光子和它们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
逐渐发现了数以百计的不由质子、中子、电子组成的新粒子;又发现质子、中子等本身也有自己复杂的结构。从20世纪后半期起,就将“基本”二字去掉,统称为粒子。
反粒子符号的书写:电子e、质子H、α粒子的反粒子的符号分别是:e、H、He。
原子结构图中的夸克
核心要点 新粒子的发现和分类
[观察探究]
如图所示为粒子发展示意图。
(1)为什么现在将“基本”二字去掉,统称为粒子?
(2)为什么说夸克模型是物理学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突破?
提示 (1)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发现了很多的新粒子都不是由质子、中子、电子组成的,又发现质子、中子等本身也有自己的复杂结构。所以现在将“基本”二字去掉,统称为粒子。
(2)夸克模型的提出是物理学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突破,它指出电子电荷不再是电荷的最小单元,即存在分数电荷。
[探究归纳]
1.新粒子的发现
(1)1931~1940年发现正电子μ子。
(2)1941~1950年发现K介子和π介子。
(3)1951~1960年发现反质子和电子中微子。
(4)1861~1870年发现μ子中微子。
(5)1971~1980年发现τ子、胶子、3/4介子。
(6)1981~1990年发现W和Z玻色子。
(7)1991~2000年发现τ子中微子。
(8)2001~至今发现希格斯玻色子。
2.粒子的分类
分类 参与的相互作用 发现的粒子 备注
强子 参与强相互作用 质子、中子、介子、超子 强子有内部结构,由“夸克”构成;强子又可分为介子和重子
轻子 不参与强相互作用 电子、电子中微子、μ子、μ子中微子、τ子、τ子中微子 未发现内部结构
规范玻 色子 传递各种相互作用 光子、中间玻色子、胶子 光子、中间玻色子、胶子分别传递电磁、弱、强相互作用
希格斯 玻色子
目前最后一个被发现 是由希格斯的量子激发
[试题案例]
[例1] 在β衰变中常伴有一种称为“中微子”的粒子放出。中微子的性质十分特别,因此在实验中很难探测。1953年,莱尼斯和柯文建造了一个由大水槽和探测器组成的实验系统,利用中微子与水中H的核反应,间接地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
(1)中微子与水中的H发生核反应,产生中子(n)和正电子(e),即中微子+H―→
n+e,可以判定,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是________。(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0和0 B.0和1
C.1和0 D.1和1
(2)上述核反应产生的正电子与水中的电子相遇,与电子形成几乎静止的整体后,可以转变为两个光子(γ),即e+e―→2γ。已知正电子和电子的质量都为9.1×10-31 kg,求反应中产生的每个光子的能量。正电子与电子相遇不可能只转变为一个光子,原因是什么。
审题指导 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核反应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判断质量数和电荷数。
(2)正电子和负电子的湮灭,根据质能方程判断光子的能量。
(3)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判断产生光子的个数。
解析 (1)发生核反应前后,粒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均不变,据此可知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都是0,选项A正确。
(2)产生的能量是由于质量亏损。两个电子转变为两个光子之后,质量变为零,则E=Δmc2,故一个光子的能量为,代入数据得=8.2×10-14 J。正电子与水中的电子相遇,与电子形成几乎静止的整体,故系统总动量为零,故如果只产生一个光子是不可能的,因为此过程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答案 (1)A (2)8.2×10-14 J 此过程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针对训练1] 已知π+介子、π-介子都是由一个夸克(夸克u或夸克d)和一个反夸克(反夸克或反夸克)组成的,它们的带电荷量如表所示,表中e为元电荷。
粒子 π+ π- U d

带电荷量 +e -e +e -e -e +e
(1)按最简单的组成,π+介子由谁和谁组成?
(2)按最简单的组成,π-介子由谁和谁组成?
解析 (1)π+介子带有+e的电荷量,且是由一个夸克和一个反夸克组成的,夸克u带+e和反夸克带+e合成电荷量为e。
(2)π-介子带有-e的电荷量,是由一个夸克和一个反夸克组成的,夸克d带-e和反夸克带-e合成电荷量为-e。
答案 (1)π+介子是由夸克u和反夸克组成的
(2)π-介子由夸克d和反夸克组成
1.(对“基本”粒子的理解)(多选)下列所述正确的是(  )
A.强子是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
B.轻子是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
C.目前发现的轻子只有8种
D.夸克有6种,它们带的电荷量分别为元电荷的+或-
解析 强子是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轻子是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故选项A、B正确;强子由夸克组成,夸克有6种。它们的带电荷量分别为+e或-e,故选项D正确;目前能发现的轻子只有6种,故选项C错误。
答案 ABD
2.(粒子的分类)根据宇宙大爆炸的理论,在宇宙形成之初是“粒子家族”尽显风采的时期,那么在大爆炸之后最早产生的粒子是(  )
A.夸克、轻子、胶子等粒子
B.质子和中子等强子
C.光子、中微子和电子等轻子
D.氢核、氘核、氦核等轻核
解析 宇宙形成之初产生了夸克、轻子和胶子等粒子,之后又经历了质子和中子等强子时代,再之后是自由的光子、中微子、电子大量存在的轻子时代,再之后是中子和质子结合成氘核,并形成氦核的核时代,之后电子和质子复合成氢原子,最后形成恒星和星系,因此选项A正确,B、C、D的产生都在A之后,故选项B、C、D错误。
答案 A
3.(夸克模型)(多选)下列关于夸克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强子是由更基本的夸克组成的
B.夸克的电荷量分别为元电荷的+或-
C.每种夸克都有对应的反夸克
D.夸克能以自由的状态单个出现
解析 夸克不能以自由的状态单个出现,选项D错误,A、B、C正确。
答案 ABC
4.(“基本”粒子的性质理解)(多选)K-介子衰变方程为K-→π-+π0,其中K-介子和π-介子是带负电的基元电荷,π0介子不带电。如图所示,一个K-介子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匀强磁场中,其轨迹为圆弧(图中虚线),π-介子和π0介子运动轨迹可能是图中的(  )
解析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断核反应后π-介子可能与K-介子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相反,结合左手定则和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知识可知,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B。
答案 AB
5.(对反粒子的理解)某一年,7颗人造卫星同时接收到来自远方的中子星发射的γ光子,经分析确认,1个负电子和1个正电子湮灭时放出2个频率相同的γ光子。已知负电子、正电子的静止质量m0=9.1×10-31 kg,又已知静止质量为m0的粒子,其能量E和湮灭前的动量p满足关系E2=c2p2+mc4。式中c为光速,若负电子、正电子的动量为零,求:
(1)写出湮灭的核反应方程式;
(2)用动量的有关知识说明上述核反应不可能只放出一个光子;
(3)计算出γ光子的频率。
解析 (1)核反应方程式为e+e→2γ。
(2)若只放出一个光子,说明反应后总动量不为零,而反应前总动量为零,违反动量守恒定律,所以只放出一个光子是不可能的。
(3)正、负电子湮灭前的动量为零,即c2p2项为零,可知其对应的能量为E=m0c2,光子的能量满足E=hν,由能量守恒有:m0c2+m0c2=2hν,即得频率为ν== Hz=1.24×1020 Hz。
答案 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