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六单元检测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分数: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30分)
1.▲1924年9月8日,美国《时代》杂志封面刊登了一位风云人物——吴佩孚,他是出现在《时代》杂志封面上的第一个中国人。但两年之后,他就迅速在中国政坛上消失了。这主要是由于(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
2.自1924年开始,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中国大地上展开了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
A.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B.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
C.使中国革命开始转危为安
D.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3.▲下表中事件名称与内容或意义对应错误的是(
)
选项
历史事件
内容或意义
A
南昌起义
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B
八七会议
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C
三湾改编
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
古田会议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4.“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力量大,革命一定会成功!”这首江西民谣中的“会师”指的是(
)
A.井冈山会师
B.吴起镇会师
C.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D.甘孜会师
5.▲“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毛泽东在1935年2月写下的《忆秦娥·娄山关》中的一句,其中“从头越”反映了(
)
A.南昌起义,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B.遵义会议,红军获得新生
C.进军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
D.长征胜利,红军开始抗战
6.“横断山,路难行,敌兵重,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诗歌中的“四渡赤水”“袭金沙”发生在(
)
A.甲午战争期间
B.北伐战争期间
C.红军长征期间
D.解放战争期间
7.(2020·自贡)某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准备推出一期“抗日战争”板报,设计“抗战爆发”“正面战场”“敌后战场”三个板块,下列可入选“抗战爆发”板块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百团大战
D.八一三事变
8.▲(2018·扬州)据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回忆:张学良问,联蒋抗日行吗?周恩来立刻答道,可以,只要他放弃攘外必先安内,只要他能够同意合作共同抗日,我们就能跟他联合。这一历史场景出现在下列哪一事件中(
)
A.南昌起义
B.遵义会议
C.西安事变
D.万隆会议
9.1937年,战地摄影记者方大曾拍摄了《日军炮火下的宛平城》和《奋勇杀敌的二十九军》等作品。这组作品反映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平型关战役
C.卢沟桥事变
D.台儿庄战役
10.▲1937年9月,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共制定了正确的方针
B.中华民族危机严重
C.国民政府对日政策变化
D.西安事变的爆发
11.▲(2019·重庆A卷)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可表达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下图所示剪纸表达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平型关和台儿庄战役在同一时间进行
B.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
C.平型关战役的胜利是国共合作开始的标志
D.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迫使日本宣布投降
12.▲毛泽东曾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国民政府在这一时期组织了(
)
①淞沪会战 ②徐州会战 ③百团大战 ④武汉会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2019·郴州)1940年9月6日《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社评中的“大规模的运动战”应是(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会战
14.“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打击了侵华日军三分之二以上兵力。抗日战争的战局由此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规战争退居次要地位……”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从属于国民党的正面战场
B.是正面战场的重要力量
C.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D.是抗战取胜的唯一因素
15.▲毛泽东曾经说过,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把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打得团结起来了”。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觉醒
C.中国在抗日战争中遭受巨大损失
D.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非选择题(每题10分,共3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要将革命者斩尽杀绝的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只剩下唯一的选择,那就是高举革命的大旗,进行武装抵抗。
材料三 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带领起义军来到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队伍逐渐壮大。1928年4月,朱德和毛泽东的军队在井冈山会师,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军会师后合编。
材料四 80多年前,有一群人为了生存和信念,被迫踏上艰险的万里征途,途中经历了千辛万苦,最终取得胜利,成为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1)根据材料一,写出军校的名称。(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这所军校在当时起的作用。(1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进行武装抵抗”是指哪一事件?(1分)为纪念这一事件,哪一天被规定为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1分)
(3)根据材料三回答,毛泽东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1分)它的建立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有何意义?(2分)
(4)材料四“万里征途”中,“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指哪次会议?(1分)“万里征途”的传奇性故事中最能表明哪一支革命力量不可战胜?(1分)
(5)综合以上材料,你有哪些认识?(1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摈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材料二 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
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
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英国《泰晤士报》曾对某次战役评论道:12月7日以来,同盟国军唯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长沙大捷。
材料三 廖承志认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的原因。(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2分)
(2)材料二中的战役分别指的是哪两次战役?(2分)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引用材料中的原文回答)(1分)
(3)以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成果或意义,说明材料三中的观点。(3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表
战争爆发时
日本投降时
中国战场
太平洋战场
东南亚
中国战场(不含东北)
东南亚、太平洋
35个师团
10个师团
7个师团
111万多人
不到10.9万人
材料三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战争,中华民族为此付出了死伤三千五百万人、直接经济损失一千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五千亿美元的巨大代价。
(1)某中学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图片展”,以上三幅图片入选。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三大历史事件的名称和入选的理由。(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这次图片展上,还可以选择哪些史实,从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各举一例。(2分)
(3)分析材料二、三,怎样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1分)
材料四 外交部长王毅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加害者越不忘加害于人的责任,受害者才越有可能平复曾经受到的伤害……70多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多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
(4)你认为日本怎样做才不会“输掉良知”?(1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得分
答案
C
A
A
A
B
C
A
C
C
B
B
B
C
C
B
1.▲1924年9月8日,美国《时代》杂志封面刊登了一位风云人物——吴佩孚,他是出现在《时代》杂志封面上的第一个中国人。但两年之后,他就迅速在中国政坛上消失了。这主要是由于(
C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
2.自1924年开始,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中国大地上展开了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A
)
A.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B.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
C.使中国革命开始转危为安
D.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3.▲下表中事件名称与内容或意义对应错误的是(
A
)
选项
历史事件
内容或意义
A
南昌起义
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B
八七会议
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C
三湾改编
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
古田会议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4.“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力量大,革命一定会成功!”这首江西民谣中的“会师”指的是(
A
)
A.井冈山会师
B.吴起镇会师
C.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D.甘孜会师
5.▲“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毛泽东在1935年2月写下的《忆秦娥·娄山关》中的一句,其中“从头越”反映了(
B
)
A.南昌起义,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B.遵义会议,红军获得新生
C.进军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
D.长征胜利,红军开始抗战
6.“横断山,路难行,敌兵重,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诗歌中的“四渡赤水”“袭金沙”发生在(
C
)
A.甲午战争期间
B.北伐战争期间
C.红军长征期间
D.解放战争期间
7.(2019·自贡)某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准备推出一期“抗日战争”板报,设计“抗战爆发”“正面战场”“敌后战场”三个板块,下列可入选“抗战爆发”板块的是(
A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百团大战
D.八一三事变
8.▲(2018·扬州)据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回忆:张学良问,联蒋抗日行吗?周恩来立刻答道,可以,只要他放弃攘外必先安内,只要他能够同意合作共同抗日,我们就能跟他联合。这一历史场景出现在下列哪一事件中(
C
)
A.南昌起义
B.遵义会议
C.西安事变
D.万隆会议
9.1937年,战地摄影记者方大曾拍摄了《日军炮火下的宛平城》和《奋勇杀敌的二十九军》等作品。这组作品反映的是(
C
)
A.九一八事变
B.平型关战役
C.卢沟桥事变
D.台儿庄战役
10.▲1937年9月,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B
)
A.中共制定了正确的方针
B.中华民族危机严重
C.国民政府对日政策变化
D.西安事变的爆发
11.▲(2019·重庆A卷)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可表达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下图所示剪纸表达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B
)
A.平型关和台儿庄战役在同一时间进行
B.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
C.平型关战役的胜利是国共合作开始的标志
D.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迫使日本宣布投降
12.▲毛泽东曾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国民政府在这一时期组织了(
B
)
①淞沪会战 ②徐州会战 ③百团大战 ④武汉会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2019·郴州)1940年9月6日《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社评中的“大规模的运动战”应是(
C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会战
14.“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打击了侵华日军三分之二以上兵力。抗日战争的战局由此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规战争退居次要地位……”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
C
)
A.从属于国民党的正面战场
B.是正面战场的重要力量
C.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D.是抗战取胜的唯一因素
15.▲毛泽东曾经说过,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把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打得团结起来了”。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B
)
A.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觉醒
C.中国在抗日战争中遭受巨大损失
D.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非选择题(每题10分,共3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要将革命者斩尽杀绝的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只剩下唯一的选择,那就是高举革命的大旗,进行武装抵抗。
材料三 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带领起义军来到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队伍逐渐壮大。1928年4月,朱德和毛泽东的军队在井冈山会师,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军会师后合编。
材料四 80多年前,有一群人为了生存和信念,被迫踏上艰险的万里征途,途中经历了千辛万苦,最终取得胜利,成为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1)根据材料一,写出军校的名称。(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这所军校在当时起的作用。(1分)
黄埔军校。(1分)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1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进行武装抵抗”是指哪一事件?(1分)为纪念这一事件,哪一天被规定为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1分)
南昌起义。(1分)8月1日。(1分)
(3)根据材料三回答,毛泽东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1分)它的建立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有何意义?(2分)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分)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2分)
(4)材料四“万里征途”中,“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指哪次会议?(1分)“万里征途”的传奇性故事中最能表明哪一支革命力量不可战胜?(1分)
遵义会议。(1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1分)
(5)综合以上材料,你有哪些认识?(1分)
革命道路的选择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等。(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摈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材料二 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
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
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英国《泰晤士报》曾对某次战役评论道:12月7日以来,同盟国军唯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长沙大捷。
材料三 廖承志认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国共两党再度合作”的原因。(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2分)
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2分)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分)
(2)材料二中的战役分别指的是哪两次战役?(2分)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引用材料中的原文回答)(1分)
百团大战,(1分)第三次长沙会战。(1分)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1分)
(3)以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成果或意义,说明材料三中的观点。(3分)
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了北伐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1分)国共第二次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1分)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共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它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1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表
战争爆发时
日本投降时
中国战场
太平洋战场
东南亚
中国战场(不含东北)
东南亚、太平洋
35个师团
10个师团
7个师团
111万多人
不到10.9万人
材料三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战争,中华民族为此付出了死伤三千五百万人、直接经济损失一千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五千亿美元的巨大代价。
(1)某中学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图片展”,以上三幅图片入选。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三大历史事件的名称和入选的理由。(6分)
图一:九一八事变;(1分)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1分)图二:卢沟桥事变;(1分)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1分)图三:南京大屠杀;(1分)日本屠杀南京居民人数达30多万人。(1分)(名称和理由各1分,须相互对应)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这次图片展上,还可以选择哪些史实,从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各举一例。(2分)
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等。(符合题意一例即可得1分)敌后战场:百团大战等。(符合题意一例即可得1分)
(3)分析材料二、三,怎样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1分)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1分)
材料四 外交部长王毅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加害者越不忘加害于人的责任,受害者才越有可能平复曾经受到的伤害……70多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多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
(4)你认为日本怎样做才不会“输掉良知”?(1分)
以史为鉴,反省战争罪行;信守和平承诺,做一个负责任的国家;真诚向受害国道歉,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等。(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