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1.描述病毒主要特征。
2.运用资料,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3.关注与病毒有关的疾病,认同利用病毒可以为人类造福。
1、是谁发现了病毒?病毒的发现过程怎样?
2、病毒的形态、大小如何?
3、病毒怎样生活?病毒根据它们寄主的不同,可以分为哪三类?
4、病毒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5、病毒是怎样繁殖的?
6、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怎样?
1、病毒是谁发现的?
伊万诺夫斯基
19世纪末,俄国科学家
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推想是由细菌引起的。但研究结果表明烟草花叶病是由比细菌还小的病原体引起的,他把这种病原体叫做了“滤过性病毒”。
能将细菌滤去的过滤器
汁液
伊万诺夫斯基发现病毒的实验过程:
汁液
正常叶
病叶
病叶
烟草花叶病是由比细菌还小的病原体引起的。
PPT模板:www.1ppt.com/moban/
PPT素材:www.1ppt.com/sucai/
PPT背景:www.1ppt.com/beijing/
PPT图表:www.1ppt.com/tubiao/
PPT下载:www.1ppt.com/xiazai/
PPT教程:
www.1ppt.com/powerpoint/
资料下载:www.1ppt.com/ziliao/
范文下载:www.1ppt.com/fanwen/
试卷下载:www.1ppt.com/shiti/
教案下载:www.1ppt.com/jiaoan/
PPT论坛:www.1ppt.cn
PPT课件:www.1ppt.com/kejian/
语文课件:www.1ppt.com/kejian/yuwen/
数学课件:www.1ppt.com/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www.1ppt.com/kejian/yingyu/
美术课件:www.1ppt.com/kejian/meishu/
科学课件:www.1ppt.com/kejian/kexue/
物理课件:www.1ppt.com/kejian/wuli/
化学课件:www.1ppt.com/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www.1ppt.com/kejian/shengwu/
地理课件:www.1ppt.com/kejian/dili/
历史课件:www.1ppt.com/kejian/lishi/
在20世纪初,科学家首次用
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杆状颗粒。
电子显微镜
杆状
球状
蝌蚪状
2、病毒的形态、大小如何?
请你用两个字来形容病毒的大小——
极小
大约10亿个细菌等于一颗小米粒大
大约3万个病毒等于一个细菌大
一个病毒的大小约为10~300纳米
(1纳米=一百万分之一毫米)
洋葱的表皮细胞长度约为0.1毫米。
课本P90图
3、病毒怎样生活?病毒根据它们寄主的不同,可以分为哪三类?
病毒不能
生活,必须
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病毒只能寄生在
里。
病毒要是离开了
,通常会变成
。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
独立
寄生
活细胞
活细胞
结晶体
甲流病毒
狂犬病毒
花叶病毒
豌豆萎黄
病毒
大肠杆菌
病毒
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
细菌病毒
(噬菌体)
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将病毒分为三大类:
人和动物
植物
细菌
病毒的结构模式图
4、病毒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病毒的结构十分简单,没有
结构,只有
外壳和内部的
。
细胞
蛋白质
遗传物质
病毒是无细胞结构的,但它能生活和繁殖,所以它也是生物。
比较看看:
病毒只能寄生在
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
,利用
,制造出新的病毒,这是它的繁殖方式。
新的病毒
细胞内的物质
遗传信息
+
5、病毒是怎样繁殖的?
活细胞
遗传信息
细胞内的物质
病毒的繁殖:
6、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怎样?
(1)有害方面:
病毒种类很多,分布广、营寄生生活,会给人类、饲养动物、栽培植物带来极大危害!
例如:流行性感冒
禽流感:
H1N1
、H5N1、
H7N9
SARS病毒
非典在30个国家和地区
造成8000多病例和900多人死亡。
艾滋病:(AIDS)
艾滋病被称为“世纪瘟疫”—一旦被感染,免疫力几乎丧失,小小的感冒都会危及生命。
肝炎:
肝炎患者面无精神、眼白发黄、恶心呕吐、厌油腻。
手足口病(5岁以下儿童)
口蹄疫:
脊髓灰质炎病毒(小儿麻痹症):
人感染天花病毒
人感染水痘病毒
狂犬病病毒:
狂躁的狂犬病患者,死亡率100%
1)接种牛痘疫苗—预防天花
(2)有利方面:
利用病毒研制疫苗,防治一些病毒性疾病。
2)口服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
3)接种特定疫苗
—预防口蹄疫、禽流感、狂犬病
疫苗:经过人工处理的
或
病毒。
减毒的
无毒的
利用病毒可制高效的生物农药,如利用多角体病毒防治松毛虫、粘虫等,即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对人畜健康和环境又完全无害。
2、利用某些昆虫病毒防治病虫害。
3.利用噬菌体可以帮助人们治疗细菌性的疾病。
利用病毒的特性,人们用绿脓杆菌病毒防止烧伤病人伤口受绿脓杆菌感染化脓;用病毒防止手术后病人长伤疤等。
4、基因工程中,利用病毒能够达到转基因和基因治疗的目的。
在基因工程中,小小的病毒能帮大忙。科学家能够让某些病毒携带动植物或微生物某些基因进入正常细胞,来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
郁金香碎色病毒
利用花叶病毒感染郁金香等,
使花色发生变化,培育新品种……
课本练习:P92.1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
)
2.病毒的个体很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
3.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
)
×
√
√
大小
观察工具
种类
生活方式
病毒
结构
繁殖方式
2.完成下面图解
很小,比细菌小得多
电子显微镜
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噬菌体
寄生
蛋白质+遗传物质
自我复制
随堂检测:
1、20世纪初,科学家首次用哪种仪器观察到烟草花叶病(
)
A.放大镜
B.电子显微镜
C.低倍光学显微镜
D.高倍光学显微镜
2、病毒的结构是由什么组成的(
)
A.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
B.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由纤维素外壳和遗传物质构成的
D.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构成的
B
D
3、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病毒比细菌小得多
B.病毒的形状多样,有球形、杆形、蝌蚪形等
C.病毒都没有细胞结构
D.病毒对人类都有害
4.引起艾滋病、口蹄疫、烟草花叶病的病毒分别属于(
)
A.人类病毒、细菌病毒、植物病毒
B.动物病毒、动物病毒、植物病毒
C.人类病毒、动物病毒、植物病毒
D.动物病毒、细菌病毒、植物病毒
D
B《病毒》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章是一节新授课,是该单元的最后一章。在前面学习了生物圈中的动物、细菌、真菌等生物之后,本章接着学习病毒这一类特殊的生物,新教材把这章内容移至第五单元的最后,既可以适当缓解七年级上册课时紧张的问题,又有助于学生对生物圈中的几大生物类群进行整体性的把握。
本章是从病毒的种类、主要特征、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介绍的,这一点与前面对其它生物类群的介绍很相似。另外,教材还安排了病毒的发现的科学史,这样学生可以体会到科学家是如何进行实验和逻辑推理的,并从中感悟到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本章的后面还安排了一篇介绍狂犬病和狂犬病毒的“科学.社会.技术”的文章。这篇文章紧扣生活实际,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多了解一些生活常识,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二、学生分析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在本单元的第四章已经通过开放式自学学习了“细菌”、“真菌”两大微生物类群。基本找到了了解一类新生物类群的学习方法。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以“该生物类群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为重点。因此凭借八年级学生已有的自主提问、自学、类比等能力是完全可以过全开放式教学这一关的。
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2.举例说出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病毒的主要特征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
病毒的主要特征。
教学准备:
1.拟定本章教学方案和教学流程
2.制作本章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新冠肺炎疫情的了解,引出本章课题“病毒”。
2.收集学生对病毒最感兴趣的问题,并对些问题进行初次有效的整合。
(二)自主学习
让学生根据本节学习目标,结合以下六个问题自主学习:
是谁发现了病毒?发现过程是怎样的?
病毒的形态大小如何?
病毒怎样生活?病毒分为哪三类?
病毒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病毒是怎样繁殖的?
病毒与人类又怎样的关系?
(三)新授知识
在学生自主学习后,结合课件梳理本节知识点,重点讲解病毒的结构、分类、繁殖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小结
让学生谈本节收获
(五)课堂练习
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本节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