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第六单元 百分数(一)例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教学目标 分析数量关系,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要学会“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决方法,经历综合应用知识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分析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以及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的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方法 1、通过复习、质疑引导、分析比较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相结合培养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复习导入
1.甲数是50,乙数是40,甲数比乙数多几分之几?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
2.指名学生回答
(50-40)÷40=10÷40=
(50-40)÷50=10÷50=
答:甲数比乙数多, 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
3、回顾反思,概括解题思路。
交流得出:这个问题属于“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问题,这类问题的解题思路有两种:一是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多少,再求多(少)的数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二是先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再求多(少)几分之几。
4、刚才我们复习了“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分数除法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跟这类问题相关的百分数问题。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探究新知
5.下面我们来看例题
(1)课件出示例3情景图,观察例题图,理解题意,收集信息。
已知: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
问题: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
怎样找单位“1”的量?比较量又是谁呢?
一般情况下:“比”字后面或“的”字前面的量就是单位“1”的量,另一个量就是比较量。
(2)可以借助线段图来理解题意。
首先画出单位“1”的量原计划造林12公顷,再画出比较量实际造林14公顷。
方法一:从图中很明显地看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多2公顷,这2公顷我们把它拿出来与原计划比较。也就是说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造的2公顷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在这里原计划还是单位“1”的量。比较量就变成了实际比原计划多的2公顷。
第一步:先求实际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 14-12=2(公顷)
第二步:求多的公顷数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2÷12=16.7≈16.7%
方法二: 可以先求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然后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列式为:14÷12 -1=116.7%-1=16.7% 答: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16.7%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三、知识应用
6、如果将例题中的问题改成“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减少了百分之几”,应该怎样计算?
方法一:先算原计划比实际造林 方法二:先算原计划是实际造林
少的公顷数,再用少的 的百分之几,
公顷数除以实际造林。 再算少了百分之几。
(14-12)÷14 1- 12÷14
=2÷14 ≈ 1 - 85.7%
≈0.143=14.3% =14.3%
答:原计划造林比 实际造林减少了14.3%
小结 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问题的方法:
方法一:多百分之几=多的量÷单位“1” 方法二:求出某个量占单位“1”的百分之几
少百分之几=少的量÷单位“1” 多的时候:百分之几-100%
少的时候:100%-百分之几
注意:这两种方法相同之处是单位“1”的量不变。
你知道吗?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用“增加百分之几”“减少百分之几”“节约百分之几”……来表示增加、减少的幅度。
作业布置 小飞家原来每月用水约10t,更换了节水龙头后每月用水约9t,每月用水比原来节约了百分之几?
请你帮小飞算算吧!争做“三节”小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