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身份证编码的含义并学会编码的规律。
2.总结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身份证号码的含义和编码的规律.
教学难点:身份证编码的编码规律.
教学准备:表格,身份证,学生课前准备的查阅学习材料.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导入新课
1、爸爸和妈妈的出生地、出生日期和身份证号码调查表
爸爸:出生在 省(市) 市 县(区)
出生日期是 年 月 日
身份证号码是
妈妈:出生在 省(市) 市 县(区)
出生日期是 年 月 日
身份证号码是
观察爸爸和妈妈的身份证号码,你发现了什么?
2、课前了解到那些有关身份证的信息?
(学生举手回答)
3、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课件: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电话号码、车牌号码…
师:像这些由数字或字母组成的号码,我们把它叫做数字编码.
师:数字编码里的每一个数字都代表了一定含义.同学们知道这些数字编码里的每一个数字代表的含义吗?昨天我们通过观看预习已经了解了一些身份证号码的含义.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数字编码问题.
(板书课题:身份证号码)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了解身份证号码的含义
(1)认识身份证.
师:同学们认识身份证吗?看过身份证的同学请举手.
(2)出示教师村的身份证.
师:这是老师的身份证,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看看身份证里有哪些信息?相信通过昨天的复习学习,你一定能说出老师的一些信息.
(教师逐一指着身份证里信息,让学生说出信息的名称.)(3)再次探究身份证号码的含义.
1、第二代身份证每一个数字表示什么含义?
(自主学习兔博士网站,了解第二代身份证信息)
2、让学生通过昨天的自学进行讨论(小组交流).
3、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师:谁来汇报一下第二代身份证每一个数字表示什么含义?
(学生举手回答)
师生一起总结: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号码有18位数字组成.其中第1~2位表示省(或自治区、直辖市);第3~4位表示地级市;第5~6位表示县(或县级市、区);第7~10位表示出生的年份;第11~12位表示出生的月份;第13~14位表示出生的日期;如19781104表示1978年11月4日.第15~16位表示当地派出所的代码;第17位(倒数第二位)表示性别,单数表示男性,双数表示女性,第18位表示检验码,校验码一般用数字0~9或字母x表示.(出示课件)
(师生共同解读49页身份证号码的编排规则)
三、课上作业
50页的练一练(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练习本上做)
四、课外作业
试一试和说一说(练习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