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
1.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积累重点实词。
???
2.理解文章的主旨。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理解作者炽热的思想感情;体会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情感与价值观
:感受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炽热的感情。
?教学难点:指导朗读,把课文读出气势。
二.教学设想
???
1.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本文内容,可以重温一下1840年之后中国遭受列强凌辱的历史和进步知识分子探求救国图强道路的过程。
???
2.本文的语言特点是通顺畅达,气势淋漓,并且多有恰当的比喻,这些语言特点要在诵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十三课,齐读课题《少年中国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这篇课文你会读了吗?我请三位同学来读一读。你们来评价一下他们读的怎么样?
(1)生评价,师总结,提出问题,引出课后读书要求。
师:三位同学读的正确流利,读的特别好。但是我们这篇课文的课后读,关于朗读,还有一个更高的要求。对呀,不仅要读的正确流利,还要连贯有气势,这可难住了,申老师谁能来帮助申老师想想办法呢?怎样才能读的连贯又有气势呢?
预设:A:全班一起读。
师:不错的办法,团结的力量大!
B:跟着音乐读。
师:配乐朗读也是一个好办法。
师:对,发自内心的情感去读。是的,这节课我们就来体会作者的情感,来有气势的读一读这篇课文。
(2)浏览课文,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有一个自然段,他就直接抒发了作者的情感,是哪一个自然段呢?
师:对,就是第三自然段,作者直接抒发了他的情感。(齐读)
(指导朗读)
师:同学们,作者是在抒发他的情感,美哉就是美呀,壮哉就是壮啊。感情再饱满一点,再读!
二.提出疑问,引出第二自然段。
师:读过这一段,能不能提出自己的疑问呢?
预设:什么是少年中国呢?前面是少年,中国后面是中国少年,他们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师:同学们真会提问题,根据你们的问题,我们先来看一看什么是少年中国?课文当中有一个自然段,就具体描写了少年中国的形象,看一看是哪个自然段呢?通过哪个自然段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少年中国的样子呢?
(1)循序渐进指导朗读
师: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这一自然段,看看能不能把它读正确,读流利。
我们来读第二遍,这一遍请同学们默读。边读边圈画出梁启超把少年中国比喻成了什么呢?
你圈画出少年中国的样子了吗?我们来进行第三遍读,第三遍读的时候要求可高了,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出画面,。根据你想象的画面,还要读出气势来。要求很高哦,有信心吗?来,自己先试着读一读!。
好,同学们读的可真认真啊,其实在梁启超的眼中,少年中国有很多的样子,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一句来进行展示,并且告诉大家你在读这句话的时候,脑海中展现出了什么样的画面?谁愿意来读?
(2)理解含义,指导朗读。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他看到了少年,中国就像刚刚升起的红日,。刚升起就光芒万丈。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这里的河指的是黄河。黄河水刚一出来就万马奔腾咆哮着汇入汪洋,真是势不可当!再来。读这句话,读出它的势不可当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少年中国就像潜龙一样,刚一出深渊就震惊世界,好威武呀!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刚刚出生的幼虎就能发出如此巨大的声威,吓得百兽仓皇而逃。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是呀,老鹰和隼鸟刚刚试飞,就卷起狂风和沙尘。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我们少年中国就像花儿一样,刚一开放就富丽堂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我们少年中国就是那把干将剑,刚一磨出就发出了耀眼的光芒。
同学们,这就是少年中国的样子,看后面还有,读!
后面这句读完,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读着读着,你们有什么发现吗?换一种形式来看你发现了什么。
前面把少年中国比喻成一种事物,后面半句是描写前面的。(还有什么发现)
真会思考。对最后一个字都是押韵,读起来才更有韵味,才更有气势,让我们一边体会它的韵律,一边读出它的气势。
读的太好了,其实梁启超的这篇少年中国说也得到过很多文人志士的赞赏。我们伟大主席毛泽东就曾经这样说过。清代的诗人黄遵宪也曾经说过。就让我们感情奔放,惊心动魄的,再读一遍。
(3)指导背诵
同学们,此刻你的脑海中已经出现少年中国的样子了吗?能不能看着老师的提示,把少年中国的样子背诵出来。
三.引导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这样美的中国,靠想象就能实现吗?那要靠什么呢?文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答案。谁找到了?(找生读)
一起读。我少年究竟担负着怎样的责任呢?接着读。
同学们,看看这些红色的字,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从上看到下,他们都有什么联系呢?
所以,梁启超才发出了这样的呼唤。你们听。有没有被震撼到全体起立。让我们跟着音乐带着这份震撼读出那份气势。
四.拓展延伸,激发情感
同学们,这篇文章写于100多年前。100年后的今天,你们觉得梁启超的梦想实现了吗?
对!我们现在的中国不仅强大了,而且无论是武器还是科技都走在了世界的最前端。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看!
同学们,生活在这样的国家里,你又想说些什么呢?
希望同学们也正如自己说的那样发奋图强,担负起发展最强中国的责任。
作业:
搜集相关爱国志士的资料,做一张手抄报。(共43张PPT)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感情奔放,痛快淋漓。
——毛泽东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黄遵宪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红日
河出
潜龙
乳虎
鹰隼
奇花
干将
天戴
纵有
前途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少年(
),则国(
),
少年(
),则国(
),
少年(
),则国(
),
少年(
),则国(
),
少年(
),则国(
),
少年(
),则国(
),
少年(
),则国(
),
少年(
),则国(
)。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少年
中国
完成下列表格。说一说,从表格中你能看出什么?
智
富
强
独立
自由
进步
胜于欧洲
雄于地球
智
富
强
独立
自由
进步
胜于欧洲
雄于地球
少年和中国的关系非常密切。作者运用排比的句式告诉我们,少年的责任非常重大,我们每个少年都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因为,国家的强大靠的是少年。
所以今天的责任,不在于他人,全在我们年轻人的肩上,年轻人聪明智慧,国家就聪明智慧;年轻人富有,国家就富有;年轻人强盛,国家就强盛;年轻人独立,国家就独立;年轻人自由,国家就自由;年轻人进步,国家就进步;年轻人胜过欧洲人,国家就胜过欧洲;年轻人在世界上称雄,国家就在世界上称雄。
齐读课文,感受作者炽热的爱国感情;体会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本段中的每一句话,结构都是基本相同的,为:少年X则国X,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格式进行背诵。在背诵的时候,注意语气要层层递进,由智到强,由独立到自由,由胜于欧洲到雄于地球。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排比的语气,语气要随着文章的节奏步步加强。
背诵指导
朗读第二自然段,说一说:
1.这一自然段描写了那些事物?
2.这些事物有哪些特点?
3.作者真地只是在描写这些事物吗?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旭日东升,前程光明;黄河从地下流出,一泻千里,势不可挡;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潜藏的巨龙在深渊腾跃而起,各种水中生物纷纷散逃;幼虎在山谷吼叫,各种野兽无不震惊惶恐;
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雄鹰展翅试飞,掀起狂风,飞沙走石;珍奇的鲜花含苞待放,万木逢春,生机勃勃;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宝剑在磨刀石上磨出,发着耀眼的光芒。我们青年头顶着青天,脚踏着黄土大地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从纵的时间上看有着千年万载的历史,从横的空间看可通达四面八方,前途就象大海一样宽广,未来的岁月正长。
这一自然段描写了那些事物?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自然景物(红日,黄河)
动物(潜龙,乳虎,鹰隼)
静物(奇花、干将)
讨论:这些事物的共同点是什么?
红日初升,河出伏流,潜龙腾渊,乳虎啸谷,鹰隼试翼,奇花初胎,干将发硎这些事物都具有蓬勃的生机,在它们蓬勃的生长中都蕴含着壮美的未来。
讨论:这些事物都是静止的吗?它们代表了什么?
这些事物都是动态的,都充满着生命力。作者用这些充满生命力的事物来比少年中国,就是告诉我们,少年中国就是最具有生命力,最有发展前途。
如果说“红日初升”象征了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那么“河出伏流”“潜龙腾渊”“乳虎啸谷”各自象征了什么?
“河出伏流”象征少年中国的进步不可限量;“潜龙腾渊”象征少年中国的突然崛起;“乳虎啸谷”象征少年中国的巨大声威。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押韵、四言韵文
比喻和排比手法
齐读这一自然段,要读出节奏感和韵律感。
背诵本段时,要注意事物的出现顺序,按照八个字一组进行背诵。
背诵指导
朗读第三自然段,说一说,这一段承载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朗读指导
要读出赞美之情
这段是抒情段,作者用两个感叹句,再次重申了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密切的关系以及作者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美丽啊我的少年中国,将与天地共存不老!雄壮啊我的中国少年,将与祖国万寿无疆!
本段只有两句话。背诵时注意,先“美”后“壮”,先“少年中国”后“中国少年”。
背诵指导
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打算做一个怎样的少年?
结构梳理
少年中国说
少年中国
中国少年
讴歌少年
期盼未来
景
美
壮
这篇散文极力歌颂少年的
,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寄托了作者对
。
主题概括
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
朝气蓬勃
拓展延伸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红日初升”象征了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河出伏流”象征少年中国的进步不可限量。(
)
一、判断
课堂练习
2.“潜龙腾渊”象征少年被水淹没无法腾飞;“乳虎啸谷”象征少年中国还小,不能震慑百兽。(
)
×
√
二、“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联系实际生活,说说现在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美。
高铁飞速发展,里程世界第一。
飞机遨游苍穹,载重量逐年上升。
蛟龙号深入海底,探索大洋深处。
中国航空航天队伍,人均年龄才三十几岁。
三、作者认为当今“少年”应该怎样做,才会达到“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的程度?请概括回答。
要有理想;具备相当的国际视野;要自强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