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届高考作文一轮复习:“历史故事”主题练
一、(安徽省“皖南八校”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楚汉争霸时,汉王刘邦一度陷入困境。许多将士趁夜离开,韩信因为得不到重用,也选择离开。萧何听闻韩信离去,来不及禀告汉王,便趁着月色去追韩信。刘邦听说心腹萧何也走了,十分生气。不久,萧何返回营帐,来不及解释,就劝说刘邦接受自己追回来的“逃兵”韩信。刘邦准备给韩信一个小职位,萧何又劝:“横扫天下,非韩信不可。欲用韩信,非大将不可。”刘邦准备召唤韩信,封以大将。萧何第三次劝说:“呼上将如小儿.邀人才而礼傲慢。当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刘邦同意,广做宣传。又力排众议,将战阵之事,全权委托给韩信。自此,韩信执掌汉军大权,东征西讨,助刘邦定鼎天下。后人评说:“刘邦九败而得韩信心,一胜而遂天下志。”萧何月下追韩信,三劝汉王立军神的故事也广为流传。学校准备选取一个历史名人作为学生榜样,要求学生自主推荐。刘邦、萧何和韩信三人是热门人选。你觉得哪一个更称得上学生榜样?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封推荐信。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立意分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可从三个方向构思立意。①刘邦:不计前嫌(不计较萧何出走),明轻重(封“逃兵”以大将),勇于纳谏(三听萧何劝).②萧何:行事果决(月下追韩信),信念坚定(再三劝汉王)、知人善任(慧眼识英雄)。.③韩信:知所行止(做好自己的事),自信自尊(有责任担当,勇于挑大梁).能力超群(建功立业,助王定天下)。就选择人物而论,本题没有最好选择之说,刘邦、萧何、韩信各有千秋。
就立意而言.方向①选“勇于纳谏"为最佳立意,方向②选“知人善任”为最佳立意,方向③选“自信自尊”为最佳立意。当然,若能结合多方综合立意,言之成理亦不失为好的立意。就考试出新而论,多数人肯定会选刘邦和萧何,因为材料主体是此二人,但若思维更通透,应该选韩信,以“身负才华,自信自尊"为主题,更能彰显当代广大青年之志气。当代学生以韩信为榜样.既符合材料主题,也道人所未道.可以另辟蹊径。总之,无论选取哪个历史人物来立论,都要客观辩证思考,能够自圆其说。?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屈原因正道直行被流放,披发行吟于泽畔,渔父看见后,问他为什么来到这里。屈原说:“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因此被放逐。”渔父劝他说:“既然举世皆浊,何不随波逐流、推波助澜呢?既然众人皆醉,何不吃点酒糟、喝点薄酒呢?”屈原反问道:“我怎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又怎能使自己高洁的品质,蒙受世俗的尘垢呢?”于是怀石投江而死。汉代的贾谊认为,不论到哪里都可以辅佐君主,又何必留恋楚国呢?就像凤凰在千仞高空翱翔,看到有德的国君才降落下来,看到危险的小人就远走高飞。
上述材料中,屈原、渔父和贾谊三个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
写作本题,关键是要正确理解材料内涵,准确把握材料中三个人的思想观点。屈原正道直行被流放,虽处于困厄之中,但他为了保持自己清白的节操、高洁的品质,宁可死去也不愿与污浊的世俗同流合污,体现出洁身自好、为追求理想而献身的崇高精神。渔父是作为与屈原对立的形象存在的。面对污浊的现实,他主张随波逐流甚至推波助澜,表现出一种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思想。汉代的贾谊则主张只要能辅佐君主建功立业,不必拘泥于楚国,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体现出一种趋利避害的智慧。相对来说,比屈原灵活变通,比渔父积极有为。写作时,可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人物,发掘其思想观点并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需要注意的是,写作过程中,要能够对人物的思想观点进行辩证地评析,体现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参考立意:
1.屈原角度:保持节操和高洁的品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为追求理想而献身等。
2.渔父角度:“佛系”生活;乐天知命等。
3.贾谊角度:做一个智慧的人;做人需要有广阔的胸襟等。
【范文】
做一个有气节的人
粽叶飘香,又到端午。关于端午的种种传说,又再现脑海。望向湖畔,忆起楚国一代伟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关于屈原,连他是哪朝人自己都不大清楚,唯一能够明白的,就是屈原不忍看自己的国家灭亡,投至泊罗江。上历史课,说屈原大无畏,拥有大胆质疑的理性精神,屡次劝说楚王莫信秦。可提议不被认可,反遭迫害,流放人间,直至江中,以示清白。
??你因怒而飞,你的精魂飞入湘水。
??你的灵魂顺随你的信仰漂流,让人们看到你的正义与气节、你的哀丽与豪壮。
??那天,五月五日,你立于江畔,刚毅的脸上写满了无畏,大风吹开了你的三千愁丝,你腾舞飞扬的衣衫宛若一面坚韧不拔的旗帜。黑色的江水狂傲地在你脚下翻滚,你握紧了手中的青铜剑,万千感慨澎湃胸头。
??曾经,你在一首诗中把风、雨、雪、电、云、月作为自己的侍从,让凤凰和龙为你拉车,在太空中任意驰骋,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如今物非人是,所有的一切梦想全都已破灭,冥冥之中,哪里才是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呢?或许自己本不该踏出茅庐;或许平静稳定的生活才最适合自己,而自己也应该守在适合自己的位置上,为人们、为历史创作精华,繁衍文化。
??贼兵的呼喊声由远及近,是该做出选择的时候了。一江乌水折射出了生命最后时刻的空虚与充实、肮脏与华丽。
??你的思想定格:如果真理和信念需要流血牺牲,那么我愿付出自己的生命;其实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子,里面却裹满了虱子。
??于是,你就把自己作为一个高洁的化身呈现给世人:无论遇到了怎样的状况,正义与气节是最神圣的,是最值得去维护的。
??贼兵的呼喊声到了近前,你回头望了最后一眼国破下的山河,而后高呼:“长大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纵身跳入了为你而愤怒的江水中,瞬间,一江乌水空明澄澈……
??湘水悠悠,无数的水鬼,冤缠荇藻怎能洗涤得清清,千年的水鬼唯你成江神,非湘水净你,而是你净湘水。你奋身一跃,所有的波涛溅起,汀芷蒲兰流芳到现今。
??我想,你本来就是一条鱼,一条心胸宽阔、志向无边的鲲鱼,后来化为大鹏鸟,你的心胸、志向、理想依旧宏伟无边。而现在你又回到了水中,回到了原来就属于你的位置上去,成为灵台空明澄澈的真神,默默地为人们指引着前进的方向,为人们树立高尚的信仰。
??于是到了后世,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想家,有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你就活在歌里、风里、水里--梦逍遥。
【点评】行文结构:结合材料内容分析确定选择的人物为渔父。开头可以用一些屈原的精彩语句或者对渔父的评价等引出观点,也可以把渔父与屈原对比来写。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述,如怀揣一颗自由心,即使受到打击,也可在最快的时间内调整好状态,让心中多一丝镇定与坦然;放眼当今社会,人们忙于繁忙的生活,不大可能保持内心的宁静淡泊,要懂得应时而变等。最后可以写如何做或感悟,如“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要懂得以退为进,不能一味蛮干”。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世说新语》记载: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班级计划举行演讲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管宁和华歆二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
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
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为“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我欣赏管宁的择友之道,“道不同,不相为谋”,面对和自己心性志趣都不相同的华歆,管宁毅然割席断交。我为他点赞。交友就要选择志同道合的人做朋友。
朋友,友谊,是人生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我们寻找朋友,探索友谊的真谛。然而,我们只有积极交往,宽容欣赏,以诚相待,才能使友谊之树枝繁叶茂,才能让友谊的阳光照亮我们的人生。
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成就一番伟业。诗人郑少谷与王子衡相距千里,素未谋面,却彼此倾慕,互有赠答。郑少谷曾有诗称赞王子衡:“海内谈诗王子衡,春风坐遍鲁诸生。”意思是:当王子衡讲评诗歌时,就是鲁国孔子的弟子听了,也会如坐春风。后来郑少谷死了,王子衡惊闻噩耗,哀伤至极,他不顾千里奔波,特地赶到福建,为他办理丧事,宽慰亲属。这一对神交诗友的深情厚谊,一直被人称道。
尊重个体的差异,学会宽容与欣赏,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人各不同。人与人之间,哪怕是最好的朋友,也可能会产生分歧,发生争执,这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这时我们只知道继续争吵,不求和解,友谊一定会出现不可修复的裂痕,甚至一份珍贵的友谊就因此流失了。古人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我们应该宽容他人,赞美他人,体谅他人,更要欣赏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肯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只有互相欣赏而不带有一丝偏见的朋友,才算真正的知音。例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尽管马克思常常处于穷困潦倒的境地,但恩格斯却从未因此对他敬而远之,反而一直真诚地帮助马克思,共度难关。最终,这对相惜相知的好朋友完成了伟大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为崇高的革命事业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由此可见,朋友之间的理解、欣赏是多么的重要啊!
敞开自己的心扉,付出真心与诚意,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与人相交,贵在一个“诚”字。这个“诚”,不光是忠诚,更寓意着诚心。真心实意为他人着想,为朋友分担,友谊才能地久天长。志同道合的朋友,友谊之花愈加可贵、持久。
然而,朋友也是有选择的,并不是任何人都能交朋友。与善人居,如入芳兰之室,久而自香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显然,朋友的前提,必须是一个品格端正的人。与小人成为朋友,会让我们变得凶狠残暴;与损人成为朋友,会让我们变得没有原则。因此,朋友的选择至关重要,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让我们扬起友谊的风帆,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材料来谈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写一篇文章与同龄人共勉。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并思考青年人对国家的责任意识,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
【审题】材料主要讲管宁、华歆的故事。材料的意思:管宁、华歆同在园中锄菜,见地上有小片黄金。管宁挥锄不停,和看到石头瓦块一样没有区别,华歆拾起金子而后又扔掉了它。他们又曾坐一张席读书,有个坐着四周有障蔽的高车的官员从门前过,管宁读书不停如故,华歆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割席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1)华歆看到金子动心,虽然没有据为己有,但在管宁看来思想境界不高。(2)华歆不能专心读书,对当官的人很感兴趣。(3)管宁从这两件事上,发现他们二人志不同、道不合,于是就“割席分坐”。材料要求在管宁、华歆二人中选择一人,写出自身的感触。考生在写作时要明确自己的写作对象,这也是在完成材料交给我们的“任务”。审题时要理清历史人物关系,针对人物的具体事迹进行形象分析。二人中无论是哪一位,我们都应该是非分明,态度清晰,聚焦于他们的品行、家国情怀以及个人境界的层面来提炼作文立意。作文是演讲词,所以,考生应注意演讲词的相关格式及要求,不可以在作文中透露考生个人信息。
参考立意:做一个爱读书、好学习的人;不贪钱财;专心致志;坚持原则;思想纯正;交友慎重;要有包容之心等。
【素材】
1.朋友,是当今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中必不可少的,有了朋友,就多了一层屏障,在风浪席卷而来的时候,依然屹立不倒。比如说,你在经济或者事业上遇到了困难,你的家人无法帮助你的时候,这时,你就需要一个朋友。他可以帮助你度过难关。如果你缺少这一位朋友,你将会一蹶不振,或许一贫如洗,家徒四壁。由此可见,朋友是多么重要啊,我们不能不没有朋友。
2.无论怎样,追随着自己的内心做事,做人但要有原则,不能够为了一己私利,丝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3.咬定青山之志,鼓足信念的风帆,以饱满的精神,以激昂的斗志,以强烈的求学渴望,以刻不容缓、只争朝夕的锐气,让我们专心致志,做学习的主人。
4.培养积极的学习情绪,克服学习中的分心现象。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在学习前先让自己进入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保持轻松,集中注意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钟,你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摸索掌握什么时段最适合自己学习,让自己在精力最好、头脑最清晰的时段学习,才能保证取得更加的学习效果。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