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太阳
教学目标
1.
会认“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氏、粮”等9个生字,理解“寸草不生”、“繁殖”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太阳的特点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使学生受到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3.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的。品读重要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教学重点
1.会认“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氏、粮”等9个生字,理解“寸草不生”、“繁殖”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太阳的特点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使学生受到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的。品读重要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先来欣赏一首熟悉的儿歌(播放视频《种太阳》)
师:这首欢快的儿歌歌名是《种太阳》,同学们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
指生回答。
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太阳》这篇课文,进一步了解太阳的特点。
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太阳光芒万丈、光彩眩目,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播放视频《种太阳》使画面富有真实感。欢快的曲调把太阳的美好一下子推到学生眼前,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创设了一个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词读音
出示字词:
繁殖
粮食
煤炭
寸草不生
摄氏度
地区
杀菌
治疗
飘浮
a.
先自由读;b.指名读;c.全班齐读。
评价:大家不仅字音准确,声音也很洪亮。
(2)检查词语的理解
1
根据生活经验,指生理解词寸草不生。
2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
③图示图片,“寸草不生”的意思是:连根小草也不生长。形容土地贫瘠荒凉。
(3)指导书写生字
菌:禾最后一笔不要写成“捺”,草在田上,禾满田。
师范写指导;学生描红一个,临写1个。
要求:正确的坐姿、握笔姿势。一看二写三对照,一遍更比一遍好。
展示评价:做到了书写正确,奖励给他一颗星,结构匀称美观再加一颗星。其他同学看看自己写得怎么样,把星星奖励给自己。
【设计意图】通过检查预习引导学生从字词入手,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为理解文本做好铺垫。
2.检查读课文
出示长句子,指名读,评议。
3.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太阳讲了哪些内容?
指名回答。
课文主要介绍了太阳的特点以及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让我们懂得了太阳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学生充分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精读课文,加深感悟
1.默读课文1—3自然段,用“____”标画出描写太阳的特点的句子,在旁边简单写写自己的体会。
学习方式:自主标画——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2.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一)学习1-3自然段,体会太阳的特点
我看到各小组讨论得都很热烈,现在我们一起交流。谁来说你标画的句子?
1.生交流“远”的句子。
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1)思考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板书:列数字、举例子)
(2)师总结:是啊,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准确,更容易理解,让我们能想象出太阳离我们非常“远”。
(3)重点指导朗读:读出“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能够准确、具体地写出太阳与地球距离遥远的特点。
2.生交流“大”的句子。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1)思考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板书:列数字、作比较)
(2)再看图片,进一步体会太阳大的特点:作者拿太阳和地球做比较,太阳的体积约为地球的一百三十万个呢!
(3)让我们带着对课文的理解,齐读这段话。
【设计意图】借助图片,让书中抽象的文字变成更容易感知的画面,既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又提高学生兴趣。
3.生交流“热”的句子。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1)思考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板书:打比方、列数字)
(2)补充钢铁熔点的温度(一千五百摄氏度左右)
【设计意图】适当的补充,让学生在比较中具体直观感知太阳很热的特点。
4.小结说明方法。
师小结:作者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把太阳“远、大、热”的特点说得很具体、明白。我们今后在写说明文的时候要练习运用这些说明方法。
(2)学习4—8自然段,体会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师过渡:同学们,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这是本文的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前半句不仅写了太阳的特点,下半句还为我们开启了下文:太阳与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那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到底有多密切呢?自由读课文4——8自然段,思考标画关键的语句,简单写写体会。
1.
太阳和动物、植物、矿物的关系密切。
(1)引导学抓住“动物”、“植物”、“吃的”、“穿的”等关
键词体会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师评:我们人类离不开太阳。
2.太阳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密切。
太阳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密切是通过云、雨、雪、风,冷、热、风的形成来说明的。
(教师出示课件,展现雨、雪、风的形成的图片。)
3.太阳能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具体事例来初步体会太阳还有哪些作用?(晒被子、补钙)
教师补充资料:人们为什么要经常晒被子?经常晒太阳的人为什么更健康?
五、反向思考,揭示中心
联系生活实际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太阳,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预设:没有太阳,就没有飘动的白云。
没有太阳,就没有皑皑的白雪。
没有太阳,就没有这个有声有色的世界。
师:是啊,没有太阳,我们的生活将无法想象。
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反复朗读,体会太阳作用之大。标出中心句。
是呀,世界上的万物都离不开太阳。让我们一起说: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设计意图】以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想象没有太阳的后果,从而体会太阳的重要性。
六、拓展阅读
月亮的自述
我是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古往今来,地球上的人们还给我起了许多好听的名字,如玉盘、冰镜、婵娟等,这说明人类对我有深厚的感情。我有时像月牙、有时像圆盘。
我比地球小得多,体积只有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与地球离得很远,相距约为384000千米。
我本身并不发光,但我总能把阳光反射给地球,使地球上的长夜有一个天然光源。
我这儿没有空气,没有水,因而也没有风、云、雨、雪。声音不能传播,热量无法对流。白天,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中午温度高达127摄氏度,夜间则降到零下183摄氏度。
我这儿有山脉、高原、平原、低地和坑穴。我那明亮的部分,就是我的山脉和高原,而黑暗部分则是平原和低地。中国人特别喜欢我。常有人说:“月到中秋分外明”,那是因为秋高气爽,地球大气层的透明度特别高,使我反射到地面的阳光更强了。“月是故乡明”,表达了中国游子对故土的思念。
我——人类宇宙航行的第一站,正翘首盼望着中国的来客!
出示《月亮的自述》根据所学说明方法,指出这段文字中所用的说明方法。
七、总结全文
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太阳远、大、热的特点,还知道了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正因为有了太阳,才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8、
分层作业
1.出示图片,课下搜集阅读有关描写太阳的文章,进一步探索太阳的奥秘。
2.搜集资料,选取月亮的两三个特点写一写,恰当地使用说明方法,使文章通俗易懂。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提高学生的写话兴趣和能力,采用选择性作业,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勇于创造。
板书设计
???
?
16
太阳
远
列数字、举例子
特点
大
作比较
太阳
热
打比方
关系密切
【设计意图】经过浓缩简练的文字,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重点突出,条理清晰,主要内容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