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课时47张+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课时47张+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2-18 16:39:17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
小结
存在
性质
用途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化学反应
制取
O2
小结
存在
性质
用途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化学反应
制取
CO2
木炭火锅
木炭烧烤
生活
实例
生活
实例
爆竹的主要成分是黑火药,含有硝酸钾、硫粉、木炭粉,有的还含有氯酸钾。制作烟花时,还要加入镁粉、铁粉、铝粉、锑粉等物质。
碳、硫、铁在氧气中燃烧
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
已有事实
物质可能的性质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预测
证据推理
实验
设计
分析
解释
二氧化碳可用于制汽水
雪碧配料表:
水、果葡糖浆、白砂糖
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柠檬酸、柠檬酸钠、
苯甲酸钠等)、食用香精
根据什么现象可以判断物质能溶解在水中?
被溶解物质的量减少或液体性质变化
问题1
二氧化碳是否能溶于水?
质软
问题1
二氧化碳是否能溶于水?
【小资料】在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
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
现象:瓶子变瘪
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问题1
二氧化碳是否能溶于水?
研究气体溶解性时,可利用密闭体系中,气体溶解前后产生的压强差,来设计和实施实验、观察现象并得出结论。
方法小结
根据什么现象可以判断物质能溶解在水中?
被溶解物质的量减少或液体性质变化
溶有CO2
的水
问题2
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性质是否改变?
资料
石蕊是一种从地衣中提取的色素。
石蕊溶于水配制成的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成红色。
问题2
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性质是否改变?
溶有CO2
的水
结论:
1.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性质确实发生了改变。
2.溶有二氧化碳的水中含有酸性物质。
问题2
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性质是否改变?
问题3
什么物质使石蕊变红?
紫色石蕊溶液
不可行
CO2
喷水
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
问题3
什么物质使石蕊变红?
喷水
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
问题3
什么物质使石蕊变红?
无明显变化
紫色小花变红
无明显变化
紫色小花变红
酸能使
石蕊变红
水不能使
石蕊变红
二氧化碳不能
使石蕊变红
1.石蕊变红需要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
2.二者生成酸性物质。
问题3
什么物质使石蕊变红?
醋酸
盐酸
硫酸

使紫色
石蕊溶液
变红
变红
变红
变红
【小资料】
H2CO3
CO2
+
H2O
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H2CO3
问题3
什么物质使石蕊变红?
CO2
+
H2O
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H2CO3
问题3
什么物质使石蕊变红?
H2CO3
H2O
+
CO2
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配料表:
水、果葡糖浆、白砂糖
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柠檬酸、柠檬酸钠、
苯甲酸钠等)、食用香精
知识小结
以上实验中,汽水中水的作用?
知识小结
以上实验中,汽水中水的作用?
1.溶解二氧化碳等
2.与二氧化碳反应
【小资料】
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只有1%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配料表:
水、果葡糖浆、白砂糖
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柠檬酸、柠檬酸钠、
苯甲酸钠等)、食用香精
问题4
如何检验汽水中含有CO2?
第15页
第111页
第13页
第7页
第46页
CO2
+
Ca(OH)2
CaCO3
+
H2O
氢氧化钙
碳酸钙
难溶于水
该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问题4
如何检验汽水中含有CO2?
补钙剂
CO2+
Ca(OH)2
CaCO3
+
H2O
摩擦剂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CO2+H2O=H2CO3
CO2+Ca(OH)2
=CaCO3
+H2O
制汽水
制轻质碳酸钙
灭火
一般情况下,CO2既不能
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知识小结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问题5
如何验证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
大于空气的密度?
问题5
如何验证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
大于空气的密度?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自下而上
依次熄灭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不支持燃烧
不燃烧
CO2
CO2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CO2+H2O=H2CO3
CO2+Ca(OH)2
=CaCO3
+H2O
制汽水
制轻质碳酸钙
灭火
知识小结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一般情况下,
CO2既不能燃烧
也不支持燃烧;相同条件下,
密度大于空气。
气体
(常温常压下)
液态


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
干冰
加压降温
加压降温
减压升温
制冷剂
干冰易升华,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
人工降雨
气体肥料
化工产品的原料
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
已有事实
物质可能的性质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预测
证据推理
实验
设计
分析
解释
设计实验
对比法
知识小结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决定
反映




知识小结
二氧化碳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1.通常条件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大于空气。
3.能溶于水。
4.干冰易升华,吸热。
1.一般,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
2.不供给呼吸。
3.CO2+H2O
H2CO3
4.CO2+Ca(OH)2
CaCO3
+H2O

知识小结
二氧化碳的性质
课后作业
二氧化碳的“功”
与“过”


制冷剂
人工降雨
气体肥料
……
温室效应增强
课后作业
1.如何防止温室效应增强?
2.如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共36张PPT)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
环节一:生活中认识一氧化碳的性质
问题1:煤炉中产生什么物质让人中毒晕倒?
资料
思考:
煤炉中有哪些物质及化学变化?
C
+
O2
CO2
点燃
C
+
CO2
2CO
高温
2C
+
O2
2CO(O2不足时)
点燃
CO有毒?
实验验证
CO有毒?
实验验证
血液:
变色
小鼠:
晕倒
实验现象
CO的性质
毒性
实验分析
知识拓展
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机理
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使血红蛋白很难再与氧气结合。
红细胞
血红蛋白
一氧化碳
氧气
实验分析
血液:
变色
金鱼:
无恙
小鼠:
晕倒
实验现象
CO的性质
难溶于水
毒性
煤炉中产生了CO让人中毒晕倒
冬天在房间里用煤或木炭取暖时
怎样做能防止煤气中毒?
反应
装置
操作
保证空气(氧气)足够,使木炭充分燃烧。
安装烟囱,一氧化碳报警器(传感器)。
开窗通风
……
学以致用
研究物质性质的
基本方法和程序
已有事实
物质可能的性质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预测
证据推理
实验
设计
分析
解释
冬季取暖安全
预测性质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学以致用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环节二:从组成和结构预测
CO
的性质
CO
CO2
问题2:哪一个是CO2
的分子模型?
哪一个是CO
的分子模型?
碳原子
氧原子
C
CO2
可燃性
还原性
碳原子
氧原子
问题3:哪些反应能让CO转化成CO2
CO
CO2
C
CO2
如何反应?
碳原子
氧原子
猜想1:CO在一定条件下能和氧气反应生成CO2。
猜想2:CO在一定条件下能和氧化铜反应生成CO2。
探究一氧化碳能否和氧气反应
结论1:CO在点燃条件下,能和O2反应生成CO2。
导管口出现蓝色火焰,
放热,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现象
化学变化
2CO
+
O2
2CO2
点燃
CO2
+
Ca(OH)2
CaCO3↓
+
H2O
探究一氧化碳能否还原氧化铜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分析
黑色固体变成红色
实验现象
化学变化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uO
Cu
+
CO2
CO
+
CO2
+
Ca(OH)2
CaCO3↓
+
H2O
结论2:CO在加热条件下,能和CuO反应生成Cu和CO2。

CO
CO2
CO
+
CuO
Cu
+
CO2

问题3:哪些反应能让CO转化成CO2
2CO
+
O2
2CO2
点燃
碳原子
氧原子
CO
CO2
可燃性
还原性
2CO
+
O2
2CO2
CO
+
CuO
Cu
+
CO2

问题4:CO有哪些化学性质?
点燃
碳原子
氧原子
分析组成结构
预测性质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学以致用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已有
事实
环节三:认识一氧化碳的用途







赤铁矿
(主要成分Fe2O3)
3CO
+
Fe2O3
2Fe
+
3CO2
高温
1.冶炼金属
水煤气、焦炉煤气、高炉煤气的主要成分中都含有一氧化碳。
2.用作燃料
环节四:比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异同
宏观
微观
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相同
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相同
同:
异:
碳元素质量分数不同
同:
异:
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不同
不同种分子
不同种物质
CO
CO2
碳原子
氧原子
性质
决定
体现
组成与结构
分子不同
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
导致
CO2
CO
化学
性质
不同
不能燃烧,一般也不支持
燃烧
一般不能和水反应
不能和石灰水反应
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
CO2+Ca(OH)2
CaCO3↓+H2O
可燃性
2CO
+
O2
2CO2
点燃
还原性
CO
+
CuO
Cu
+
CO2

在高温下,与碳单质反应
C
+
CO2
2CO
高温
与水反应
CO2
+
H2O
H2CO3
比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
如何区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
分别向集气瓶中滴入适量紫色石蕊溶液,
如果溶液由紫色变红色,则原气体样品为CO2,
如果溶液没有明显变化,则原气体样品为CO。
2.
分别向集气瓶中倒入适量澄清的石灰水,
如果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气体样品为CO2,
如果石灰水有明显变化,则原气体样品为CO。
3.
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如果木条熄灭,则原气体样品为CO2

如果气体燃烧,出现蓝色火焰,则原气体样品为CO。
……
如何区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寻找物质性质的不同,去选择合适的试剂和仪器,
根据实验中出现不同且明显的现象进行区分。
冶炼金属
燃料
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
还原性、可燃性、毒性
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
氧气不足时
碳不充分燃烧
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


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用途
决定
体现
组成与结构
决定
体现
CO2
CO
物质鉴别与检验
制备其他物质
使用中趋利避害
……
性质


课后练习题
1.
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喝啤酒、汽水等饮料来消暑,当我们打开饮料
时,会有大量气体冒出,该气体是


A.
氧气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碳
D.
氮气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人用煤炉取暖时,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在炉子上放一盆水
B.
在用CO还原CuO的实验中,尾气中CO的含量很少,可以不必处理
C.
CO是有毒气体所以不能用作燃料
D.
CO没有颜色和气味,民用煤气中常加入有恶臭味的物质是为更好
的防止煤气中毒
3.下列有关CO和CO2的说法:①相对分子质量相同;②碳元素的质
量分数不同;③每个分子中
的原子个数相同;④氧元素的质
量分数不同;⑤元素种类相同,其中正确的是(
?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②④⑤
D.①和⑤
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描述错误的是


A.
O2有助燃性,用作燃料
B.
石墨有导电性,用作电池的电极
C.
CO2不可燃不助燃,用于灭火
D.
CO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