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20 08:3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会宁一中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
高二历史(文科)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20小题,共50分)
1.面对战国时期的社会现实,墨子有感而发曰:“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为改变这一社会状况,墨子主张
①尚贤尚同? ?②节用节葬? ?③非乐非攻? ?④超越功利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42487853149602.汉字的拆分与组合既体现别样的意趣,又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下图中四字合一的“合体字”即为一例。儒学融合这一思想的主要目的在于
A.统一思想以服务于中央集权
B.利用对自然的敬畏强化君权
C.规劝君主体恤民生施行民主
D.吸收佛道义理以求改造儒学
40392356343653.下图为明清时期的《养正图解》书影。“养正”是明清最初级教育——蒙学的基本价值。所谓“蒙以养正”,是从人的先天根基开始,通过启蒙教育,将古代至宋明时期的思想精华传授给学生。明清时期的蒙学教育
A.全面夯实儿童的基础知识
B.标志理学开始走向生活化
C.重视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
D.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明代中后期,一些学者摒弃了纯学术研究的路子,转而投身到军事史、边疆史、科学技术、外国史等方面的研究。这种情况说明
A.儒家学者开始关注现实的社会问题 B.有识之士反思君主专制制度
C.国内外形势变化推动了学风的转变 D.儒家经典的权威受到了质疑
5.公元前8世纪希腊神话中的英雄虽然具有神性,但同时也有各自的短板和致命弱点,也需要不断地努力、拼搏、坚持,才能成就一番伟业。这反映了在古代希腊
A.民众缺乏宗教信仰 B.人文主义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英雄传说的至上性 D.民主政治发展使民众更加理性
6.几百年过去了,今天全世界的旅游者川流不息地来到教皇“签署厅”的巨幅壁画前,在群贤盛会的场面中体悟古代人文黄金时代的高贵理想的同时,无不叹服这位具有一副少女面容的青年意大利画家的伟大才华和真诚追求。这位画家是
A.米开朗琪罗 B.拉斐尔 C.达·芬奇 D.乔托
7.法国大革命之前的巴黎,出现了许多“沙龙女主人”,如德·杰斐琳夫人在25年的时间里,设宴组织了数次艺术家、作家和思想家的交谈会,有时还进行资助,并将他们推荐给当时在政治上有影响力的社会上流人士或高级官员。这一现象在当时的法国有利于
A.传播启蒙思想 B.瓦解封建等级制度
C.普及贵族文化 D.彻底改变妇女地位
8.表1为秦汉时期治疗疫病的相关记载。这表明当时国家为救治疫病
措施
出处
被处以刑罚的人,如果得了麻风病,该如何论处?应送往麻风病人收容所。
《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
平帝元始二年,郡国大旱、蝗,青州尤甚,民疾疫者,腾空房舍,为置医药。
《汉书·平帝纪》
皇甫规讨陇右,军中大疫,死者十三四,规亲入庵庐,巡视将士,三军感悦。
《后汉书·皇甫规传》
表1
A.发挥地方主导作用 B.建立了最早的救治机构
C.建立完备法律体系 D.重视采取隔离救治措施
9.下图为宋代打马球画像砖。宋代马球运动在不仅只是专属于帝王将相的贵族运动,更是军营将校的军训活动,甚至发展成为民间小民的娱乐项目。宋太宗诗曰:“寰中运启大平年,文武须精百艺全。弄影马骄难控勒,龟兹韵雅奏钓天。……东西相望贺头筹,欢呼蹈舞金阶下。”宋初马球运动
4129405114935
集对抗性与娱乐性于一体
B.体现宋代文武并重的政策
C.有效应对辽与西夏的威胁
D.迎合市民阶层的娱乐需求
10.有人曾对某科学著作的原理作出通俗的解释:任何有质量的物体都会引起时空弯曲,然后物体在这个弯曲的时空里继续做他们的“惯性运动”。弯曲得太厉害以至于光掉进去都出不来了就是黑洞,这边弯曲的恰好跟另一个弯曲的亲嘴对上了就是虫洞。这一著作应该是
A.《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 B.《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
C.《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D.《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11.某学者进行了一场学术演讲,演讲提纲如下图所示。
该学者演讲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生产生活方式的历史大变革 B.欧洲一直是世界的科技中心
C.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 D.科学理论是科技革命的先导
12.1903年出版的《蒙学初级修身教科书》写道:“牛耕于田,不勤,牧童鞭之。牛曰:吾苦甚。牧童曰:智不若人,即为人役。岂徒牛然,人亦如是。问何以为人役,问世界以何等人为最苦?”这段话宣扬的是
A.重农抑商 B.格物致知 C.适者生存 D.反抗侵略
13.1923年,胡适在《国学季刊》的发刊宣言中对国学进行了细致的分类。他提出,国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做成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化史”之下分有民族史、语言文字史、经济史、政治史、国际交通史、思想学术史、宗教史、文艺史、风俗史、制度史。胡适的国学分类法
A.更加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学术的地位 B.实现了中西文化交融兼采
C.在研究方法上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D.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14.根据表格内容,下列选项说法错误的是
时间
胡适留学期间及回国后的重要活动(部分)
1917
在《新青年》杂志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1919
任《新青年》的编辑并主编《每周评论》,在批判封建道德、封建专制,宣传个性解放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1920
与蒋梦麟等7名留学归来的学者发表《争自由的宣言》,要求言论、结社、集会结社、书信秘密等人身自由,还人民自由平等的社会权利。
1922
与他人创办《努力周报》,发表了许多抨击北洋军阀专制独裁统治的文章。
A.主要通过发表文章、创办报刊等方式参与新文化运动
B.促进了白话文的推广
C.批判军阀专制,传播了自由、民主思想
D.实现了中国文化的转型
15.十月革命的消息传到中国,孙中山在《民国日报》发表文章“吾人对此近邻的大改变,不胜其希望也”,并提出“以俄为师”的口号。1923年8月,孙中山派出由蒋介石率领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访问苏联,考察军事、政治和党务。这表明国民党
A.民主革命内涵不断丰富 B.以实现人民民主专政为己任
C.民主革命群众基础深厚 D.革命指导思想发生根本转变
16.“过去我们就是由先生把着手学写字,从1921年党成立到1934年,我们就是吃了先生的亏……特别是1934年,使我们遭到了很大的损失。从那之后,我们就懂得要自己想问题。”毛泽东这段话意在强调
A.共产国际应该对红军被迫战略转移负主要责任
B.遵义会议是党探索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的起点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革命取得胜利的必由之路
D.中国的革命与建设应排除所有外来因素的影响
17.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跃进运动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C.“文革”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方面的成就
D.“银河一I”计算机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18.1952年,我国在北京集中合并新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矿业学院、钢铁工业学院、航空学院、石油学院、农业机械化学院、林学院和医学院等八所高校,被称为“八大学院”。“八大学院”的建立
A.打破了西方国家的科技封锁 B.培养了经济建设的专门人才
C.促进了新中国高等教育普及 D.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任务
19.心理分析大师容格曾给名著尤利西斯》的作者乔伊斯写信:“我大概永远不会说我喜欢它,因为它太磨损神经,而且太晦暗了……全书最后那没有标点的四十页真是心理学的精华。我想只有魔鬼的祖母才会把一个女人的心理捉摸得那么透。”下列作品与《尤利西斯)风格一致的是
A.《唐璜》 B.《等待戈多》 C.《母亲》 D.《人间喜剧》
20.对于他们的名称“dada”,不过是这些艺术家们偶然在词典中找到的一个词语,意为空灵、糊涂、无所谓;他们还宣称作家的文艺创作应像婴儿学语那样,排除思想的干扰,只表现器官能感触到的印象。与这一艺术流派风格类似的作品是
A.《马拉之死》 B.《唐吉老伯》 C.《日出·印象》 D.《格尔尼卡》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共50分)
21.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天下为公思想既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分)
材料一
在《论语·宪问》之“子路问君子”章,问“为行何如可谓之君子”,孔子给出了君子之道的基本生成关节,“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修己’者,修身也……‘安人’者,齐家也。‘安百姓’,则治国平天下也”。
中国知识阶层刚刚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候,孔子便已努力给它贯注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要求它的每一个分子都能超越他自己个体和群体的利害得失,而发展对整个社会的深厚关怀。
——据《论语正义》等整理
材料二
宋明理学在民族传统文化中留下了积极成分,就是道德自觉的理想人格的建树。理想人格的意蕴有三:“孔颜乐处”;“民胞物与”,意为百姓都是我的同胞,万物都是我的朋友;“浩然正气”,即执著于人格理想与道德信念,不为任何外来压迫所动摇。
——摘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
孙中山先生有着深厚的为民情怀,一生坚持以“天下为公”为最高思想境界,致力于“除去人民的那些忧愁,替人民谋幸福”,对此矢志不移、无比坚定。
——引自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为“天下为公”注入新时代内涵。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是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
——摘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
(1)阅读材料一,结合孔子赋予“儒”的含义和他的教育目标,阐释“理想主义的精神”。(6分)
(2)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朱熹认为具有“理想人格”的仁者应有怎样的品格与境界?(4分)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请选择一问作答:①概述孙中山为实现民生主义,“替人民谋幸福”而进行的探索与实践。②简述中国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提出的“为世界谋大同”的主张,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怎样的重大时代课题。 (8分)
22.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深刻地影响了人类文明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分)
材料一
近代科学诞生的时代是世界历史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恩格斯说,这个时代“国王的政权依靠市民打垮了封建贵族的权力,建立了巨大的、实质上以民族为基础的君主国,而现代的欧洲国家和现代的资产阶级社会就在这种君主国里发展起来……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的古代:在它的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意大利出现了前所未见的艺术繁荣……旧的世界的界限被打破了;只是在这个时候才真正发现了地球,奠定了以后的世界贸易以及从手工业过渡到工场手工业的基础,而工场手工业又是现代大工业的出发点。教会的精神独裁被摧毁了,德意志诸民族大部分都直截了当地抛弃了它,接受了新教”。
——据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等整理
材料二
牛顿接过了伽利略传来的接力棒,并最终完成了科学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巨大飞跃。既然牛顿可以借助理性发现规定着自然世界运动的法则,那么启蒙知识分子们也可以运用理性来发现规定着人类社会的法则。这种信念反过来激发他们通过理性谋划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渴望。其中,持自然神论的学者谴责宗教中的非理性因素,抨击任何形式的有组织的信仰,鼓励人们去探索自然物质世界。理性、希望、进步,这些都是18世纪那个激进的时代中的流行词。
——据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等整理
材料三
二战促进了科学技术的革命。战后科技革命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标志。信息技术将世界各个角落连接起来,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
——摘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用史实概括说明“近代科学诞生的时代是世界历史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指出与古代科学相比,近代科学在研究方法上的新变化。(10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阐述牛顿如何“接力”伽利略,并简析近代科学和启蒙运动的关系。(5分)
(3)写出与二战紧密相联的尖端科学技术。综合上述信息,联系所学,概括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把人类社会带入的三个时代。(5分)
23.(12分)“实事求是”一词最早见于东汉班固撰写的《汉书》,明代王阳明倡导“实事求是”的学风,之后“实事求是”成为了中国古代学者治学治史的座右铭。毛泽东说:学习马克思主义要“有的放矢”,“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要找“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这个“的”。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
代表性著作
代表性言论
1921—1927
《湖南农氏运动考察报告》
农民在乡里造反,搅动了绅士们的酣梦……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
1927—1937
《反对本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怎样纠正这种本本主义?只有向实际情况作调查。
1937—1945
《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无产阶级通过它的先锋队一中国共产党实现革命的领导权,在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1945—1949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党要立即开始着手各项建设事业,一步一步地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并将恢复和发展城市中的生产作为中心任务。城市中的其他工作,都必须紧紧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谈谈你对毛泽东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关于“实事求是”理论与实践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会宁一中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
高二历史评分参考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C
B
B
A
D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C
D
A
C
D
B
B
D
二、材料阅读
21.【答案】
(1)孔子赋予“儒”维护礼制社会的道义;主张学生“成人”,成“君子”,不仅具有独善其身的自我修养,还要兼济天下。(6分)
(2)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仁者在获得精神的自足和自由的同时,还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4分)
(3)选择①: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承认“耕者有其田”,并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写成《实业计划》;担任全国铁路督办。(8分)选择②:中国倡导实现全方位互联互通理念,为地区和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再注入中国力量。(4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分)
22.【答案】
(1)中央集权民族国家形成;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任答4点给6分)把自然界划分为不同的领域,分门别类地加以研究;依靠科学实验来检验和发展科学理论。(4分)
(2)牛顿在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基础上,得出了惯性定律和加速度定律(或牛顿在研究了伽利略等人的实验成果后,制作了折射望远镜)。(2分)近代科学促成了启蒙运动的发生;启蒙运动引发科学的进步(或启蒙运动对科学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3分)
(3)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现代火箭技术(航天技术)。(任答2点给2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文明)时代。(3分)
23.【答案】
示例:
实事求是是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自觉地运用实事求是的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推动了中国革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2分)
国民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在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强调进行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进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逐渐摆脱俄国式革命道路,开辟了一条独特的中国式革命道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抗日,结成了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1949年春,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的背景下,毛泽东指出了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提出了革命胜利后当在各方面的基本政策。(8分)
实事求是启示我们:要从所处的具体实际和时代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和探索所遇到的问题,并努力得出自己的结论。(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