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山东菏泽九年级上数学期中试卷(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山东菏泽九年级上数学期中试卷(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18 10:3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山东菏泽九年级上数学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
?
1. 已知,如图,直线l1//l2//l3,AB=3cm,BC=5cm,DE=2.4cm,则DF的长(? ? ? ? )





A.3cm B.8cm C.6cm D.6.4cm
?
2. 已知α为锐角,且2cosα=3,则α等于(? ? ? ? )




A.30? B.45? C.60? D.90?
?
3. 已知:如图,CD是Rt△ABC斜边AB上的高,图中相似形有(? ? ? ? )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
4. 3tan30??1的值等于(? ? ? ? )




A.3?1 B.23 C.2 D.3
?
5. 如图,在⊙O中, OC⊥AB,∠BOC=64?,则∠ADC的度数是(? ? ? ? )





A.64? B.58? C.32? D.26?
?
6. 已知,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D在⊙O上,∠ABC=50?,则∠D为(? ? ? ? )





A.50? B.45? C.40? D.30?
?
7.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6x+c=0有一个根为2,则另一个根为(? ? ? ? )




A.2 B.3 C.4 D.?8
?
8.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1)x2?2x+1=0有两个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 ? )




A.k≥0 B.k≤0 C.k<0且k≠?1 D.k≤0且k≠?1
二、填空题
?
9. 一个六边形的六边长分别为3,4,5,6,7,8,另一个与其相似的六边形的周长为66,则与其相似的六边形的最短边为________.
?
10. 如图,△OAB与△OCD是以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相似比为3:4,若点A的坐标是(3,?6),则点C的坐标是________.

?
11. 计算23sin60?tan45??4cos30? 的结果是________.
?
12. 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D为AB边的中点,连接CD,若BC=4,CD=3,则cos∠DCB的值为________.

?
13.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1)x2+6x+k2?k=0的一个根是0,则k的值是________.
?
14. 一元二次方程x2?2x?1=0的根的情况为________.
?
15. 如图,PA,PB是⊙O的切线,切点分别是A,B,如果∠C=65? ,那么∠P的度数等于________.

?
16. 若圆心角为120?的扇形的弧长是 12πcm,则这个扇形的面积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
17. 解方程
(1)x2?4x+3=0;

(2)2x2+x=3;

(3)x?22=4x+82.
?
18. 如图,在△ABC中, DE//BC,AD:DB=2:1, △ABC的面积为27.求△ADE的面积.

?
19. 在Rt△ABC中, ∠C=90?,tanB=32,BC=23,求AB的长.
?
20. 2020年4月12日,菏泽国际牡丹花会拉开帷幕,菏泽电视台用直升机航拍技术全程直播.如图,在直升机的镜头下,观测曹州牡丹园A处的俯角为30?,B处的俯角为45?,如果此时直升机镜头C处的高度CD为200米,点A,B,D在同一条直线上,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多少米?(结果保留根号)

?
21. 如图,等边三角形ABC内接于⊙O,且AB=4,AD为⊙O的直径.求∠ADB,∠CDB的度数和⊙O直径.

?
22. 如图,在⊙O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与BC相交于点D,过点D作DE⊥AC,交AC于点E.

(1)求证:DE是⊙O的切线;

(2)若⊙O的半径为5,BC=16,求DE的长.
?
23. 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m+1)x+m2=0.
(1)当m取何值时,这个方程没有实数根;

(2)选取m的一个非零整数值,使这个方程有两个实根,并求这两个实根.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学年山东菏泽九年级上数学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
1.
【答案】
D
【考点】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 l1//l2//l3,
∴ ABAC=DEDF,
即ABAB+BC=DEDF,
∴ 33+5=2.4DF,
∴ DF=6.4.
故选D.
2.
【答案】
A
【考点】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解析】
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直接求解.
【解答】
解:因为2cosα=3,
则cosα=32.
因为α为锐角,
所以α=30? .
故选A.
3.
【答案】
C
【考点】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解析】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已知即可得到存在的相似三角形.
【解答】
解:∵ ∠ACB=90?,CD⊥AB,
∴ △ABC?△ACD,
△ACD?△CBD,
△ABC?△CBD,
所以有三对相似三角形.
故选C.
4.
【答案】
A
【考点】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解析】
首先把30?角的正切值代入,然后进行实数的运算即可.
【解答】
解:3tan30??1
=3×33?1
=3?1.
故选A.
5.
【答案】
C
【考点】
圆周角定理
垂径定理
圆心角、弧、弦的关系
【解析】
首先连结OA,根据垂径定理可得AC=BC,进一步可得∠AOC的度数,最后根据圆周角定理即可求出∠ADC的度数.
【解答】
解:如图,连结OA,
∵ OC⊥AB,
∴ AC=BC.
∴ ∠AOC=∠BOC=64?.
∴ ∠ADC=12∠AOC=12×64?=32?.
故选C.
6.
【答案】
C
【考点】
圆周角定理
【解析】
连接AC,构建直角三角形ABC.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90?知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然后在Rt△ABC中求得∠CAB=40?;然后由圆周角定理(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求∠D的度数即可.
【解答】
解:连接AC.
∵ AB是⊙O的直径,点C在⊙O上,
∴ ∠ACB=90?.
在Rt△ABC中,∠ACB=90?,∠ABC=50?,
∴ ∠CAB=40?.
又∵ ∠CDB=∠CAB,
∴ ∠CDB=∠CAB=40?,
即∠D=40?.
故选C.
7.
【答案】
C
【考点】
根与系数的关系
【解析】
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来求方程的另一根.
【解答】
解:设方程的另一个根为a,则a+2=6,
解得a=4.故另一个根为4.
故选C.
8.
【答案】
D
【考点】
根的判别式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解析】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判别式的意义得到k+1≠0且△=(?2)2?4(k+1)≥0,然后求出两个不等式的公共部分即可.
【解答】
解:根据题意得k+1≠0且Δ=(?2)2?4(k+1)≥0,
解得k≤0且k≠?1.
故选D.
二、填空题
9.
【答案】
6
【考点】
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解析】
设较大多边形的周长为x,求出多边形的周长,再根据相似多边形的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
解:设与其相似的六边形最短边的长为x,
六边形的周长为3+4+5+6+7+8=33,
∵ 两六边形相似,
∴ x66=333,
解得x=6.
故答案为:6.
10.
【答案】
(4,?8)
【考点】
坐标与图形性质
位似变换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分别过A,C作AE⊥OB,CF⊥OD,
∴ △OAE?△OCF.
∵ △OAB与△OCD是以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相似比为3:4,
∴ OAOC=AECF=OEOF=34.
∵ OE=3,AE=6,
∴ OF=4,CF=8,
∴ C(4,?8).
故答案为:(4,?8).
11.
【答案】
3?23
【考点】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解析】
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代入,进行求解 .
【解答】
解:原式=23×32×1?4×32
=3?23 .
故答案为:3?23 .
12.
【答案】
23
【考点】
解直角三角形
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平行线的判定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解析】
过点D作DE⊥BC,由平行线平分线段定理可得E是BC的中点,再根据三角函数的意义,可求出答案.
【解答】
解:过点D作DE⊥BC,垂足为E,
∵ ∠ACB=90?,DE⊥BC,
∴ DE?//?AC,
又∵ 点D为AB边的中点,
∴ BE=EC=12BC=2,
在Rt△DCE中,cos∠DCB=ECCD=23.
故答案为:23.
13.
【答案】
0
【考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解析】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得到k?1≠0,即k≠1,再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把x=0代入(k?1)x2+6x+k2?k=0得k2?k=0,利用因式分解法解得k1=0,k2=1,从而可确定满足条件的k的值.
【解答】
解:把x=0代入(k?1)x2+6x+k2?k=0得k2?k=0,
∴ k1=0,k2=1.
又∵ k?1≠0,
∴ k=0.
故答案为:0.
14.
【答案】
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考点】
根的判别式
【解析】
计算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后,即可根据△的符号判断根的情况.
【解答】
解:∵ Δ=4+4=8>0,
∴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故答案为: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5.
【答案】
50?
【考点】
切线的性质
圆周角定理
多边形的内角和
【解析】
连结OA,OB,根据圆周角定理可以求出∠AOB的度数,再根据切线的性质可以求出∠PAO和∠PBO的度数,最后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即可求出∠P的度数.
【解答】
解:如图,连结OA,OB,
∵ ∠ACB和∠AOB是同弧所对的圆周角和圆心角,
∴ ∠AOB=2∠ACB=2×65?=130?.
∵ PA,PB是⊙O的切线,
∴ PA⊥OA,PB⊥OB.
∴ ∠PAO=∠PBO=90?.
∵ ∠P+∠PAO+∠PBO+∠AOB=360?,
∴ ∠P=360??∠PAO?∠PBO?∠AOB
=360??90??90??130?=50?.
故答案为:50?.
16.
【答案】
108cm2
【考点】
弧长的计算
扇形面积的计算
【解析】
?利用扇形的弧长解得半径R=18,在代入扇形的面积公式,得解.
【解答】
解:由题设l=nπR180,
得12π=120πR180,解得R=18,
所以S=12lR=12×12π×18=108πcm2.
故答案为:108πcm2.
三、解答题
17.
【答案】
解:1x2?4x+3=0,
(x?3)(x?1)=0,
x?3=0或x?1=0,
x1=3,x2=1.
22x2+x=3,
2x2+x?3=0,
2x+3x?1=0,
2x+3=0或x?1=0,
∴ x1=?32或x2=1.
3(x?2)2=4(x+8)2,
(x?2)2?4(x+8)2=0,
x?2+2x+8x?2?2x+8=0,
即3x+14?x?18=0,
3x+14=0或?x?18=0,
∴ x1=?143,x2=?18.
【考点】
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
【解析】
1直接因式分解法求解;
2直接因式分解法即可;
3直接因式分解法求解即可.
【解答】
解:1x2?4x+3=0,
(x?3)(x?1)=0,
x?3=0或x?1=0,
x1=3,x2=1.
22x2+x=3,
2x2+x?3=0,
2x+3x?1=0,
2x+3=0或x?1=0,
∴ x1=?32或x2=1.
3(x?2)2=4(x+8)2,
(x?2)2?4(x+8)2=0,
x?2+2x+8x?2?2x+8=0,
即3x+14?x?18=0,
3x+14=0或?x?18=0,
∴ x1=?143,x2=?18.
18.
【答案】
解:∵ DE//BC,
∴ △ADE?△ABC.
∵ AD:DB=2:1,
∴ AD:AB=2:3.
∴ S△ADES△ABC=AD2AB2=49.
∵ S△ABC=27,
∴ S△ADE27=49,
∴ S△ADE=12,
∴ △ADE的面积为12.
【考点】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 DE//BC,
∴ △ADE?△ABC.
∵ AD:DB=2:1,
∴ AD:AB=2:3.
∴ S△ADES△ABC=AD2AB2=49.
∵ S△ABC=27,
∴ S△ADE27=49,
∴ S△ADE=12,
∴ △ADE的面积为12.
19.
【答案】
解:在直角三角形中,tanB=ACBC=AC23=32,
解得:AC=3.
由勾股定理解得AB2=AC2+BC2=9+232=21,
所以AB=21.
【考点】
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勾股定理
【解析】
利用直角三角形中,三角函数的正切公式解得:AC=3,再利用勾股定理得解.
【解答】
解:在直角三角形中,tanB=ACBC=AC23=32,
解得:AC=3.
由勾股定理解得AB2=AC2+BC2=9+232=21,
所以AB=21.
20.
【答案】
解:∵ EC?//?AD,
∴ ∠A=30?,∠CBD=45?,CD=200.
∵ CD⊥AB于点D,
∴ 在Rt△ACD中,∠CDA=90?,tanA=CDAD,
∴ AD=20033=2003.
在Rt△BCD中,∠CDB=90?,∠CBD=45?,
∴ DB=CD=200,
∴ AB=AD?DB=2003?200,
故A,B两点间的距离为(2003?200)米.
【考点】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
【解析】
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都是知道已知角和对边,根据正切函数求出邻边后,相加减求差即可.
【解答】
解:∵ EC?//?AD,
∴ ∠A=30?,∠CBD=45?,CD=200.
∵ CD⊥AB于点D,
∴ 在Rt△ACD中,∠CDA=90?,tanA=CDAD,
∴ AD=20033=2003.
在Rt△BCD中,∠CDB=90?,∠CBD=45?,
∴ DB=CD=200,
∴ AB=AD?DB=2003?200,
故A,B两点间的距离为(2003?200)米.
21.
【答案】
解:∵ △ABC为等边三角形,
∴ ∠ACB=60?,
∴ ∠ADB=∠ACB=60?.
又∵ ∠ABC=60?,
∴ ∠ADC=∠ABC=60?,
∴ ∠CDB=∠CDA+∠ADB
=60?+60?=120?.
在Rt△ABD中,∠ADB=60?,
∴ AD=ABsin60?=432=833.
【考点】
圆周角定理
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
直接利用圆周角,圆心角,求出答案,再解直角三角形,得出答案.
【解答】
解:∵ △ABC为等边三角形,
∴ ∠ACB=60?,
∴ ∠ADB=∠ACB=60?.
又∵ ∠ABC=60?,
∴ ∠ADC=∠ABC=60?,
∴ ∠CDB=∠CDA+∠ADB
=60?+60?=120?.
在Rt△ABD中,∠ADB=60?,
∴ AD=ABsin60?=432=833.
22.
【答案】
1证明:连接AD,OD,
∵ AB是圆O的直径,
∴ ∠ADB=90?,
∴ ∠BDO+∠ADO=90?,
又AB=AC,则∠B=∠C,
OB=OD,则∠B=∠ODB,
∴ ∠C=∠ODB,
又∠ADC=90?,∠DAE+∠C=90?,
又DE⊥AC,则∠DAE+∠ADE=90?,
∴ ∠C=∠ADE,
∴ ∠ODB=∠ADE,结合∠BDO+∠ADO=90?,
则∠ADE+∠ADO=90?,即∠ODE=90?,
又OD为⊙O的半径,
∴ DE是⊙O的切线.
2解:∵ ∠ADB=90?,AB=AC,
∴ BD=CD.
∵ ⊙O的半径为5,BC=16,
∴ AC=10,CD=8,
∴ AD?=?AC2???CD2?=?102???82?=?6.
∵ S△ADC?=?12AD???DC?=?12AC?DE,
∴ DE?=?AD???DCAC?=?6?×?810?=?245.
【考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圆周角定理
切线的判定
三角形的面积
勾股定理
【解析】
1利用角的关系转换,证明∠ODE=90?,即可;
2利用勾股定理,求出边AD,再结合等面积法,求出答案.
【解答】
1证明:连接AD,OD,
∵ AB是圆O的直径,
∴ ∠ADB=90?,
∴ ∠BDO+∠ADO=90?,
又AB=AC,则∠B=∠C,
OB=OD,则∠B=∠ODB,
∴ ∠C=∠ODB,
又∠ADC=90?,∠DAE+∠C=90?,
又DE⊥AC,则∠DAE+∠ADE=90?,
∴ ∠C=∠ADE,
∴ ∠ODB=∠ADE,结合∠BDO+∠ADO=90?,
则∠ADE+∠ADO=90?,即∠ODE=90?,
又OD为⊙O的半径,
∴ DE是⊙O的切线.
2解:∵ ∠ADB=90?,AB=AC,
∴ BD=CD.
∵ ⊙O的半径为5,BC=16,
∴ AC=10,CD=8,
∴ AD?=?AC2???CD2?=?102???82?=?6.
∵ S△ADC?=?12AD???DC?=?12AC?DE,
∴ DE?=?AD???DCAC?=?6?×?810?=?245.
23.
【答案】
解:(1)∵ 方程没有实数根,
∴ Δ=b2?4ac=[?2(m+1)]2?4m2=8m+4<0,
∴ m∴ 当m(2)由(1)可知,当m≥?12时,方程有实数根,
当m=1时,原方程变为x2?4x+1=0,
设此时方程的两根分别为x1,x2,
解得x1=2+3,x2=2?3.
【考点】
根的判别式
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
【解析】
(1)要使原方程没有实数根,只需△<0即可,然后可以得到关于m的不等式,由此即可求出m的取值范围;
(2)根据(1)中求得的范围,在范围之外确定一个m的值,再利用公式法求解即可.
【解答】
解:(1)∵ 方程没有实数根,
∴ Δ=b2?4ac=[?2(m+1)]2?4m2=8m+4<0,
∴ m∴ 当m(2)由(1)可知,当m≥?12时,方程有实数根,
当m=1时,原方程变为x2?4x+1=0,
设此时方程的两根分别为x1,x2,
解得x1=2+3,x2=2?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