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预习速填】
知识点一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遣唐使
(1)含义:唐朝时期,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①
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2)概况: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跟随遣唐使来华的,还有很多
②
和留学僧等,最多的一次有500多人。
(3)影响: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
鉴真东渡
(1)过程:鉴真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矢志不渝,前后六次东渡,终于在③
年抵达日本。
(2)影响: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④
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知识点二
唐与新罗的关系
概况: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往来频繁。⑤
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影响: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半岛的音乐也传入中国。
知识点三
玄奘西行
概况: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前往⑥
取经,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回到长安后主持译经工作。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⑦
,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影响: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增进了中印两国的相互了解,在世界文化史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自我检测】
知识点一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唐朝时,一艘艘木制帆船从日本来到中国,中日两国交流频繁。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内,一艘复制的日本帆船驶入了上海的十六铺码头(下图),再现了当年的盛况。这艘船再现的是(
)
A.日本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
B.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C.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
D.日本强盗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
2.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唐朝时,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有500多人。日本多次派出遣唐使的目的是(
)
A.求取佛经
B.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
C.加强两国间的友谊
D.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
知识点二
唐与新罗的关系
3.下列关于新罗与唐朝关系的描述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B.新罗仿照唐朝实行科举制
C.新罗引入中国的医学等科技成就
D.中国音乐传入朝鲜半岛,广泛流传
知识点三
玄奘西行
4.“重走唐僧西行路”活动是中印两国友好年的重要内容。假如你沿着中国唐代高僧玄奘的足迹,重走西行取经之路,你的起点和终点应该是(
)
A.中国广州—尼泊尔
B.中国北京—印度那烂陀寺
C.中国新疆—巴基斯坦
D.中国西安—印度那烂陀寺
5.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的印度历史,下列资料中可以查阅的是(
)
A.《史记》
B.《资治通鉴》
C.《水经注》
D.《大唐西域记》
答案
【预习速填】
知识点一
①使节
②留学生
③754
④文化
知识点二
⑤新罗
知识点三
⑥天竺
⑦《大唐西域记》
【自我检测】
1.A
2.D
3.D
4.D
5.D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遣唐使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来华目的是为了学习中国的军事技术
B.指的是日本派遣到中国的使节
C.当时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
D.遣唐使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唐代鉴真6次东渡弘扬佛法,终于成功。他东渡的国家是( )
A.天竺
B.波斯
C.新罗
D.日本
3.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他游学、研习内容主要涉及的宗教是(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
D.佛教
4.“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 )
A.对外开放
B.经济繁荣
C.政治清明
D.交通发达
5.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唐朝经济文化领先世界
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6.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B.两国之间有贸易往来
C.唐朝时期有十多批遣唐使来华
D.日本按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7.下列古迹中,能体现鉴真向日本传播佛教文化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 )
A.那烂陀寺
B.白马寺
C.敦煌莫高窟
D.唐招提寺
8.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这位“伟大僧人”是( )
A.阿倍仲麻吕
B.鉴真
C.玄奘
D.李白
9.某班级准备通过课本剧形式来体现唐朝的对外活动,下列哪一幕不应该出现在此剧中( )
A.日本遣唐使向皇帝呈交礼品
B.鉴真在唐招提寺讲经
C.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求婚使者
D.玄奘回国后与皇帝讲述路上的见闻
10.鉴真和玄奘有很多的相同点,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 ②都在唐朝的中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④都去过日本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11.识读如图,回答问题:
(1)图中人物是谁?他曾几次东渡日本?结果如何?
(2)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哪些贡献?
12.(教材素材改编题)观察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的身份是什么?他主要的贡献是什么?
(2)图二中的人物是谁?请写出他的主要事迹和记载其西行过程的
著作。
(3)日本在唐朝时曾和中国往来密切,日本深受唐文化的影响,请你试举两例说明。
(4)图一、二反映的对外交往,在作用方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5)图一、二中两人的对外活动,反映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什么特点?
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D
4.A
5.B
6.A
7.D
8.C
9.C
10.A
二、非选择题
11.(1)鉴真。他曾先后6次东渡日本。前5次失败,第6次东渡成功。
(2)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12.(1)鉴真。唐代高僧。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2)玄奘。主要事迹:西行天竺学习佛法。著作:《大唐西域记》。
(3)文字、建筑、生活习俗、茶道等。(举两例即可)
(4)加强了与外国的文化交流。
(5)弘扬唐朝文化,积极吸收别国的先进文化(或兼收并蓄)。(共8张PPT)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后作业
1.盛唐时期,中国与日本的交往非常频繁。唐朝的制度、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诗歌、建筑等,都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迄今日本还保留着诸多“唐风”的印记。当年由唐代高僧在日本修建的寺庙,被今天的日本政府定为日本“一级国宝”的是(
)
A.唐大昭寺
B.唐招提寺
C.唐大明寺
D.唐法门寺
B
课后作业
2.西安郊外的何家村曾出土过众多文物,下图是一枚铸造于621年的唐开元通宝以及一枚铸造于708年的日本和同开珎。根据这两枚货币你能得出的结论不包括(
)
A.日本货币参照了唐朝货币样式
B.中日贸易频繁
C.唐朝对外友好交往
D.日本隶属于唐朝
D
3.“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合十忘生死,宏愿心中藏……”这是一部有关唐朝高僧的电视剧片尾曲。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是(
)
A.玄奘西行天竺
B.鉴真东渡日本
C.张骞出使西域
D.甘英出使大秦
B
4.下列内容,属于鉴真和玄奘共同之处的是(
)
①都是唐朝僧人
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经千辛万苦
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⑤都为中日交流作出重要贡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A
5.表格所列史实反映出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
A.双向交流,兼容并蓄
B.交通发达,纵贯欧亚
C.文化繁荣,世界领先
D.国力强盛,威震四海
A
路线
人物
内容
结果
唐→天竺
玄奘
西行取经
游历十多年,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唐→日本
鉴真
6次东渡
对日本的影响很大
6.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唐朝制度先进,疆域广大
B.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开放
C.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D.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C
7.下面是主要外国使团来唐概况表,这说明(
)
A.唐朝对天竺的影响最大
B.唐朝与周边国家交往频繁
C.与唐交往的都是欧洲国家
D.唐朝完全模仿周边国家
B
主要外国使团来唐概况表
国家
大食
新罗
波斯
天竺
日本
百济
高句丽
拂菻
次数
37
26
26
25
13
8
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