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辛弃疾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创作的。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一次他来到京口北固亭,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词中佳作。学习这首词,使学生了解辛派词的特点和写法,体会辛弃疾创作风格,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陶冶性格,追求高尚的人生志趣。
【教学任务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任务
1、感知词意,体会用典的艺术特色。
2、感受词人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基础知识,品味诗歌语言,熟读成诵,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清思路,理解主旨,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审美鉴赏与创造:掌握鉴赏古典诗歌作品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文化传承与理解:品读经典,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及创作风格,积累名句,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教学重难点】
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领悟词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赤壁的惊涛骇浪勾起了苏轼的无限遐想,与雄姿英发的周瑜相比,东坡自然会有无限的感慨,登上京口北固亭的辛弃疾,又会作何感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作者及背景
1、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人中之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后被主和派排挤,退隐山居。1207年病逝,追赠少师,谥号“忠敏”。辛弃疾词风“激昂豪放”,代表着南宋豪放词的最高成就。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2、写作背景
宋宁宗赵括即位,当时蒙古已崛起,金日益衰败。宁宗妻韩氏的叔父韩侂(tuō)胄企图通过伐金立一场大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
宋宁宗嘉泰四年(
1204)任辛弃疾作镇江知府,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辛弃疾初到镇江,积极为北伐作准备,可他的意见不能被韩侂胄一伙采纳,后来干脆给他一个降职的处分,又把他调离镇江。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之后他回铅山隐居,两年后忧怨而死。
这首词就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
三、诵读课文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诵读时注意音节的停顿,读出重音,读出情感。
4、理解字词
1.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这里指英雄的业绩
2.元嘉草草
草率
3.赢得仓皇北顾
落得
4.烽火扬州路
宋代行政区划名
5.可堪回首
不堪,哪堪,怎能忍受
五、研习课文,品味用典
【整体感知】
1、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情感的?
明确:用典抒情:引用古事或成句(包括明典、暗典、翻典)。
2、《永遇乐》用了几个“事”(典故)?对象分别是谁?
明确:用五个,分别是孙权、寄奴(刘裕)、刘义隆/霍去病、佛狸和廉颇。
【赏析上片】
1、师读上片,指名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上阕四句话的意思。然后提问:诗人登亭远眺,看到了什么景、想到了什么人?
(千古江山、
舞榭歌台;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2、上片写了孙权和刘裕两个人,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孙权、刘裕。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京口建立的吴国的首都,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国家。辛弃疾怀古,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孙权。“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从孙权到辛弃疾已有千年,当年孙权的风流余韵已荡然无存。江山本应代有英雄出,但是现在却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了。
“斜阳草树……曾住”刘裕生于寻常百姓人家,出生低微,但并不妨碍他建功立业,一句“想当年”,刘裕率领兵强马壮的军队,驰骋中原,何等豪迈气概。作者借此隐约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心情。
共同点———他们都是能够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业绩都在京口起步。
3、上片小结: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昏庸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爱国情怀。
【赏析下片】
1、学生自读下阕,找出词中用典的地方,并思考其作用。
同学交流、讨论后回答。
2、分析研究用刘义隆典故。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①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说说这个典故。
释词:北顾:回头北望(追兵)。
②为什么会想到刘义隆这个典故?(结合韩草率冒进的背景理解)
——以史为鉴,告诫韩侂胄及南宋朝廷不要草率出兵,体现自己正确的抗金作战思想。
3、分析研讨用佛狸祠典故。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1
写的是什么?
追忆自己当年南归途经扬州所见惨象,描述瓜步山周围人们生活的情景。
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北望中原,犹记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后来渡淮南归,原想凭籍国力,恢复中原,没有想到南宋朝廷昏聩无能,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自己已成老年,壮志依然难酬,追思往事,不胜身世之感!而“佛狸祠下”三句,从上文缅怀往事回到眼前现实。
“佛狸祠”是北魏太武帝拓拔焘追击王玄谟的军队时,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宫。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祠下迎神赛会,很是热闹。
2
到佛狸祠的一幕景象,作者当时是什么心情?
大家都已经不记得当年的耻辱了,就连四十三年前的悲惨景象也已经忘却了。百姓们不知道当年的历史,只是看到神就下拜祈求祝福,以至于成了一片神鸦社鼓的景象。——商女不知亡国恨!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老百姓就可能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示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中原的愤懑。正是:叹朝廷无能,悲百姓松懈!
4、分析研讨用廉颇典。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朝廷无能,百姓松懈,自己一腔热血却又连遭贬谪,此时此刻站在北固亭的作者想到了谁?
明确:廉颇。以廉颇自比,抒写了自己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不重用,壮志未酬的苦闷。
(2)、有人说最后一段洋溢的是满腔豪情,也有人说是悲情怨语,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词人以廉颇自比,既有渴求他人来问,洋溢着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又有没人来问,空有满腔爱国豪情,却连遭贬斥,壮志难酬的悲愤。他是一位爱国者,但是,报国无门;他是一位大英雄,但是,英雄却无用武之地!同学们能够理解他的辛酸、他的悲愤吗?
他的悲愤其实是那个时代的悲愤,前有精忠报国之岳飞被以“莫须有”罪名害死,徒留“靖康耻,犹未雪”的千古遗恨,后有爱国词人陆游临终还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遗言,可叹我们这位爱国词人辛弃疾在写作本词的两年后,临终前连呼两声“杀贼”才含愤死去,!用此典故正是: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抒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
5、下片小结:下片用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悲愤情感。
板书:用典抒情、
怀古伤今
六、问题研讨
关于这首词的用典,究竟是好是坏,专家争吵了上千年。褒者认为“运典虽多,却一片感慨,故不嫌堆垛”。明代杨慎甚至誉为“稼轩词第一首”。贬者如岳飞的孙子岳珂,就直言不讳的批评“觉用事多”。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1、用典:
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人、古事来比喻今人、今事,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
2、运用典故的作用:
(1)、使作品简洁含蓄,余韵盎然。(减少语辞繁累,充实内容、美化词句)
(2)、与词的思想感情紧密联系,增强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使立论有根据;方便于比况和寄意)
3、明确:
综观全词,用典虽多,然而抒情的脉络清晰,它所用的除了末尾廉颇一事之外,都是有关镇江的史实,是“京口怀古”这个题目应有的内容,况且这些典故,都和这首词的思想感情紧密联系。加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仰慕古人、感慨身世、借古讽今、抒发情怀、言简意赅、以一当十,这正是这首词的长处!
七、拓展延伸
感受辛弃疾的爱国情怀。
1.
眼光有棱,足以照映一世之豪;
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
——友人陈亮
2.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
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4.
把栏杆拍遍(节选)
梁衡
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中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
从“沙场秋点兵”到“天凉好个秋”;从决心为国“弃疾去病”,到最后掰开嚼碎,识得“辛”字含义,再到自号“稼轩”,同盟鸥鹭,辛弃疾走过了一个爱国志士、爱国诗人的成熟过程。诗人,能在历史上留下名的诗人,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当的吗?“一将成名万骨枯”,一员武将的故事,还要多少持刀舞剑者的鲜血才能写成。那么,有思想光芒而又有艺术魅力的诗人呢?他的成名,要有时代的运动,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在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所以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八、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2、北固亭上的辛弃疾已经不是简单的一幅图片,一个剪影,他已然化为了一个符号,孤独的悲情英雄的符号。下面请同学们以“北固亭上的辛弃疾”为题写一段话,来描摹英雄形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