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月考语文试卷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社会情绪能力”是继“情商”之后,目前国际上脑研究的前沿课题和热点。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是不一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去我们认为,这些问题说教就可以解决,但其实不然,这些都与脑的发展基础相关。
①人的智商一直是可以完善、可以发展的
②而智商的高低,至多影响你的生活质量,而不至于毁灭你的生活
③只要你不断学习,知识就会长进,智商就会提高
④你过得快不快乐,都取决于这五个方面
⑤但社会情绪能力是决定人一生幸福的关键
⑥社会情绪能力包括正确地评价自己、能了解别人的情感、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等五个方面
A.?①②③⑤④⑥??????????????????B.?①③②⑤⑥④??????????????????C.?⑥②③⑤④①??????????????????D.?⑥④⑤①③②
2.下面四句话都表达同一个意思,其中表达不规范的一句是
(
?
??
)
A.?在今天的会议上,将要研究这个计划。???????????????B.?在今天的会议上,将要把这个计划研究。
C.?这个计划,将要在今天的会议上研究。???????????????D.?这个计划,在今天的会议上将要研究。
3.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伺候/伺机而动????????????
处理/处方药????????????
蛮横/飞来横祸???????????
绯闻/斐然
B.?脉搏/含情脉脉????????????
露骨/露马脚????????????
参差/差强人意???????????
供给/提供
C.?熨帖/熨斗???????????????????
熟稔/谂知????????????????
靡费/望风披靡??????????
颤动/颤栗
D.?薄酒/日薄西山????????????
桂冠/冠名权????????????
薄荷/荷枪实弹??????????
应届/应接不暇
4.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
,
画上者妙在????
,
梦中者妙在????????
,
胸中者妙在????????。
①位置自如???②笔墨淋漓???③景象变幻????④丘壑深邃
A.?④③②①???????????????????????????B.?①②④③???????????????????????????C.?②③①④???????????????????????????D.?④②③①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物理学家张首晟等人发现了“天使粒子”,将主要运用于计算机领域,从理论上证明量子计算的可行性,推动人类进入更高层次的信息文明社会。
B.?在互联网日渐普及的新形势下,高等院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设中国人文艺术通识课程,在校园中营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
C.?科技馆以创新、绿色、科技为主题,采用高效生产模式,运用多管道立体栽培、柱式立体无土栽培等技术,实现了当地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航标和新突破。
D.?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中,充满活力的千年商都广州作为领跑者,在经济方面不仅要锐意创新,还要在法制方面进行改革,这两者是相互促进的。
6.下列各项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若不阙秦,将焉取之?????????????B.?越过以鄙远?????????????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D.?烛之武退秦师
7.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
?
)
A.?轰隆的巨响,振聋发聩
,
游人打着手势在夸张地交谈,却好像失去了声音。
B.?由于他半世坎坷,命途多舛,也由于关山阻隔,有国难投,这一组玛祖卡曲似乎是被万种离情、一怀愁绪所过滤而净化,跟乡村的质朴相距甚远,但它们无疑是出自故里,跟这片土地有着千头万绪的联系。
C.?11月26日晚,印度金融中心孟买市发生了耸人听闻的连环恐怖袭击事件,数十名恐怖分子在泰姬玛哈酒店等地向手无寸铁的游客和民众扫射。
D.?当我们漫步在花园的林阴小道,当我们踏上玲珑剔透的小桥,落叶在脚下踩的沙沙响。
8.下列选项中,加下划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逢孙(páng)???????
卮酒(zhī)????????
漫溯(sù)
???????匕首(bì)
B.?厚遗(wèi)????????
创伤(chuàng)?????
瞋目(chēng)????
淬火(cuì)
C.?濡缕(rú)?????????
百舸(gě)???????
方遒(qiú)??????
玉玦(jué)
D.?长篙(hāo)????????
菲薄(fēi)??????
颓圮(pǐ)
???????浸渍(zì)
9.下列每组加线的虚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伏清白以死直兮?????
②背绳墨以追曲兮????????????B.?①忧伤以终老???????????
②以尔车来
C.?①佩缤纷其繁饰兮??????????
②芳菲菲其弥章???????????D.?①会不相从许???????????
②还必相迎取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这几年的刻苦训练和大战磨炼,使他成为一流的NBA选手。
B.?一到冬天,有的同学就借口交通拥堵、公共汽车又久等不来为名,常常迟到。
C.?“中超”球员们在赛场上的不佳表现,对当下的球迷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
D.?“汶川抗震救灾图片展览”昨天在军事博物馆举行,很多展品和图片震撼人心。
二、填空题(共2题;共6分)
11.填写合适的语句,完成下面一段话。
青春是什么?有的人说青春是绚烂多彩的花季,是①________,是青翠嫩绿的春,是②________;有的人说青春是欢笑时的泪水,是流泪时的微笑,是轻松的压抑,是沉重的放纵;还有的人说青春是一坛醇香的酒,是一束鲜艳的花……每个人对青春都有自己的诠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答案。正是为了尊重这种各自迥异的答案与诠释,人们才匆匆走上一条条属于自己的道路,③________,破译青春的密码。
12.《醉翁亭记》中,描写太守醉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共1题;共5分)
13.下面是一份家长会邀请函,在表达上有多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4处。
邀请函
尊敬的家长:
时光如梭,犬子即将进入生死攸关的高三年级攻坚阶段。在这个关键的时期,他更希望得到您悉心的帮助。为了指导您有效地对孩子作心理疏导,贵校决定于本月28日上午10时在学校报告厅举行家长会,聘请省内知名的心理辅导专家做专题讲座。希望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准时参加,不得缺席或迟到。
成才中学
2020年9月27日
四、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9分)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义田记
钱公辅
???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
方贵显时,置负郭①常稔之田②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③有余而无穷。屏④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莫给。此其大较也。
???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⑤,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
,
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
昔晏平仲敝车羸马,桓子曰:“是隐君之赐也。”晏子曰:“自臣之贵,父之族,无不乘车者;母之族,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族,无冻馁者;齐国之士,待臣而举火者三百余人。如此而为隐君之赐乎,彰君之赐乎?”于是齐侯以晏子之觞而觞桓子。予尝爱晏子好仁,齐侯知贤,而桓子服义也;又爱晏子之仁有等级,而言有次第也。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后及其疏远之贤。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晏子为近之。今观文正公之义田,贤于平仲,其规模远举,又疑过之。
???
呜呼!世之都三公位,享万钟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者,岂少也哉?况于施贤乎!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⑥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操壶瓢为沟中瘠⑦者,又岂少哉?况于他人乎!是皆公之罪人也。
???
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世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独高其义,因以遗其世云。
【注】①负郭:靠近城郭。负,背倚。②常稔[rěn
]之田:常熟之田,良田。稔,庄稼成熟。③沛然:充裕的样子。④屏:避退、隐退。⑤参大政:指范仲淹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⑥廪稍:官府发的口粮。⑦瘠:通“胔”,尚未腐烂的尸骨。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实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以养济群族之人???????????
②士大夫之族(《师说》)
B.①而力未逮者二十年?????????
②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五人墓碑记》)
C.①日有食,岁有衣??????????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D.①承其志
??????????????????②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2)全都表现范文正公“义举”的一项是(???
)
①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
③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莫给
④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
⑤母之族,无不足于衣食者⑥于是齐侯以晏子之觞而觞桓子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3)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②如此而为隐君之赐乎,彰君之赐乎?
③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者,岂少也哉?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6分)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
《太史公书》问世至今已两千多年,随着这部巨著的流传,项羽自杀于乌江似是无疑的了。其实,这是历史上的讹误。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是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里)。
???
《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只不过一般人不去注意这点罢了。《汉书·灌婴传》也记载:“项籍败垓下去,婴将车骑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那么,司马迁何以在《史记》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一段生动的描述呢?
???
这段描述仅为民间传闻,理由有三。一,项王垓下被围时已兵疲食尽,“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又“汉军围之数重”。当时,项羽已“自度不得脱”,又何以能忽而来到三百里之外的乌江呢?再说,项羽垓下之败,其势是急转直下的,纵乌江亭长有救籍之心,又何以会料事如神,预先舣船以待?二,《史记·项羽本纪》通篇叙事谨严而缜密,尤其是对战事的描述,双方渡江涉河、斩关夺隘时的地理形势,都能于回旋曲折之中,给人以条理分明、江山如望之感。东城之后却为何三百里沙场竟无所交代,情节亦淡然松弛了呢?司马迁只说“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巧借一“欲”字将流传在乌江的一段民间佳话与东城真实的血战情节缝缀弥合了。这就是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多年来频频质疑并做出种种臆度误解的根源所在。三,项羽崛起于吴中,“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在南征北战中,吴中子弟以及江东父老与项羽是建立了感情的。因而,在他死后即传说起“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司马迁曾游历过此地,自然有充分的机会采撷到这些民间传闻,以完善这个英雄形象,也实在是十分自然的。
???
其实,项羽“身死东城”,从来有史迹为证。高达数丈的虞姬墓至今犹在,《定远县志》载:“虞姬墓即嗟虞墩,县南六十里近东城。”阴陵、东城两地,《定远县志》记载则更为明确:“阴陵城,县西北六十里,莫邪山南,周围二里。……羽溃围南驰,汉骑将灌婴追羽过淮,羽过阴陵迷失道即此。”“东城,县东南五十里。项羽至阴陵迷失道,汉追及之,羽复引而至东城即此。”
???
项羽殉难前在定远县境内留下的遗址遗迹,除阴陵、东城,至今仍存十余处。从霸王寨(项王迷路处)到刘会桥(为汉军追及处),从下马铺到嗟虞墩,构成了项王在这块土地上与汉军周旋的一条完整路线。
(原文题目为《项羽究竟死于何地》)
(1)从文中看,下列不属于项羽殉难于东城的证据的一项是(???
)
A.《史记》《汉书》等史书中都有项羽兵败并死于东城的记载。
B.据史料记载来看,项羽东城突围的可能性极小。
C.定远县内的许多遗址、遗迹均证实项羽“身死东城”。
D.项羽崛起于吴中,兵败垓下,愧对江东父老,无颜东渡乌江。
(2)下列各项不属于对项羽同情或肯定的一项是(???
)
A.《史记》中有“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生动描写。
B.乌江一带流传着项羽欲东渡,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
C.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频频质疑并做出种种臆度误解。
D.作者认为司马迁是利用民间传闻来完善项羽这一英雄形象的。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司马迁知道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在东城。
B.项羽从嗟虞墩到阴陵,再到东城,最后死在东城。
C.《史记》记述项羽败至东城和从东城到乌江的细致程度不一样。
D.项羽战死前的主要活动在安徽定远县境内。
六、诗歌鉴赏(共1题;共8分)
1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遣兴
杜甫
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
不知死与生,何况道路长。
避寇一分散,饥寒永相望。
岂无柴门归,欲出畏虎狼。
仰看云中雁,禽鸟亦有行。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句的“忧”字总领全诗,其余各句或叙事或议论,都在抒发诗人内心的忧伤。
B.“何况道路长”是说诗人因为路途迢遥而归乡不得,思乡之情、难归之悲溢于言表。
C.“岂无”两句表明诗人虽有家可归,但因“虎狼”当道而回家无望的无奈心情。
D.末尾两句写诗人仰观天空中飞翔的大雁,透露出让大雁为分散的兄弟捎信的愿望。
E.本诗通过抒写诗人自己在乱世中对亲情的特殊感受,来反映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
(2)诗的第一句就说:“我今日夜忧。”诗人日夜忧的有哪些呢?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
七、综合题(共1题;共6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郭沫若对祖国有着复杂而又澎湃的情感,完美地融于了《天狗》这部作品中,它就像一把利剑,唤醒沉睡着的中国
,
它期望像天狗一样咆哮,以唤醒沉睡国人;它期望像天狗一样疯狂!诗人的疯狂是近代五四新青年的疯狂,正是这种疯狂的天狗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
,
接续奋斗,使衰败的中国。
和平年代读郭沫若先生的作品,虽然祖国目前不再陈旧腐朽“梧桐褪去了枯槁,醴泉不会再消歇”!世界不会再沦陷为“胧血污秽着的屠潮”“群鬼叫号的坟墓”“群魔跳梁的地狱”“悲哀充塞的囚牢”。整个世界都获得了永生,一切都变得新鲜、净朗、华美、芬芳,一切都变得生动、自由、雄浑、悠远……
读着《天狗》,我??????
这股精神力量,背负为祖国崛起而奋斗的使命,向那一切新鲜、净朗、华美、芬芳,那一切生动、自由、雄浑、悠远而奔赴。在这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奔赴当中,(??
),我在自己的生命力的??????
中感到狂喜和惊异。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前赴后继?
脱胎换骨?
带着?
流淌
B.前仆后继?
脱胎换骨?
携着?
流淌
C.前赴后继?
浴火重生?
携着?
流泻
D.前仆后继?
浴火重生?
带着?
流泻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郭沫若对祖国复杂而又澎湃的情感,完美地融于了《天狗》这部作品中,这部作品就像一把利剑,刺醒沉睡着的中国
B.郭沫若对祖国有着复杂而又澎湃的情感,完美地融于了《天狗》这部作品中,它就像一把利剑,唤醒了沉睡着的中国
C.郭沫若对祖国复杂而又澎湃的情感,完美地融于了《天狗》这部作品中,它就像一把利剑,叫醒沉睡着的中国
D.郭沫若对祖国有着复杂而又澎湃的情感,完美地融于了《天狗》这部作品中,这部作品就像一把利剑,刺醒沉睡着的中国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我的生命充满饥渴,也感到生命力的不断涌动
B.我的生命充满饥渴,因此感到生命力的不断涌动
C.我感到生命力的不断涌动,生命充满饥渴
D.我充满生命的饥渴,同时又感到生命力的不断涌动
八、写作题(共1题;共5分)
18.作文
???
钱钟书认为,人生如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冲出来。当今社会,小到个人,大到国家,“围城”无处不在。有围城,就会有突围。
???
你对“突围”有什么经历、体验或者看法?
???
请以“突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2.【答案】
B
3.【答案】
C
4.【答案】
D
5.【答案】
B
6.【答案】
B
7.【答案】
D
8.【答案】
C
9.【答案】
B
10.【答案】
C
二、填空题
11.【答案】
①阴晦而缠绵的雨季;②浪漫而炽热的夏;③去揭开属于自己的谜底
12.【答案】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三、语言表达
13.【答案】
①“犬子”修改为“您的孩子”
②“生死攸关”修改为“至关重要”
③“指导”修改为“帮助”
④“贵校”修改为“我校”
⑤“不得”修改为“请勿”。
四、文言文阅读
14.【答案】
(1)C
(2)A
(3)①选择那些亲近却贫困、疏远却贤良的人,全都救济他们。
②像这样,是隐藏国君的赏赐呢,还是彰显国君的赏赐呢?
③但亲族中不能踏入他家大门的人,难道是少数吗?
五、现代文阅读
15.【答案】
(1)D
(2)C
(3)B
六、诗歌鉴赏
16.【答案】
(1)B,D
(2)①兄弟分散,无法相见,不知死生。②饥寒交迫,度日艰难。③天下大乱,盗寇横行,无法安定地生活。
七、综合题
17.【答案】
(1)C
(2)A
(3)D
八、写作题
18.【答案】【参考例文】
突围
???
这年头,在很多人眼里,专家成了“砖家”,即专门忽悠人的家伙;而教授则成了“叫兽”如今,知识分子频频“中枪”,这是为什么呢?
???
我想,知识分子露脸太多,走明星路线,是他们“中枪”的“物质基础”;知识分子内心浮躁,离学术之城越来越远,是其“内在原因”因此,我认为,知识分子需要再度“突围”,重新回到学术的“围城”中去。
???
中国自古便是个学术氛围浓厚的国家,前贤有孔孟老庄,他们“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许多文人学者沉醉在自己的学术世界里,清高自守正是这份清高自守,使他们可立于尘世而不被遮蔽耳目,从而保持自我,坚守操行,从而思索宇宙,探求本心。
???
到了近现代,随着国门大开,知识分子呼吸到围墙外的新鲜空气,历经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延安整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人性论”争鸣等,终于一次次地打通了那堵围墙,突围成功毫无疑问,这样的突围是值得肯定的,是振奋人心的,因为他们走出了象牙之塔,冲破了种种旧思想的桎梏,摆脱了条条框框的束缚,为中国学术开拓了新天地。在这场突围中,李大钊、陈独秀、鲁迅、郭沫若、丁玲、王元化等人彪炳史册。
???
然而,时至今日,知识分子却逐渐蜕变成一个个职业明星,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上的王立群、易中天、阎崇年、于丹、钱文忠频频露脸,戏说历史,娱乐大众。不少专家学者的文凭来自“克莱登大学”,故宫锦旗“‘撼’卫”不住学术的脸面……丢掉了知识分子那“板凳要坐十年冷”的耐得住寂寞之魂!
???
鉴于此,我认为知识分子需要抛却心中那份浮躁,重回学术围城,找回心中那方净土。
???
是的,我同意大学就应当是永远的“象牙塔”,无形的围墙将它与世俗隔离,使它不被名利之风吹及如此,便会少些无聊的争斗、论文抄袭、文凭造假之类的下作。
???
是的,我同意学术界应当是一方净土,研究是基于自己的专业追求,是为学术而做学术,是陈省身的“数学好玩”,是远离名缰利锁。
???
是的,我认为知识分子应当有一份清高。只有拥有了清高,才能不垂涎世人汲汲的名利;只有拥有了清高,才能以一颗沉静的、对科学几乎虔诚的心,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
???
我热切期盼着知识分子的再度“突围”,重回“象牙塔”,再开学术之花——远离名缰利锁的学术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