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小数(3)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五年级第一学期P15 
教学目标: 
1、经历猜测、验证的学习过程,自主探究因数与积之间大小变化的规律,发展归纳能力。 
2、运用因数与积之间大小变化的规律,检验小数乘法计算的准确性。 
3、养成探索蕴含在数字、算式后面的规律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探究因数与积之间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因数与积之间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口答: 
0.4×1.1 = 3.1×2 = 
0.5×1.4 = 5.85×1 = 
1.6×2 = 0.47×2 = 
0.09×0.8 = 1.2×20 = 
一、情景引入 
师:小丁丁、小巧、小亚去小胖家里做客,小胖妈妈给四个好朋友分月饼, 
如果每人分1.5块月饼,一共分了几块月饼? 
如果每人分1块月饼,一共分了几块月饼? 
如果每人分0.5块月饼,一共分了几块月饼? 
问:4个小朋友怎么一共才分了2块月饼? 
引出课题:看来4乘的这个因数会影响了积的大小,那么因数与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探究新知 
学习任务单 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 
猜一猜:因数与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同桌交流一下你的猜想。 
引导学生说出:一个数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原来的数。学生继续表达猜想。 
(2)列一列:列出一组算式来进行验证,再同桌进行交流,说一说你的发现。 
交流反馈 
选取3~4组算式,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算式。 
讨论:0×1.2=0,这个规律对这两个因数有什么要求呢? 
3、小结:我们经历了猜想-验证的学习过程,总结出了这样的规律,如果两个因数都大于0,那么一个数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原来的数;一个数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原来的数;一个数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原来的数,这就是因数与积之间大小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 
1、不计算,在 里填入符号“>”、“<”或“=”。 
0.87×1.2 0.87 1.6×0.5 1.6 
0.87×1 0.87 1.6×1.5 1.6 
0.87×0.2 0.87 1.6×0.1 1.6 
2、不计算,比一比 
2.6×0.8 2.6 0.37×9.2 0.37 
2.6×0.8 0.8 0.37×9.2 9.2 
3、不计算,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0.5×2.6= 0.13? 1.25×80=10? 
4、选一选: 
(1)下面各题中积比55小的算式是( ) 
 ①55×1.01 ②55×1 
 ③55×0.99 ④5.5×10 
(2)a×0.3 = b,a > 0,a与b相比较,( ) 
 ①a < b ②a > b 
 ③a = b ④无法比较 
(3)2.5×0.78的积的范围,下面错误的是( ) 
 ①小于2.5 ②小于0.78 ③大于0.78且小于2.5 
解决问题: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65千米,0.5小时行多少千米? 
问:这里怎么行驶的路程比每小时行驶的65千米还少呢?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研究,你们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3) 
 ——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 
如果两个因数都大于0,那么 
一个数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原来的数; 4×1.5=6(块) 
一个数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原来的数; 4×1=4(块) 
一个数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原来的数。 4×0.5=2(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