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一、设计思路
1.课程标准的要求
本节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是B级。
2.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生命科学》初中第二册第五章《生态系统》第二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第二部分生态系统的功能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能量是生命活动的基础,生物圈中每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都是一个能量输入、传递和输出的系统。本节内容承接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进一步认识生态系统的功能,为后续学生全面认识生态系统的内涵和学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打基础。
3.学情分析
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结构》,认识了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同时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识图能力,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但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对于能量的认识并不是很充分,同时能量本身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理解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就成为认知上的难点,也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
4.设计思路
能量本身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本节课涉及的能量流动规律就更加抽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贴近生活、利用图示将能量转化、传递过程直观化,便于学生理解。以“荒岛求生”的情境导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阅读能量流动过程的示意图,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读图片、提取信息、发现问题,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交流学生在阅读中提出的疑问,与学生发生思维碰撞,吸引学生进一步探究。以食物链“草→斑马→豹”为例,结合图示并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认识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来源、输入、传递和转化;结合信息库内容的阅读分析能量流动的特点。随学习的步步深入,学生之前提出的疑问也迎刃而解。最后首尾呼应,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荒岛求生”的问题以加深学生对能量流动过程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生态系统能量的来源、能量流动的渠道和特点。
2.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培养自主阅读、读图分析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用生态学的知识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问题,树立环保意识。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四、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问:假如你像鲁滨逊一样,也流落到一个荒岛,岛上除了饮用水以外,几乎没有任何食物。而你随身尚存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鸡和15千克玉米,如何利用这些食物才能维持更长的时间等待救援?
示两种策略,设问应该选哪个?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揭晓答案。
聆听、思考、交流
创设情景,引发思考,激发兴趣,自然引出新课。
能量流动的过程
能量是生命活动的基础,能量在生态系统内是如何流动?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85页上方的图片,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在读图过程中,你还有哪些没弄明白的问题?四人小组展开讨论,能否解答这些问题。
3、以食物链“草→斑马→豹”为例,引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来源。
4、能量是怎样进入这个生态系统的?
引导学生回忆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并分析其中的物质和能量变化。
5、植物转化光能为化学能,将能量储存在有机物内,这些能量又如何进入斑马和豹体内的?
归纳能量流动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1、阅读图片、思考
2、找出疑惑的问题、小组讨论、选出代表进行交流。
3、思考、回答
4、回顾光合作用的知识、回答
5、读图、思考、回答
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表达交流能力。
结合具体的食物链分析,便于理解。
运用图示,增强直观性。
能量流动的特点
1、问:草体内的能量是否完全进入到斑马体内?
2、若为否定的答案,那些能量又到哪里去了?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86页信息库里的内容。
3、组织交流,以草为例分析其能量的去向:呼吸作用散失、传递到下一营养级和尸体败叶中。
4、既然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随着能量流动,随着食物链的延伸,能量的多少有什么变化?图示中箭头粗细表示什么含义?
示“能量金字塔”,认识1/10定律,分析不同营养级间能量的传递规律,理解能量逐级递减。
5、总结能量流动的特点。
1、思考、回答
2、阅读、分析
3、结合图示交流。
4、思考、回答、分析
5、总结归纳:单方向流动、逐级递减。
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提高阅读的效率。
结合具体的生物分析能量的流动,更加直观化。
运用数据分析,加深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小结
示图:能量流动过程示意图,引导学生再次识图巩固知识,用已学知识解决荒岛求生的问题。
回顾知识点。
巩固知识。
拓展
能量的多级利用:秸秆制青饲料、制沼气;桑基鱼塘、合理密植等。
看图认识。
开阔视野,学以致用。
教后反思:
本节课运用“荒岛求生”的情景导入引出先吃鸡还是先吃玉米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小结时应用本节所学知识解决这一问题,能够首尾呼应。能够充分利用课本上能量流动过程的示意图,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读图片、提取信息、发现问题,提高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表达交流的能力;同时在课堂小结时能再次回到这张图帮助学生梳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全过程,再次做到前后呼应。能量本身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利用图示将能量转化、传递过程直观化,便于学生理解。以具体的食物链“草→斑马→豹”为例,利用层层设问引导学生读图识图、数据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本节课感觉最大的不足之处是课堂的气氛不够活跃,师生间的互动不够。由于借班上课,教师对班级的学生不熟悉,师生之间缺少磨合,使得师生的沟通缺少默契。教师自身应该在平时注意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沟通的技巧,提升人格魅力。
由于师生间沟通的不顺畅,在分析能量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由光能转化成化学能这一环节时耗时过多,应该进行调整和改进。可以在前面一个环节,学生提到光能和热能的同时,提醒学生植物体及食物中存在化学能,为后续环节作铺垫。
本节课感觉学生一直在动脑思考,动手的机会太少。可以设计学习单给学生提供一些思维的框架,让学生在识图部分有一些针对性。也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建构和知识的巩固。
对于课堂生成的部分,教师的关注度不够,有些素材没有充分利用。学生在识图交流时已经发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教师只是板书,此时可以给学生口头的表扬和鼓励,还可以追问学生,产生新的问题,或许会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同时在讲解能量输入、转化、散失和传递的过程中,应该把板书充分利用。教师不能只按事先预设的流程走,而忽略对课堂已经生成的现有素材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