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
一、教学背景分析
1. 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来自华师大出版社的《初中信息科技》第一册的第一单元《走进信息世界》第一节<信息社会和我>中的一部分,同时基于《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已经于2013年2月1日起实施。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我们进入大数据时代,在方便使用网络服务的同时也在一定范围内到处公开着我们自己的个人信息,那么如何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是新世纪青少年学生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之一。由于书上的内容比较少,而且在第一节给学生上过之后,容易忽略遗忘,所以我就在完成《走进信息世界》《网络学习与生活》两个单元的学习后再次重新把这部分的内容补充设计成一节课,来探索个人信息安全的案例,帮助学生形成管理个人信息与保护个人隐私的良好习惯。
2. 学情分析:
预备年级学生有想要保护自己个人信息的意识,知道个人信息很重要也要保护好,从电视报纸网络各渠道都或多或少知道点保护个人信息的方法,学生对这方面的认识有一些,但不够完整。学生的分析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教学效果有影响,所以考虑适当的分层教学,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我将放手让他们自学,而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让他们在同学和老师的引导帮助下完成任务。帮助大家树立以防为主的信息安全观念,形成管理个人信息与保护个人隐私的良好习惯,形成自觉防范和抵制威胁信息安全行为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个人信息的含义,保护好个人信息可以避免带来精神和财产方面的损失。
②知道威胁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个人信息泄漏容易造成的不良后果。
③知道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与隐私的常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
①学生在讨论中,分析威胁信息安全的因素。
②学生能在知道威胁个人信息的各因素后,学会妥善保管个人信息,保护个人隐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树立以防为主的信息安全观念,形成管理个人信息与保护个人隐私的良好习惯,形成自觉防范和抵制威胁信息安全行为的意识。
②学会和同伴讨论交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个人信息的基本自我保护方法与技巧。
四、信息技术工具的选择
电子白板:
第一、使用交互白板技术能即时方便灵活地引入多种类型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并可对多媒体材料进行灵活地编辑组织、展示和控制,它使得数字化资源的呈示更灵活,也解决了过去多媒体投影系统环境下,使用课件和ppt讲稿教学材料结构高度固化的问题。
第二、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实现板书内容即时存储。写画在白板上的任何文字、图形或插入的任何图片都可以被保存至硬盘或移动存储设备,供下节课、下学年或在其他班级使用,或与其他教师共享;也可以以电子格式或打印出来分发给学生,供课后温习或作为复习资料。
第三、交互白板技术使得以前色彩单调,教学呈现仅止于手写文字和手绘图形的黑板变得五彩缤纷,既可如以往一样自由板书,又可展示、编辑数字化的图片、视频,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教学富有成效。
五、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学生的活动:既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就要看学生在课堂上就是否以主角的形式出现,课堂的讲授、活动是否以学生为中心来展开,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灌输。学生有了任务,能够开展活动,课堂气氛很容易就活跃了,学生的主角地位也就体现出来了。学生的活动设计中,要注意活动设计的必要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必要性、科学性指学生的讨论、研讨、探索、提问要紧密为教学任务服务,不能游离于课堂教学内容之外,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不必要的活动要尽量少,不搞形式上的活动。可行性指学生的活动要难易恰当、方便操作,太难了不易完成,太容易了达不到效果,没有区分度。
评价学生的操作:上机操作练习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通过操作练习能够及时对概念、定义、规则加强理解和记忆,同时能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评价学生的操作注意几点:一是学生的操作要有目的性,减少随意性,内容要与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紧密联系。二是学生的操作要相互协作,相互学习、观摩,学生自己的许多操作技巧往往来自老师及邻座的同学,而自己能够总结的一些操作技巧却很少。三是学生的操作要到位,让每位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保证完成操作任务,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保证操作的完成就不能对新知识进行巩固和运用。四是学生的操作要与实际相联系,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估计问题
与解决预案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3分钟) 以某人丢失身份证后被人冒名办理信用卡透支遭受损失这一真实情景导入,引出个人信息保护意义,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学生充满兴趣听教师讲述创设的情景 明确主题,从而自然的引入新课。
2.师生互动,明确个人信息的含义 (5分钟) 请同学讲一讲你认为哪些是个人信息,引出个人信息的含义。 学生知道了个人信息的含义范围很广,包括名字、电话甚至网络购物留下的痕迹。 让学生明确哪些是个人信息,为什么要保护个人信息,个人信息的泄露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麻烦。
教师总结个人信息包括个人一般信息和个人敏感信息。 认识到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
3.开展讨论,列举威胁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 (10分钟) 教师假设个人信息被泄漏后可能发生的场景,接着问学生这些信息是怎么透露流传出去的呢?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现有的经验列举出泄露个人信息的途径,或者是不发分子怎样鉆空子得到我们的个人信息。 让学生尽量详细的列举威胁信息安全的因素,为后面的讨论怎样保护个人信息设下铺垫。
引导学生知道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自己安全意识差填写信息流出去的,还有一种是被窃取的,包括电脑中木马,或者数据库被泄密。 学生明白除了自己会泄密,你的电脑也不是很安全的,也会泄密的。
4.学生通过案例交流,归纳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与隐私的常用方法 (15分钟) 预设3个案例,让学生讨论遇到威胁个人信息安全的时候,你怎么办。 学生能够通过案例交流讨论,归纳出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与隐私的常用方法。 通过学生讲一讲归纳的方法,其他同学也学到了更多的方法,在思考过程中得出结论。
5. 教师总结,学生完成个人评价表 (7分钟)
教师总结。通过这堂课每个同学想一想,这堂课我学到了什么,收获是什么? 学生做个人评价表。 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收获,学到了什么保护个人信息的方法。
七、教学与修订反思
教学反思:凭这样一节课,是否能让学生全面掌握保护个人信息的技巧和方法,还有待考证。我希望能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保护个人信息、个人隐私安全的意识。网络社会是虚拟的,但是却有那么多的现实隐私被曝光,这种现象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作为我们第一线的信息科技教师,要培养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个人信息是不能轻易泄露给他人的。
修订反思:通过最后一节总结交流活动,我知道了要好好利用信息工具来帮助我们实践,所以增补了这方面的内容。
八、附录:教学资源
课程资源:第一单元《走进信息世界》第一节<信息社会和我>中的一部分及穿插在各个单元的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内容。
媒体资源:一些媒体曝光播放过的视频,类似因为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的麻烦和损失。
学生资源:学生是活生生的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会怎样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会提出怎样的问题,很多情况下老师是无法预料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学生不同的回答都是教师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