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二单元检测题(含详细解答)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二单元检测题(含详细解答)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19 09:5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二单元检测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分数: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30分)
1.(2020·娄底)1838年,道光皇帝派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钦差大臣软硬兼施,迫使外国烟商上缴鸦片237万斤,并于1839年6月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大快人心。这位钦差大臣是(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左宗棠
D.关天培
2.(2019·鄂州)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结束。该条约主要内容不包括(

A.割地赔款
B.五口通商
C.协定关税
D.严禁鸦片
3.▲(2020·无锡)右图所示遗址是中国近代屈辱的见证,它曾经遭受了“火劫、木劫、石劫、土劫”四次大灾难。其中“火劫”发生在……期间(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2019·咸宁)1841年林则徐有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最能证明林则徐预言的是(

A.逼迫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B.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
C.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D.割占辽东半岛,索银二亿两
5.“城内太平军将士万余人,全部壮烈牺牲,无一降者。入城湘军,肆意焚掠,繁华的古都南京顿成瓦砾。湘军屠城后,‘秦淮长河,尸首如麻’,而十之八九为老幼妇孺。太平天国英雄们艰苦卓绝的斗争,表现了农民革命优秀人物的伟大牺牲精神。”这里的“城”当时被太平军称为(

A.南京
B.北京
C.天京
D.东京
6.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定决心和光荣传统。太平天国运动后期,太平军英勇抗击洋枪队,并打死洋枪队头目华尔。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A.以反侵略为惟一宗旨
B.把古代农民起义推向最高峰
C.开始肩负起双重革命任务
D.大涨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7.▲(2019·威海)汪林茂在《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开始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这个“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8.(2018·福建)“1894年,洋务企业资本达263
443元,占近代企业资本总额的45.22%”。材料说明洋务运动促进中国近代化的领域是(

A.政治
B.经济
C.思想
D.外交
9.▲(2019·自贡)下图是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部分叙述。这段话陈述了甲午中日战争的(

A.背景和人物
B.方式和影响
C.时间和目的
D.方式和人物
10.▲(2018·呼和浩特)1843年,英国取得了一项特权——中国将来给予其他国家任何权利,英国人可以“一体均沾”。按此规定,英国可从《马关条约》中分享的权利是(

A.割地
B.赔款
C.办工厂
D.赎辽费
11.▲(2019·济宁)“甲午战败损失惨,洋务运动弊端显。中国面临被瓜分,民族危机特空前。”这首歌谣描写的是(

A.《南京条约》的影响
B.戊戌变法的背景
C.洋务运动的背景
D.《辛丑条约》的影响
12.▲(2019·青岛)“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在读书人的呼吁下,皇帝“不甘作亡国之君”,实行变法,其具体措施有(

A.废除科举制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创办福州船政局
D.颁布剪辫法令
13.▲北京是一座饱经历史沧桑的文化名城,见证了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与灾难。下列年代尺中能够见证北京的屈辱与灾难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②⑤
D.③④⑥
14.(2018·山西)1902年伦敦《泰晤士报》报道说,慈禧太后在接见驻华公使和公使夫人时“抽泣哽噎地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的错误,她后悔莫及。”早在1901年初,慈禧就曾借光绪之名下诏,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因此,时人激愤地指斥清廷已成为了“洋人的朝廷”。下列能说明清廷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的主要依据是(

A.开放沿海通商口岸
B.纵容列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允许列强开设工广
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5.▲(2019·益阳)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素养之一。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火烧圆明园
②割香港岛给英国
③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每题10分,共30分)
16.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列强通过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近代史还是一部抗争的历史,面对侵略和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以上三幅图片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分别与哪三次侵华战争相关?(3分)
(2)请分别说出这些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3分)
材料二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3)材料二中的挽联是为了悼念谁写的?(1分)
材料三 鸦片战争结束不到十年,一场席卷半个中国的农民起义爆发了。它建立起与清廷对峙的政权,前后持续14年之久,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高峰。
材料四 戊戌变法的帷幕落下没多久,中国又掀起了一场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风暴——义和团运动。英国人赫德评价道:“这是一个纯粹爱国主义的自发自愿的运动……”
(4)材料三中“这场农民起义”指什么运动?(2分)
(5)根据材料四概述义和团运动的性质。(1分)
17.近代列强侵华罪行罄竹难书。某班同学开展以“列强侵华的罪行”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加。(10分)
【数字书写罪行】
材料一 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达数余次,入侵舰艇超过1
800艘……1840年,英国侵略者仅用47艘木质加装火炮的舰船,就轰开了中国的大门。
(1)材料一中列强“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分)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不良影响?(2分)
【图片控诉罪行】
材料二 1894年11月,日军侵入旅顺,数日之内血腥屠杀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和平民约两万人,制造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大规模屠杀惨案。
(2)图一场景发生在哪次战争中?(1分)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这一场景的认识。(2分)
【漫画揭示罪行】
材料三 如图是1898年法国漫画。漫画中,围在“中国大饼”边的,分别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德皇威廉二世、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法国女郎、日本武士。
(3)图二漫画中为何没有美国的出现?(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列强是如何瓜分中国的。(1分)
【感悟烛照未来】
(4)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2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指洋务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摘编自(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再次遭受割地、赔款、丧失主权的厄运。康有为等以“变法图强”为号召,在北京、上海等地发行《中外纪闻》《时务报》《国闻报》等报纸,宣传变法思想;在北京组织强学会、保国会,号召救国图强。光绪帝启用康有为等人。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正式开始变法。此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除旧布新。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2分)它采纳了西方文明中哪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2分)这场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请谈谈你的认识。(2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探索有什么积极作用。(2分)
(3)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在探索近代化道路上有什么不同?(2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得分
答案
A
D
C
C
C
C
B
B
C
C
B
B
C
D
B
1.(2019·娄底)1838年,道光皇帝派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钦差大臣软硬兼施,迫使外国烟商上缴鸦片237万斤,并于1839年6月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大快人心。这位钦差大臣是( A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左宗棠
D.关天培
2.(2019·鄂州)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结束。该条约主要内容不包括(
D

A.割地赔款
B.五口通商
C.协定关税
D.严禁鸦片
3.▲(2019·无锡)右图所示遗址是中国近代屈辱的见证,它曾经遭受了“火劫、木劫、石劫、土劫”四次大灾难。其中“火劫”发生在……期间(
C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2018·咸宁)1841年林则徐有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最能证明林则徐预言的是(
C

A.逼迫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B.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
C.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D.割占辽东半岛,索银二亿两
5.“城内太平军将士万余人,全部壮烈牺牲,无一降者。入城湘军,肆意焚掠,繁华的古都南京顿成瓦砾。湘军屠城后,‘秦淮长河,尸首如麻’,而十之八九为老幼妇孺。太平天国英雄们艰苦卓绝的斗争,表现了农民革命优秀人物的伟大牺牲精神。”这里的“城”当时被太平军称为(
C

A.南京
B.北京
C.天京
D.东京
6.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定决心和光荣传统。太平天国运动后期,太平军英勇抗击洋枪队,并打死洋枪队头目华尔。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C

A.以反侵略为惟一宗旨
B.把古代农民起义推向最高峰
C.开始肩负起双重革命任务
D.大涨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7.▲(2019·威海)汪林茂在《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开始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这个“历史事件”是(
B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8.(2018·福建)“1894年,洋务企业资本达263
443元,占近代企业资本总额的45.22%”。材料说明洋务运动促进中国近代化的领域是(
B

A.政治
B.经济
C.思想
D.外交
9.▲(2019·自贡)下图是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部分叙述。这段话陈述了甲午中日战争的(
C

A.背景和人物
B.方式和影响
C.时间和目的
D.方式和人物
10.▲(2018·呼和浩特)1843年,英国取得了一项特权——中国将来给予其他国家任何权利,英国人可以“一体均沾”。按此规定,英国可从《马关条约》中分享的权利是(
C

A.割地
B.赔款
C.办工厂
D.赎辽费
11.▲(2019·济宁)“甲午战败损失惨,洋务运动弊端显。中国面临被瓜分,民族危机特空前。”这首歌谣描写的是(
B

A.《南京条约》的影响
B.戊戌变法的背景
C.洋务运动的背景
D.《辛丑条约》的影响
12.▲(2019·青岛)“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在读书人的呼吁下,皇帝“不甘作亡国之君”,实行变法,其具体措施有(
B

A.废除科举制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创办福州船政局
D.颁布剪辫法令
13.▲北京是一座饱经历史沧桑的文化名城,见证了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与灾难。下列年代尺中能够见证北京的屈辱与灾难的是(
C

A.①③
B.②④
C.②⑤
D.③④⑥
14.(2018·山西)1902年伦敦《泰晤士报》报道说,慈禧太后在接见驻华公使和公使夫人时“抽泣哽噎地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的错误,她后悔莫及。”早在1901年初,慈禧就曾借光绪之名下诏,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因此,时人激愤地指斥清廷已成为了“洋人的朝廷”。下列能说明清廷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的主要依据是(
D

A.开放沿海通商口岸
B.纵容列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允许列强开设工广
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5.▲(2019·益阳)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素养之一。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B

①火烧圆明园
②割香港岛给英国
③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每题10分,共30分)
16.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列强通过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近代史还是一部抗争的历史,面对侵略和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以上三幅图片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分别与哪三次侵华战争相关?(3分)
图一:鸦片战争;(1分)图二:甲午中日战争;(1分)图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分)
(2)请分别说出这些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3分)
《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1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1分)
材料二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3)材料二中的挽联是为了悼念谁写的?(1分)
邓世昌。(1分)
材料三 鸦片战争结束不到十年,一场席卷半个中国的农民起义爆发了。它建立起与清廷对峙的政权,前后持续14年之久,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高峰。
材料四 戊戌变法的帷幕落下没多久,中国又掀起了一场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风暴——义和团运动。英国人赫德评价道:“这是一个纯粹爱国主义的自发自愿的运动……”
(4)材料三中“这场农民起义”指什么运动?(2分)
太平天国运动。(2分)
(5)根据材料四概述义和团运动的性质。(1分)
反帝爱国运动。(1分)
17.近代列强侵华罪行罄竹难书。某班同学开展以“列强侵华的罪行”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加。(10分)
【数字书写罪行】
材料一 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达数余次,入侵舰艇超过1
800艘……1840年,英国侵略者仅用47艘木质加装火炮的舰船,就轰开了中国的大门。
(1)材料一中列强“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分)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不良影响?(2分)
事件:鸦片战争。(1分)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2分)
【图片控诉罪行】
材料二 1894年11月,日军侵入旅顺,数日之内血腥屠杀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和平民约两万人,制造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大规模屠杀惨案。
(2)图一场景发生在哪次战争中?(1分)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这一场景的认识。(2分)
战争:甲午中日战争。(1分)认识:旅顺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表明日本侵略者穷凶极恶,惨无人道。(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漫画揭示罪行】
材料三 如图是1898年法国漫画。漫画中,围在“中国大饼”边的,分别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德皇威廉二世、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法国女郎、日本武士。
(3)图二漫画中为何没有美国的出现?(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列强是如何瓜分中国的。(1分)
原因:美国正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1分)方式:列强在中国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中国。(1分)
【感悟烛照未来】
(4)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2分)
以史为鉴,努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指洋务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摘编自(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再次遭受割地、赔款、丧失主权的厄运。康有为等以“变法图强”为号召,在北京、上海等地发行《中外纪闻》《时务报》《国闻报》等报纸,宣传变法思想;在北京组织强学会、保国会,号召救国图强。光绪帝启用康有为等人。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正式开始变法。此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除旧布新。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2分)它采纳了西方文明中哪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2分)这场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请谈谈你的认识。(2分)
口号:自强、求富。(2分)采用了西方先进技术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筹建新式海陆军等。(2分)失败的原因: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2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探索有什么积极作用。(2分)
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有利于社会进步。(2分)
(3)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在探索近代化道路上有什么不同?(2分)
材料一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1分)材料二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1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