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热容综合拔高训练
一.选择题
1.由c=,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2.关于比热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下降)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B.相同条件下,比热越大的物质,温度越不容易改变
C.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海边(海南岛)气温年较差和昼夜温差较小
D.某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比热也越大,比热与热量有关
3.下列情况中,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
A.水温从80℃上升到90℃
B.把铁圆柱体拉成细铁丝
C.砖块的体积减少一半
D.水结成冰
4.甲、乙两物体吸收相等热量后,甲物体的温度变化量大。如甲物体的比热容为c甲,质量为m甲,乙物体比热容为c乙,质量是m乙,则下列说法中,一定错误的是( )
A.若m甲=m乙,则c甲<c乙
B.若c甲=c乙,则m甲<m乙
C.若m甲>m乙,则c甲>c乙
D.若c甲<c乙,则m甲<m乙
5.在研究物体放出热量多少跟物质种类是否有关的实验中,提供的材料;
(1)0.1kg的铜块;(2)0.1kg的铝块;(3)0.2kg的铜块;(4)0.3kg的铝块。应选用的材料是( )
A.(1)与(2)
B.(1)与(3)
C.(2)与(4)
D.(3)与(4)
6.铝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相同质量的铝和铜,吸收了相等的热量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铝的温度高
B.铜的温度高
C.它们的温度相同
D.无法比较谁的温度高
7.下列事实,最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种类有关的是( )
A.体积相同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了10℃,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B.质量相等的两块铜温度分别升高5℃和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C.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D.质量相等的水和铜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8.农民为保证秧苗夜间不致受冻,傍晚时向秧苗田里多灌一些水,这是因为( )
A.水可以随外界的气温变化而迅速变化
B.水很冷,防冻不应当灌水
C.夜间冷是由于风大,将秧苗浸入水中使风吹不着秧苗
D.由于水的比热大,外界气温变化时水的温度不会有很大的变化
9.完全相同的80℃的两铁块,分别放入常温下等质量的水和煤油中(都完全浸没,无往外热量散失),最后温度稳定时水和煤油的温度高低情况及原因是( )
A.水温较高,因水的比热较大
B.水温较高,因水的比热较小
C.水温较低,因水的比热较大
D.水温较低,因水的比热较小
10.小阳从下面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表中,分析归纳出几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J/(kg?℃)
水
4.2×103
水银
0.14×103
玻璃
0.84×103
钢铁
0.46×103
冰
2.1×103
酒精
2.44×103
木材
2.4×103
铜
0.39×103
煤油
2.1×103
沙石
0.92×103
铝
0.88×103
铅
0.13×103
蓖麻油
1.8×103
干泥土
0.84×103
A.在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
B.从节能角度考虑,烧开水用铝壶比铁壶好
C.不同物质的比热容都不一样
D.测量小质量物体的温度时适宜用水银温度计
11.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它们加热,两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它们的比热关系( )
A.一样大
B.甲大于乙
C.乙大于甲
D.无法判断
12.骆驼在沙漠中,白天体温能升高到41℃;晚上最多能将体温降至34℃.研究发现,白天升高体温能减少水分流失;而且前一晚体温降得较多时,更可以忍受隔天白天的酷热。下列理由中,可以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①白天升高体温可增加出汗量;②白天的体温高,能减少身体内用于散热的水分量;③夜晚体温低时,骆驼能吸收空气中水分;④夜晚体温愈低,第二天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将体温升到骆驼白天可到达的温度;⑤骆驼身上的毛能阻隔外界的热,不使体温上升得太快。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如图,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隔着石棉网同时对两试管加热。哪一图线能反映该实验情况( )
A.B.
C.
D.
14.某学生用两个相同的热源分别对质量为m1,比热为c1的甲物质和质量为m2、比热为c2的乙物质加热,并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画出甲、乙两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情况,作出如下推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若m1=m2,则c1<c2
B.若m1<m2,则c1>c2
C.若c1=c2,则m1<m2
D.若c1>c2,则m1<m2
15.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小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乙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甲液体吸收的热量
C.乙液体的比热容小于甲液体的比热容
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
16.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不计热量损失)加热:如图是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加热时间t,B吸收热量比A吸收热量多
B.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B吸收热量较多
C.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1
D.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3
17.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与质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均无关
B.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C.比热容跟物体升高或降低的温度有关
D.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18.已知c水>c油>c干泥土,如果让质量、初温相同的水、煤油、干泥土吸收相同的热量,那么末温最高的是( )
A.水
B.煤油
C.干泥土
D.无法判断
19.如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如表提供的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J?kg﹣1?℃﹣1)
水
4.2×103
冰
2.1×103
酒精
2.4×103
煤油
2.1×103
铝
0.88×103
铜
0.39×103
砂石
0.92×103
干泥土
0.84×103
A.因为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所以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可能相同
B.因为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所以比热容仅仅与物质种类有关,而与物质状态无关
C.培育秧苗的过程中,为了保护秧苗在夜间不被冻坏,在傍晚需要把水从农田中放出
D.相同质量的铜和铝吸收相同热量后,铜的温度变化量比铝大,所以铝的吸热能力较强
20.用同一加热装置分别对a、b两液体加热(如图甲),根据测得数据描绘出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不计热量损失,分别用ma、mb、ca、cb表示a、b两液体的质量和比热容,根据图中信息作出的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若ma=mb,则ca>cb
B.若ma=mb,则ca=cb
C.若ca=cb,则ma<mb
D.若ca=cb,则ma>mb
21.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液体,分别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所示。用T甲、T乙分别表示两种液体的沸点,c甲、c乙分别表示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根据图象可得出正确的关系是( )
A.T甲>T乙c甲>c乙
B.T甲>T乙c甲<c乙
C.T甲<T乙c甲>c乙
D.T甲<T乙c甲<c乙
22.质量相等的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则它们吸收的热量( )
A.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B.热水吸收的热量多
C.冷水吸收的热量多
D.初温不知,无法判断
23.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kg的水和甲物质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均不计热损失。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随温度的升高,甲的比热容逐渐增大
B.甲物质与水的比热容之比为1:2
C.前10分钟内两物质吸收的热量相等
D.甲物质和水吸收相同热量后升高温度不同
24.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的大小”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比热比水小
B.加热相同时间,水温升高的较慢,末温低
C.加热相同的时间,由于沙子的比热小,所以末温高
D.若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则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25.如图甲所示,把10℃牛奶放在初温60℃的热水中加热,每隔1分钟测量一下水和牛奶的温度,描绘出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曲线
E
表示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B.牛奶吸收热量,温度上升
C.水放出热量,温度下降
D.从上述变化过程中可以得出水的比热容比牛奶的比热容大
26.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取质量与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装置如图,石棉网上各处受热均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若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B.实验中,若沙子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
C.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
D.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27.下列应用事例中,与水的比热大无关的是( )
A.利用循环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B.将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为房间供暖
C.冬季的晚上向稻田里放水,以防秧苗冻坏
D.在较大的河流上建造水电站,用水发电
28.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是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B吸收热量较多
B.都加热t时间,B吸收热量比A吸收热量多
C.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3:2
D.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1
29.小东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主要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
B.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热量,水比沙子升温多
C.铁块和铝块升高相同温度,一定吸收相等的热量
D.质量相等的沙子和铁,降低相同温度,沙子放出的热量等于铁放出的热量
30.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kg,丙物体质量为2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吸收热量如图所示,以下关于甲、乙、丙三种物质比热容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c甲<c乙<c丙
B.c甲<c乙=c丙
C.c甲>c乙=c丙
D.c甲>c乙>c丙
31.中央气象台每天都会发布我国主要城市的天气预报,下表列出的是2013年4月23日内陆城市乌鲁木齐和沿海城市上海两地的气温情况。根据气温变化情况作出的判断和判断依据正确的是( )
2013年4月23日
城市甲
晴14~26℃
城市乙
晴8~14℃
A.城市甲是上海,依据是水的比热容较大
B.城市乙是乌鲁木齐,依据是砂石的比热容较大
C.城市甲是乌鲁木齐,依据是砂石的比热容较大
D.城市乙是上海,依据是水的比热容较大
二.填空题
32.夏天,内陆一般比较炎热,而海边则往往比较凉爽,是人们避暑的好地方。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海水的比热比土壤的比热
(选填“大”或“小”),海水升温和降温都比土壤
(选填“快”、“慢”)
33.在我国,北方的冬天远比南方冷。但在北方呆过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受:北方过冬比南方舒服。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北方是干冷,南方是湿冷,相对来说湿冷更难受;二是北方人拥有御寒的强大“武器”﹣﹣暖气设备(如图所示).暖气管内装的是流动的热水,为什么用热水呢?请用水的有关性质加以解释:
。
34.现有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铝块、铁块和铜块,其比热C铝>C铁>C铜,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末温最高是
块,末温最低的是
块。
35.如图是某一沿海城市和某一内陆城市年气温变化曲线。从图象可以看出,在一年中,曲线A所示的城市气温变化较大,根据水的
比砂石大的特点,曲线A表示的是
(选填“沿海”或“内陆”)城市的年气温变化曲线。
36.如图所示,隔着石棉网同时加热两规格相同的试管,试管中分别装有质量相同、初温均为20℃的煤油和水。用同一只酒精灯同时在两只试管中同加热的理由是
;若让煤油和水的温度都升高到30℃,则可采用的方法是
。
37.室温下有质量相同、物质不同的两物体甲和乙,先将甲放入热水中,待温度稳定时,水的温度下降了t℃,取出甲后再放入乙,至温度稳定时水温又下降了t℃,则这两物体的比热c甲
c乙(填“>、<或=)
38.如图某同学用两个相同加热器,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图象。
问:加热4分钟,两种液体吸收热量
多(选填“甲”,“乙”或“一样”)。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
39.如图甲所示,用加热器给A、B液体加热(mA=2kg,mB=1kg,不考虑热损失),两杯液体温度都升高1℃,吸收热量如图乙。
(1)两杯液体的温度都降低1℃,放出热量较多的是
(选填“A”、“B”或“一样多”)
(2)两种液体的比热容哪个大?
。(选填“A”、“B”或“一样大”)
40.为了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大小”,某同学用酒精灯同时给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砂石和水均匀加热,装置如图所示,加热时间相同,砂石和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一样多”或“不一样多”);砂石升温快一些,说明砂石的吸热能力
(选填“强”或“弱”)一些。
41.科技小组的同学们了解了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后,通过实验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本领。他们分别用完全相同的两个试管分别装上
相等的煤油和水,用相同热源对试管均匀加热,并分别画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你认为
图象能正确反映实验情况。
【c水=4.2×103J/(kg?℃),c煤油=2.1×103J/(kg?℃)】
42.由表可知,煤油的比热容读作
。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在常见的物质中比较
,与质量相同的其他物质相比,
(选填序号A“升高相同温度,水吸收热量较多”、B“降低相同温度,水放出热量较多”)。
比热容[单位:焦/(千克?℃)]
煤油:2.1×103
铝:0.90×103
水:4.2×103
铜:0.39×103
43.将质量相同的三块金属甲、乙、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表面平整石蜡上。经过一定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则三块金属的比热容最大的是
。
三.实验探究题
44.如图甲,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
(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
相同的水和煤油。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
。
(2)水和煤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可判断出a物质是
;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
需要加热更长的时间,
吸热能力强。(选填“水”或“煤油”)
(3)本实验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法。
45.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大小,小华做了如图甲的探究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质量相同的食用油和水,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温度升高10℃所用的时间/s
温度升高20℃所用的时间/s
温度升高30℃所用的时间/s
食用油
68
136
204
水
98
196
294
(1)实验中,有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的目的是
。
(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
(选填“水”或“食用油”)的温度升得更高。
(3)小雨经过分析思考,将实验装置加以改进,如图乙所示。与图甲的实验装置相比,图乙的优点是:更容易控制
相同。图乙的实验操作中存在一处错误:没有控制
相同。
46.小刚班的同学准备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在升高相同温度的情况下,一定质量的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是否有关”
(1)在准备实验器材时,应选择
的两个酒精灯。
(2)在此实验中,液体吸收的热量的多少是通过
来比较的。
(3)其中两个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组别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1
水
200
25
40
13′30″
煤油
200
25
40
6′30″
2
水
200
25
40
12′10″
煤油
200
25
40
5′45″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他们得出的结论是:
。
(4)使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应该相同。但1、2两组的同学在交流实验数据时却发现,第1组的加热时间明显偏长。其原因可能是:
。
47.小明猜想“液体的密度ρ越大,其比热容C也越大。”他查到了一些液体的密度值如下表:
物质
密度ρ/kg?m﹣3
物质
密度ρ/kg?m﹣3
水
1.0×103
柴油
0.8×103
煤油
0.8×103
汽油
0.71×103
植物油
0.9×103
酒精
0.8×103
由于不知道表中各种液体之间比热容的大小关系,还需要用实验方法得到
实验器材: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温度计、细线、火柴、烧杯、秒表、天平和砝码(以上每一种器材数量足够、规格相同);火焰相同的酒精灯若干;密度表中所给出的各种液体足量,实验中,小明选取的三种液体分别是煤油、植物油和水。
(1)请完成以下实验要求:
a、实验原理
b、实验中你准备测量哪些物理量来间接知道液体比热容的大小?
c、实验中要控制的变量是:液体的质量和
d、实验中,怎样操作才能使烧杯在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
(2)如果测量的结果与小明的猜想相矛盾,则测出的三个物理量大小关系会有很多种,请写出其中一种
。
48.如图一所示,用加热器给初温均为20℃的甲、乙液体加热(m甲<m乙),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这两种液体的温度﹣﹣加热时间的图线如图二。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一所示,此时乙的温度为
℃。
(2)甲液体第30s的内能
第35s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3)小明根据图二中0至30s图线及题目所给信息得出: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液体的大。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是否正确?
。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
参考答案
1.选择题
1.D;
2.D;
3.D;
4.C;
5.A;
6.D;
7.D;
8.D;
9.C;
10.D;
11.C;
12.B;
13.C;
14.B;
15.C;
16.C;
17.A;
18.C;
19.D;
20.C;
21.A;
22.A;
23.A;
24.D;
25.D;
26.A;
27.D;
28.A;
29.A;
30.D;
31.D;
二.填空题
32.大;慢;
33.水的比热容大,同样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
34.铜;铝;
35.比热容;内陆;
36.在相同的时间内,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水的质量小于煤油的质量;
37.<;
38.一样;3:4;
39.A;一样大;
40.一样多;弱;
41.质量;B;
42.2.1×103焦每千克摄氏度;大;A;
43.丙;
三.实验探究题44.质量;吸收相同的热量;水;水;水;转换(或控制变量);
45.使油和水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相等的热量;大于;食用油;食用油和水吸收的热量;食用油和水的质量;
46.火焰大小相同;加热时间;在升高相同的温度的情况下,一定质量的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这两组使用的酒精灯火焰的大小不同;
47.C=;液体吸收的热量;△t煤油=△t植物油=△t水;48.58;小于;正确;甲乙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相同的温度,由于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根据c=可知,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