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6.2.2
压强的计算
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共24分)
1.
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下列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
关于压力,下列说法中确的是
?
A.
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的大小
B.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
压力的大小有可能等于重力的大小
D.
压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的接触面相垂直
3.
牛/米
,后来被命名为
?
A.
牛顿
B.
帕斯卡
C.
焦耳
D.
瓦特
4.
下列情境中,同一位初中生对地面产生压强最大的是
?
A.
平躺着
B.
侧躺着
C.
双脚站着
D.
步行走着
5.
两人在相同的沙滩上散步,留下了深浅不同的脚印。则
?
A.
两人对沙滩的压力一定相等
B.
脚印深的人对沙滩的压强一定大
C.
两人对沙滩的压强一定相等
D.
脚印浅的人对沙滩的压力一定小
6.
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的是
?
A.
相同形状的实心铜块和铁块放在同一海绵上,铜块产生的效果显著
B.
同一个人站在水泥地上和沙坑中,在沙坑中会留下较深的脚印
C.
同一块砖平放和竖放在沙面上,竖放时陷入沙中的程度较显著
D.
行驶在同一泥地上的载重汽车,满载时在泥地上留下的痕迹深
7.
密度为
、边长为
米的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受到水平方向拉力
的作用则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
A.
一定小于
帕
B.
可能小于
帕
C.
一定等于
帕
D.
可能等于
帕
8.
同样规格的砖块,其长
宽
高为
厘米
厘米
厘米,分别以如图()、()、()所示的三种方式摆在水平地面上,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
?
A.
()图最大
B.
()图最大
C.
()图最大
D.
一样大
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20分)
9.
压力能使受力面发生
?。压力产生的这一效果不仅与
?有关,还与
?有关。
10.
物体间挤压产生的形变效果是由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
?
决定的。物体某个面上受到的压力与该受力面积的比值就等于物体受到的
?;
帕等于
?
。
11.
一块重为
牛的长方形木块的长、宽、高分别为
厘米、
厘米和
厘米,将它平、侧、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放时地面受到的压强最大,最大压强值为
?帕;
?放时地面受到的压强最小,最小压强值为
?帕。
12.
小明同学重
牛,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帕,当他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帕;若他的书包重
牛,背着书包走路时,他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牛,地面所受的压强比不背书包走路时变化了
?帕。
13.
铜的密度为
,它的物理意义是
?。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铁块(),它们的体积
?
;若将它们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两金属块对地面的压强
?
;若将铜块放置在铁块上方中央,此时铁块对地面的压强
?
(后三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三、实验题(共2小题;共16分)
14.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某同学用一个小板凳、重物和细沙做了如图所示的四次实验,通过观察四次实验时细沙的
?,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图()与()或()与()所示实验,说明受力面积相等时,
?。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比较图
?所示实验,说明压力相等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如图()与()所示,则应该比较
?,寻找压力作用效果与它的关系。
15.
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同学将两块高度、截面积、重力均不等的长方体铁块甲、乙分别置于细沙面上,如图()所示,观察到沙面凹陷程度不同。由此,他们提出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物体的高度、受力面积以及压力有关。他们继续实验,选取器材如下:重力不等、形状不同的物体若干,如图()所示,海绵和器壁标有刻度线的玻璃容器,并将海绵置于容器中,如图()所示。实验时,他们分别将不同的物体置于海绵上后,仔细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并记录海绵的凹陷程度等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
表二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与
或
与
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物体高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与
或
与
或
与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压力相等时,
?。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或
与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4)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并归纳得出结论:
①
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
?。
②
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
?。
四、作图题(共2小题;共20分)
16.
如图所示,物体
重为
牛,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
牛,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
所受的重力和斜面受到的压力。
17.
如图所示,用
牛的水平力将一个重为
牛的木块压在墙壁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木块对墙壁的压力。
五、计算题(共2小题;共20分)
18.
如图所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且甲、乙密度之比为
。甲的质量为
千克,边长为
米。求:
(1)甲的密度
。
(2)甲对水平地面压强
。
(3)乙的质量
。
19.
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甲的底面积为
,质量为
千克;乙的体积为
,密度为
。
(1)求甲对地面的压强
。
(2)求乙对地面的压强
。
(3)若将乙叠放在甲的上方中央,乙对甲的压强为
,若将甲叠放在乙的上方中央,甲对乙的压强为
,求
与
的比值。
(4)当甲、乙分别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时,若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体积
。求甲、乙对地面压强变化量
与
的比值。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2.
C
3.
B
4.
D
5.
B
6.
C
7.
C
8.
D
第二部分
9.
形变;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
10.
压力;压强;
11.
相等;竖;;平;
12.
;;
13.
每立方米铜的质量为
千克;小于;大于;小于
第三部分
14.
凹陷程度;压力越大;()与()或()与();单位面积上所受压力大小
15.
(1)
无关
??????(2)
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3)
与
;当受力而积相等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4)
①
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相等,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②
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第四部分
16.
略
17.
略
第五部分
18.
(1)
【解析】。
??????(2)
帕
【解析】。
??????(3)
千克
【解析】,,,
米,,。
19.
(1)
帕
【解析】因为甲、乙均为正方体。且
,。
所以
,。
,
。
??????(2)
帕
【解析】。
??????(3)
【解析】。
。
??????(4)
【解析】。
。
第6页(共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