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学内容:教科书21-22页内容。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圆柱表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圆柱体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
教法运用:本节课采用操作和演示、讲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求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使新授与练习有机地融为一体,做到讲练结合,较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学法指导:采取引导 放手 引导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推理发现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学生自制圆柱形纸筒。
教学过程:
一、1、复习 (复习圆柱体的特征)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几何形体——圆柱。(练习,请生答)
2、引入:圆柱体在我们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立体图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圆柱的表面积。
3、应用实践
罐头厂的厂长想请同学们帮个忙,请看,有问题对吧?那好,接下来我们通过学习一起帮厂长算出结果。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一)教学圆柱表面积的意义。
1、请学生拿出自己做好的圆柱学具,看它有几个面?哪些面的总面积是圆柱体的表面积呢?
三个面就是圆柱的表面积。(立体图形所能触摸到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表面积)
(1)引导探究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设疑:圆柱的侧面是个曲面,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 想一想,能否将这个曲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从中思考发现它的侧面积该怎样计算呢?
(2)小组合作探究。(剪圆柱形纸筒)
(3)汇报交流研究结果,。
2、请学生看多媒体课件展示
3、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情况出示圆柱表面张开图。
4、引导学生回顾侧面展开图的形状以及长宽与圆柱的关系。
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 板书:
圆柱的侧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
= 底面周长×高
要求圆柱的表面积,就应该计算它的底面积和侧面积。
所以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 + 底面积×2
5、小结:同学们会动脑,会思考,巧妙地运用了把曲面转化为平面的方法,探讨发现了圆柱体侧面积正好等于它的底面周长与高的乘积,从而得到圆柱的表面计算方法。
6、练习(给学生以巩固)
7、请学生完成课前的厂长问题。
请生独立完成(板演)师再出示,集体交流。
(二)1、出示教材22页例4
(1)思考:求至少要用多少面料,就是求帽子的什么?(求帽子的表面积)
(2)这个帽子的表面积是完整的表面积吗?它包括哪些面的面积?
(帽子的一个底面是空的,因此这个帽子的表面积不是完整的表面积,它包括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
2、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
3、组织汇报交流,教师板演。
4、理解“进一法”。
三、练习巩固,灵活运用
1、多媒体出示圆柱形的笔筒、井、柱子、管道实物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计算制作这些物体所用的铁皮的面积,各是求哪些面的总面积? 指出:圆柱表面积在实际计算中的意义。
2、练习
3、小拓展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同步练习(圆柱的表面积)
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 = 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
= 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 + 底面积×2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我合理地组织和利用教材 ,将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作为教学的难点来突破;将表面积的计算作为重点来教学;将表面积的实际应用作为重点来练习;将用进一法取近似值作为一个知识点在学习中理解和掌握。教学设计和安排既源于教材,又不同于教材。其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分别在练习过程中得以体现。整个一节课有容量但又学得轻松,极大提高了调堂教学效率。
本节课在教学上采用了引导、放手、引导的方法,通过教师的“导”,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 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 新课开始,教师通过圆柱教具直观演示,引导学生复习圆柱体的特征,进而理解圆柱表面积的意义。在教学侧面积的计算时,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圆柱形纸筒进行实际操作,最后探究出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讲练结合,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