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检测
一、选择题(本大題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
A.周朝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2.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赞扬了秦王赢政的哪项功绩(
)
A.开拓南疆
B.统一六国
C.废除分封
D.痛击匈奴
3古代监察体制的建立用于监督官员的规范执政,防止官员的贪污腐败。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蔚
D.刺史
4.秦末农民起义中出现多支起义军,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
)
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5.“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A.轻徭薄赋
B.加强法治
C.提倡节俭
D.以德化民
6.为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保证皇帝权威和朝廷政令推行,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
(
)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实行盐铁专卖
D.统一铸造五铢钱
7.“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西汉时期迫使匈奴单于仓皇遁逃,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的战役是(
)
A漠北战役
B.马陵之战
C.巨鹿之战
D.长平之战
8.某同学在学习某一课时,制作了这样的知识线索“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
)
A.秦朝
B.新朝
C.西汉
D.东汉
9.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这里的“它”开始出现于(
)
A.西域都护的设立
B班超经营西域
C.甘英出使大秦
D.张骞通西域
10.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统辖的时间和标志是(
)
A.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B.汉武帝时,丝绸之路的开通
C.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的设置
D.公元73年,班超出使西域
11.右图中的纪念园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旅游风景区。你认为该纪念园的主题应该是(
)
A纪念蔡伦改进造纸术
B.纪念蔡伦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C.纪念造纸术发明过程
D.纪念蔡伦被东汉政府封为“蔡侯”
12.东汉时官至太守仍坚持给百姓看病,且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
)
A.张角
B.张仲景
C.华佗
D.张陵
13.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
A.秦始皇
B.陈胜
C.汉武帝
D.班超
14.佛教自传入我国后,各类寺庙纷纷兴建,少林寺便是其中一座。佛教最早传入我国是在(
)
A.西汉初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初年
D.东汉末年
15.东汉前期,政权进一步加强与地方势力的融和,使国家趋于稳定,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超过了西汉的水平。下列有关东汉时期的成就错误的是(
)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
C.华佗模仿动物,创编出“五禽戏”
D.张陵创立太平道,道教兴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0分,第17题18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3分,共55分)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统一后,国土辽阔,最初设置36郡……后来随着疆域的开拓,又设……5郡。除内史管理的京畿地区外,秦有41那。郡下设县…...秦县的数量大约有1000个。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汉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实行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什么,废除的地方政治制度又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武帝”和“主父”分别指的是谁?(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作用。(4分)
(3)概括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制度和措施的共同作用。(2分)
17.“常比较,多鉴别,掌握历史更快捷。”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曾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当政时期,西汉王朝达到空前的繁荣阶段,秦以来的大一统局面得到进一步发展。
(1)材料一中“繁荣阶段”的出现得益于汉初的什么政策?(3分)
材料二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完成《秦始皇、汉武帝比较表)。(15分)
人物
措施
主要贡献
政治
经济
思想
文化
军事
秦始皇
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①
焚书坑儒
②
派蒙恬反击匈奴
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汉武帝
③
将地方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④
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太学
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⑤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沿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治铁、凿进、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丝绸受到大秦贵族的喜爱;西域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材料二
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汉书·张赛传》
材料三
西汉政府在乌垒城(今天的轮台)正式设立西域都护,统领西域各国,以确保丝路的畅通。西域都护的设立迫使匈奴打消了称霸西域的野心,这标志着西汉政府已经对西域各国开始了有效的统治。
材料四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同志在哈萨克斯坦納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倡导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他提出,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之路经济带”。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
请回答:
(1)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哪里?(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2分)为什么说张赛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呢?(3分)
(3)材料三中的哪一史实最能说明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价值或作用。(4分)
19.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86年,考古エ作者发倔了14座古墓葬,其中秦墓葬13座,汉墓1座。这座汉墓是文帝或景帝时期的。在棺内的死者胸部发现一幅纸质地图(如上图),残长5.6厘米,宽2.6厘米。纸质薄而软,因墓内积水受潮,仅存不规则碎片,出土时呈黄色,现变为浅灰间黄色,表面沾满污点。纸面光滑平整,用细黑线绘制山脉、河流、道路等图形。
(1)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最早的纸出现在何时?(2分)
(2)什么事件后,纸才得到普遍的使用?(2分)请你试着分析一下原因有哪些。(4分)
(3)请按我国书写工具的演变过程排序。(3分)
A.龟甲、兽骨
B竹木简
C.青铜器
D.纸
E.陶器
(4)你认为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有何重要意义?(2分)
参考答案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讨伐商封,灭亡商朝,建立周朝,史称西周。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故周朝不是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可以排除。公元前21年政攻灭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由此可知,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故B项。为汉朝、唐朝晚于秦朝,故排除C、D两项
2.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秦王政的历史功绩。由“扫六合”可知诗句赞扬了秦王赢政结来分,统一六国的历史功绩。秦朝的一,持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故选B项
3.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识记。
答本题需要注意“秦朝负青世百官”这一关健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山丞相、太时、史大夫统,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察事务,故B项正确
4.C解析:项羽导的巨鹿之战开灭了秦军主力,但最后推秦朝的是刘邦倾导的农民起义军
5.B解析:本题考查基知识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帝和景时期,进一步减轻赋税和接役,还提倡勤俭治国,重视“以化民”,除了一些严刑峻法,故B项
与文实不,符合题意
6.B解析:由题千中的关健词“大一统”“董仲舒”“汉武帝”及所学知识可知,汉式为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接受董仲行“百家,独耳术”的建议,把仿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故说B项
7.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与汉朝的战。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和霍去病分别摔精骑出击匈奴,双方在漠北交战,单于率数百名骑兵突围而逃。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去,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比,分勾数人开始西迁。故A项
8.D解析:本题考查整体把、感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刘秀就是光帝,他治时期出现的治世被称为“光式中”。东汉中期以后,外成宦官文替专权导致政治房,引发了黄中大起义。山此判断正答为D项
9.D解析:由题千中“黄河文明、位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可以判断出“它”指的是之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帝时期,张出使西,为丝之路的开通莫定了
基础,符合提干中“开始出现于”的要求,故选D项。
10.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对最地区管的知识,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城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包括今及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故选C项。
11.A解析:由圆片信息“伦纪念”及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渔网做原纸,改进了纸术。为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
把这种纸叫“蔡俟纸”。故A项。
12.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国古代医学相关知识的识记,题干中“被后世称为医圣”是解题的关,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的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的基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故选B项。
13.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史记》的相关内容。《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纪传体通文,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书中记了从传说中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
事,班超生活在东汉时期,不会出现在《史记》当中,故D项符合题意
14.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佛教的传入。张出使西域后,佛教通过丝之路传入中国。
分析四个选项,只有西汉末年符合,故选B项。
15.D解析:本题考查东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张角创立太平道,张创立五斗米道,D项说法有误,符合题意。
16.(1)部县制;分封制。
(2)汉武帝;主父偃。颁布推恩令;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
(3)巩固统治(或巩固了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言之有理即可)
17.(1)休养生息。
(2)①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②统一文字③实行“推恩令”(或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和建立刺史制度①“罢百家,独尊儒术”⑤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人盛时期
18.(1)长安
(2)目的:联络大月氏人夹击奴。张赛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西域的道路,中原地区和西域各国有了第一次友好往来,所以称为“凿空”
(3)西域都护的设立。
(4)“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前景更加广阔,以造福沿途各国人民。
19.(1)西汉时期
(2)蔡伦改进造纸术。因为蔡伦改造后的纸质量大大提高且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3)EACBD
(4)便利了典籍的流传,推动了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