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
为什么水通电后分解为氢气(H2)和氧气(O2)两种气体
为什么等质量的水沸腾后体积变大
为什么湿衣服经晾晒后变干
水的变化
为什么湿衣服经晾晒后变干
宏观视角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微观视角
?
走过花圃会闻到花香
糖块放到水里会“消失”,水却有了甜味
6000 L氧气可以压入40 L钢瓶中
活动一 寻找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证据
生活经验
化学史
活动一 寻找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证据
通过移动铁原子构成的文字
一氧化碳分子排成的人形图
原子
分子
电子显微镜下的微观粒子
原 子
分 子
金刚石
汞
水
水分子
氧 气
氢分子
氨 气
氨分子
氢 气
氧分子
汞原子
碳原子
宏观
微观
物质
原子
分子
反映
小结1
构成
构成
走过花圃会闻到花香
糖块放到水里会“消失”,水却有了甜味
6000 L氧气可以压入40 L钢瓶中
微观粒子在不断运动着
分子在不断运动着
分子间有间隔
生活中
酚酞溶液是一种指示剂
遇到碱性物质变为红色
酚酞溶液
浓氨水
B
A
酚酞溶液变红
氨水不变色
氨分子运动到A烧杯使酚酞变红
不同分子的运动速率不同
无色液体浓氨水
A
宏观
微观
物质
原子
分子
反映
质量、体积小
不断运动
有间隔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构成
小结2
一滴水
30 s数50 个 的速度
10 亿人
3 万多年
1.67×1021 个水分子
宏观
微观
模型
活动二 画出自己假设出的一个水分子模型
1
2
3
活动三 利用假设模型解释以下现象
为什么等质量的水沸腾后体积变大
为什么湿衣服经晾晒后变干
资料:在标准大气压下,18 mL水加热到100 ℃,变成3.06×104 mL的水蒸气,体积扩大约1700倍
为什么等质量的水沸腾后体积变大
液态水
气态水
加热
加热
加热
1.请写出此过程的文字表达式
2.指认每种物质对应的微观粒子
3.判断3种水分子模型能否解释这个变化
资料:每2个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出
2个氢分子(H2)和1个氧分子(O2)
为什么水通电后分解为氢气(H2)和氧气(O2)两种气体
为什么水通电后分解为氢气(H2)和氧气(O2)两种气体
结合
拆分
氢原子、氧原子
氢原子
构成
氧原子
水分子
2个
1个
1个
为什么水通电后分解为氢气(H2)和氧气(O2)两种气体
首次拍到水分子内部结构
物质结构理论和先进技术
扫描隧道显微镜
宏观
微观
物理变化
原子
分子
反映
解释
物质
分子不会变为其他分子
模型
化学变化
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结合成新分子
构成
质量、体积小
不断运动
有间隔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小结3
表征
解释
结合
拆分
氧化汞受热分解
氧化汞 汞 + 氧气
△
氧化汞分子
汞原子
氧分子
汞原子
氧原子
化学变化实质: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宏观
微观
物理变化
原子
分子
反映
解释
构成
物质
分子不会变为其他分子
模型
化学变化
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结合成新分子
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粒子
构成
质量、体积小
不断运动
有间隔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原子
分子
分成
小结4
模型
宏观
微观
表征
解释
活动四 请从微观视角画出一杯水
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