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预习作业+补充习题+习题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预习作业+补充习题+习题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7.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21 14:00:40

文档简介

宋代经济的发展
【预习速填】
知识点一
农业的发展
概况
(1)自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
(2)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①
,使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
(3)自宋代开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拓展。
2.
表现
(1)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
(2)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由越南传入的②
,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宋朝时,③
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3)当时,④
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4)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知识点二
手工业的兴盛
丝织业
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⑤
、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棉纺织业
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⑥
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制瓷业
定窑、汝窑等官窑的瓷器,代表了当时瓷器烧制的最高水平;磁州窑等民窑烧制的瓷器别具特色。北宋兴起的江西⑦
,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造船业
广州、⑧
、明州的造船业,都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⑨
知识点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知识点三
商业贸易的繁荣
城市商业: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⑩
和杭州,人口多达百万。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出现?
和夜市;都市的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
。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海外贸易:?
、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
?
加以管理。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3.
纸币出现: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4.
经济重心转移: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
时最后完成。那时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

【自我检测】
知识点一
农业的发展
1.北宋时,成熟早、抗旱力强的占城稻是从下列哪一个国家传入中国的(
)
A.越南
B.日本
C.天竺
D.朝鲜
2.苏州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我国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开始成为全国粮仓的朝代是(
)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知识点二
手工业的兴盛
3.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
)
A.杭州
B.泉州
C.景德镇
D.广州
4.宋朝时,既是造船业比较发达的地方,也是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的是(
)
A.福州和泉州
B.广州和泉州
C.刘家港和南京
D.宁波和上海
知识点三
商业贸易的繁荣
5.南宋时,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东南亚、印度等几十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中国从事贸易。当时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A.市舶司
B.早市
C.蕃坊
D.蕃学
6.交子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是中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最开始出现于(
)
A.北宋四川地区
B.南宋四川地区
C.北宋东京城内
D.南宋临安城内
答案
【预习速填】
知识点一
①先进生产技术
②占城稻
③水稻
④长江下游
知识点二
⑤四川⑥海南岛
⑦景德镇
⑧泉州
⑨指南针
知识点三
⑩开封
?早市
?草市
?广州
?市舶司
?“交子”
?南宋
?东南地区
【自我检测】
1.A
2.D
3.C
4.B
5.A
6.A(共8张PPT)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后作业
1.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
A.南方生产环境和条件比北方优越
B.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安定
C.南方统治者为壮大实力,重视发展经济
D.南方的生产技术、工具比北方先进
D
课后作业
2.下列史实不能证明两宋时期南方已经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的是(
)
A.全国最重要的粮食是水稻
B.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诞生于四川
C.著名的瓷都是景德镇
D.宋代都城由北方东京迁到南方临安
D
3.考古工作者对泉州沿海进行考古调查,发现了多处南宋时期的港口、码头和海船遗址。这说明南宋泉州(
)
①造船业发达
②海外贸易兴盛
③是闻名的大商港
④是当时对外贸易的唯一港口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D
4.据记载:宋神宗时,(汴京)工商业者与居民杂处,商店可以随处开设,市民面街而居……京城内各种手工作坊、商店、货摊林立,车马拥挤,行人不能驻足。每一交易,动辄千万。这表明(
)
A.商业税收是政府主要财政来源
B.商业交易额为古都市商业之最
C.市场上汇集了世界各国的商品
D.商业活动打破了唐代坊市的界限
D
5.“上(宋高宗)谕大臣……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管理市舶事务的官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这表明宋代(
)
A.重视农业发展
B.加强对钱币流通的管理
C.采取闭关锁国政策
D.重视海外贸易
D
6.《南宋社会生活史》中写道:“(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临安是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
B.南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C.中国在宋代就实现了现代化
D.宋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D
7.两宋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现象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
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
②宋代鼓励对外贸易
③“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丰饶的粮仓
④在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有大量的集市,逐渐成为大大小小的城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C宋代经济的发展
一、选择题
1.与“魏晋南北朝”“南方安定”“北人南迁”“奠定基础”等关键词相近的历史事件是(

A.
赤壁之战
B.
西晋短暂统一
C.
江南地区的开发
D.
孝文帝改革
2.两宋时期,我们可以在南方地区看到的经济作物有哪些(
)
A.茶树、烟草
B.棉花、小麦
C.棉花、茶树
D.棉花、玉米
3.
北宋时,出产的瓷器质地细腻,色泽莹润,后来发展为瓷都的是(

A.定窑
B.钧窑
C.景德镇
D.哥窑
4.下面是南宋地方官就江南经济发展情况向朝廷作的汇报,查明属实的是(

①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②南方的丝织业超过北方
③南宋的海船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
④中国商船已远达非洲东海岸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最早出现在(

A.唐朝的四川地区
B.北宋的四川地区
C.南宋的江南地区
D.南宋的中原地区
6宋朝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当时闻名世界的两大商港是(
)
A.天津和上海
B.开封和杭州
C.广州和泉州
D.厦门和宁波
7.宋代有一位阿拉伯商人,他从浙江哥窑买了一箱冰裂纹瓷器,由于生意忙,自己不能脱身,就托运到泉州。他的家人认为其实劣质瓷器,找到当时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咨询,这一机构应该是(

A.瓦子
B.市舶司
C.早市
D.宣政院
8.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行列
B.宋代社会商品经济活跃
C.宋代茶盐企业已采取现代管理制度
9.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其中“一路”是指“21世界海上丝绸之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0.据记载,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材料反映了宋代(
)
A.农业繁荣
B.手工业兴旺
C.海外贸易发达
D.文化昌盛
11.汉代时“(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至宋代则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社会的动荡
B.大运河的开通
C.自然环境的恶化
D.北方人口的南迁
12.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指(
)
A.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B.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
C.从长江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
D.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13.《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从材料得到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A.北方战乱人口南迁
B.隋大运河贯通南北
C.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D.戚继光抗倭巩固海防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西汉)《史记》
材料二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三
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1)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趋势?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上述趋势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C
4.D
5.B
6.C
7.B
8.B
9.B
10.C
11.D
12.A
13.C
二、非选择题
14.(1)经济重心南移。
(2)政治因素: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人口因素:为躲避战乱,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南方补充了大量劳动力。
技术因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与技术经验。
自然因素:南方有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土壤肥沃。